◎张津玲
在初盛唐的文学革命中,陈子昂身担重任。其早年勇于创新、广泛交友的侠士心态与所学的儒释道等多种思想相互交织融合,使诗歌呈现出英豪雄秀之风与超群拔俗之骨。
陈子昂从审美角度出发,对晋宋以来彩丽竞繁、逶迤颓靡的柔弱诗风进行批判,并主张恢复有金石声、音情顿挫的汉魏古音,以建安风骨来取代初唐时期盛行的六朝脂粉与江左玄风,要求以风雅之作、正始之音、汉魏之篇作为学诗的主要内容,以“兴寄”来要求用诗歌来反映现实社会,通过寓意于物来抒发情感与理想。如此一来,感怀遥深的风雅兴寄与豪迈雄健的建安风骨实现了水乳交融,为唐代诗歌的发展建立起了理想范式。
陈子昂现存诗共有127 首,可划分为三类:感遇诗、近体诗和同晖上人诸作,其诗气格高峻、风骨盎然,展现了汉魏时期质朴、雄劲的诗风,善用比兴而情绪丰富,语言质朴但寄意深远,深刻地践行了“兴寄”“风骨”的理论美学。陈子昂的诗学理论一扫六代的纤弱诗风,首倡高雅冲淡之音,在复古的基础上实现了诗学的创新,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诗仙李白较为全面地继承了陈子昂的诗学理论,并在诗歌创作中践行渗透,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使其成为了盛唐时期的一种审美思潮。朱熹曾提出,李白的五十篇《古风》在一定程度上是仿效陈子昂的《感遇》诗而作,并且“间多有全用他句处”,李白对于陈子昂诗学理论的继承可见一斑。以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为例,对于大雅不作、诗道式微的现状表示了沉重的哀叹,又以“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表示了对建安风骨的认同和对六朝绮丽风气的坚决反对,整篇诗表明了风雅比兴与建安风骨的是诗歌革新所必经的“古道”,这一思想与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的主张一脉相承。同时李白还极力倡导将“风骨”作为诗歌创作的追求,呈现出刚健豪迈的气势,通过“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可以看出李白将建安风骨作为评价诗作的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李白在继承了陈子昂诗学理论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形成了豪放俊逸的诗风,成为诗坛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
杜甫对于陈子昂“风骨”和“兴寄”进行了结合论述,但在理论成就的发展上较为侧重于后者。杜甫从讽喻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兴寄”的诗学理论,并将其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儒学思想融合了起来。在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歌创作出现了较为重大的转折,表现出了关注民生、陈述事实的特点,这也是杜诗被成为“诗史”的原因。杜甫在强调“兴寄”中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还强调了主体情感的表达,杜甫在诗歌创作中注重个人情感与现实事物之间的复杂情感交织,将内心情感通过外在景物表现出来,这与其诗作“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联系。《白雨斋词话》详细地指出了“兴寄”与杜甫“沉郁顿挫”诗风之间的联系,认为诗歌创作过程中,只有用曲折深婉的兴寄手法,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复杂、深刻的情感。杜甫在诗中对于不便明言的地方,以寄托的手法处理,以形成“沉郁”的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论家们逐渐以“比兴”的说法来代替“兴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此处提到的“比兴”与“兴寄”在意义上是一样的。白居易首次将“风雅比兴”作为诗歌创作的本质,认为失去这一特点的诗歌只能是“空文”。因此,白居易对于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诸多诗人都提出了一定的批判。白居易对于齐梁间诗风持否定态度,这一点与陈子昂的态度是相同的。
文学的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诗歌的变革也不会一蹴而就。在初唐时期,六朝以来的诗风盛行已久,因此陈子昂的诗学理论也有一定的不足,但与他对于唐代诗歌发展做出的贡献相比瑕不掩瑜。陈子昂的诗学理论影响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著名诗人,为唐代诗歌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在我国诗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