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许旭红
现代“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手—脑—心”“动作—思维—逻辑”协同认知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要发现、探究、创造,就必须身体力行,就必须去行动、去实践。陶行知先生还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身体、环境、心智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具身认知”是当代数学教学范式的价值转型。
具身认知是一种深度学习,是一种真正的高阶认知。例如,在教学《减法的性质》时,教师不是让学生对运算律进行机械地记忆,对运算律进行机械地训练,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如“连续减去两个数,就是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教师让学生进行表演,先吃了一个枣子,再吃一个枣子。学生感悟到:就相当于两个枣子一起吃。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表现出浓烈的兴趣、探索的欲望和运用的冲动。学生外在的学习压力被转化成学习的内部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主思考、同伴互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学习进行展示,能够通过共享获得知识和智慧。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模拟实验”。学生从将长方体摆满逐渐过渡到摆一行、一列,再到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摆成一条线。学生在手脑协调共生的认知活动中,创造潜能得到释放。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学生的认知情境、学习情境,消解学生与环境的对立、分离,唤醒学生的身体认知、情境认知,让学生的身体认知与情境融为一体,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从低阶走向高阶。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创设了一个小组套圈的情境,要求学生公平套圈。在情境中,学生自然地认识到圆的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的本质。通过“具身情境”,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意图隐藏起来,让数学知识本质从隐蔽的“在”走向“无蔽”的“在”,而且这种知识的“无蔽”状态是学生自己使之“无蔽”。学生以亲近的姿态,倾听知识的回响,领略知识的旨趣。
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数学教学必须创设教学情境,这是具身教学的基本原理。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多模态的视听情境,二是多模态的体验情境。
1.多模态视听情境
多模态的视听情境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模态的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让学生看、听、说。例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秒的认识》,教师可以运用新的媒体技术,创设视听情境。如让学生静心聆听实物钟的滴答声,体验“1秒”的时长;让学生观看“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视频”,观看“红绿灯转换的时间”视频,体验“10秒”“30秒”的时长。学生在观看、聆听的过程中,能形成一种内在感觉,矫正时间误差,建立一种“内时间感”。这种多模态的情境,能够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2.多模态的体验情境
具身学习的过程就是“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过程。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相遇问题》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样的视听情境不能让学生感知到“甲乙双方的行驶时间相等,即同一个时刻出发,同一个时间停止”。基于此,笔者创设了多模态的体验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甲乙双方行驶时间的一致性。有了这种时间的感受,学生就能理解相遇问题的本质。体验性情境,从教学需要出发,利用身体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数学“具身认知”活动中,教师要创设知识的“发生场”,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激活学生的认知需求,催化学生具身认知的机制。
1.找准学生学习起点,激活学生具身认知需求
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它包括知识的逻辑起点和学生的现实起点。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往往关注数学知识的逻辑起点,而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起点。这是因为,知识的逻辑起点只需要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数学的本体性知识,而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起点,却需要教师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应该说,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关键就是学生的现实起点。找准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起点,就能够激发学生具身认知的内在需求,从而真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知识与思维融合的媒介,成为从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平台。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具身性操作:将10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或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几支?由于教师将“没有余数的除法”与“有余数的除法”进行链接,导致学生的操作与思维不能进行有效耦合,不能形成具身认知。而另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将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或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几支?将10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或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几支?教师唤醒了学生“没有余数的除法”的具身认知经验,因而能够让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形成具身认知。学生有条不紊地展开具身实践。
2.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积淀学生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的具身认知是一种手脑共生、做思共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做”是外显行为,是具体的实验,“做”是“思”的表现;“动脑思”是内隐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维,是不可见的想象,“思”是“做”的保障和目的。立足于数学知识的发生论视角和学生的具身认知心理,“做思共生”具有鲜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由于学生已有“圆的面积”的转化活动经验,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圆柱模型”,引领学生开展了“圆柱的体积”的探究实验:
猜想:圆可以转化成怎样的图形?圆柱可以转化成怎样的形体?
设计:你打算怎样做实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学生展开具体的拆分、拼合实验。
共识:通过数学实验,发现圆柱可以转化成长方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从圆的面积转化出发,形成猜想;根据猜想,形成设计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具身性实验;然后通过全班交流,学生逐步剥离操作,形成发现的智慧技能。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是身体作用于世界反复、经常的模式构成的认知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构筑“反思场”,引导学生深度反思、积极评价。正是通过反思、评价,学生才能够从纯粹的认知抽离出来,形成理性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反思场”,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1.高位引领反思,形成具身认知的意象图式
反省是一种建构,而且是对建构的建构,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一种元认知与元意识。因此,反思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这一主题分小组讨论,形成多样化的实验操作设想。
方案:用线绕圆一周,然后拉直,进行测量;将圆进行滚动,从哪里开始滚,还要滚到哪里,然后测量圆滚动的轨迹;将圆直接放在直尺上进行滚动;在圆周的边上用笔画小线段,然后测量一根小线段的长度,再用小线段的长度乘线段的段数等。
研究:各小组围绕实验方案,展开独立的实验活动。
反思:本小组的研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你有怎样的体会、收获?
共识:对于这些研究方案,尽管具体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却是相同的,即数学的转化思想——“化曲为直”。
2.全面落实评价,彰显具身认知的意义价值
全面落实评价,要突出其指导性、艺术性,进而能够彰显具身认知的意义价值。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当学生分小组形成“画图法”“化小数法”“通分法”等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对每一种方法的优越性、局限性等进行深度反思,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学科素养。如“画图法”的麻烦、化小数法的局限、通分法的普适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评价,激励学生探究。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成事、成人,真正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具身认知”是开启学生数学学习的密钥,是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助推器,能够让学生的身体与心智同生共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具身认知”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