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高效“扶”学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单的设计与应用

2019-03-06 02:44江苏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秦必强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5期
关键词:单的文本课文

江苏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厂小学 秦必强

学习单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载体,推动着语文课堂走向“自主、互动、高效”,那么该如何设计学习单呢?下面将结合阅读教学的任务,谈谈设计学习单的一些方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单的设计

(一)结合“读”的任务,设计学习单

在每篇课文的初读环节,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导促读的预习单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生在预习时就要完成的任务,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是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教师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常常花大量时间检查预习,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大,中高年级更倾向于缩短这一环节的时间,因此学生的课前自学时间尤为重要。教师可以结合预习要求设计课前的“预习单”,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目标。

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的学习单如下:

2.概括提炼的导学单

大部分学生提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会不知所措,学生不得法而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利用学习单就可以帮助他们梳理脉络、提高概括能力。

在初读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后,让学生完成一张表格(表1),汇报交流后,让学生把这几部分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利用这样的学习单,既简单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又领悟到了抓住人物和事件等关键要素的概括方法;类似于这样提取信息的方法除了简单的记叙类文章,一些写景状物文也适合。比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燕子》,也可以设置这样的学习单(表2),需要注意的是,提取景物或动物的特点,有时不能直接在文中找出,需要学生对此进行提炼,而提炼的过程正好也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再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恐龙》是一篇说明文,也可以采用提取有效内容、提炼主要信息的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表3),学生在完成学习单时,不仅梳理了文章脉络,更了解了文本的表达特点。

表1

表2

表3

可见,根据不同的文体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学习单,而学习单的有效植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概括能力,而且还渗透了文本表达的方法。

(二)结合“写”的任务,设计学习单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又区别于写作课中的大作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写结合”,切入口要“小”,目标要明确,能体现一课一得。

1.有感而发,即时落笔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情感体验也就不同,要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读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的练笔环节可以放在课中,也可以放在课文学习后。例如,在教学《九寨沟》这篇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珍稀动物,画出喜欢的句子并标注感受,这是简单的课中练笔。还有一种是写篇幅较小的读后感,属于“结尾延伸式”的练笔,例如,在学习完《黄河的主人》这一课时让学生为艄公写一段颁奖词,这类练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但是不能过度使用,以免过于拔高主题思想而忽略了语言训练。

2.总结全文,归纳要点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不能将文本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而教师可以采取总结归纳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这一篇课文后也采取学习单的形式进行总结(表略),以写邀请信的方式再次归纳文中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这样的语言实践立足文本,体现了学语言、用语言的特点。

3.发挥想象,填补留白

在教学中,教师常常留意到某部分文字描写“不具体”、过程“不精彩”,其实这是由于表达需要,教材中常常会有一些留白,而教师抓住了这些“留白空间”,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填补留白,就会让文字背后的含义熠熠生辉。例如,《嫦娥奔月》这篇文章的学习单(表略),写了嫦娥的两件事体现她的善良,分别是接济贫苦乡亲、被迫吞下仙药,而第一件事只是一笔带过,如果让学生发挥想象去填补这个“留白”,那么人物的形象也就丰满起来了。

(三)结合“品”的任务,设计学习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中学生除了学习语言文字、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外,“品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对文中一些关键字词仔细推敲、反复琢磨、品味妙处,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例如,《三顾茅庐》一课中,细节描写、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在学习时,通过学习单(表4)引导学生细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品味作者刻画人物时的细致,将刘备礼贤下士的特点牢记于心。

表4

对于一些学生发现不了的“妙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如通过教师质疑、换改原文的方法激发矛盾点,吸引学生探究。如《黄河的主人》学习单(表5),以观点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提炼整合。

表5

(四)结合“链”的任务,设计学习单

这里的“链”,意思是“联结”,也就是把知识串联起来,换言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迁移与整合”。将课内和课外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是“迁移”,将课内不同阅读材料中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是“整合”。

1.迁移——拓展单

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150万字左右,但是有限的课内阅读不能满足课标这一要求,因此“群文阅读”逐渐被认同,而群文阅读恰恰也能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池上》《小儿垂钓》时,教师发现这两首诗的联系——反映乡村孩童的天真可爱,在学习单上呈现《所见》《舟过安仁》《村居》《夜书所见》,让学生通过诵读比较,加深对展现童趣诗歌的理解与感悟。再如,教学《开天辟地》这篇神话故事时,可以相机拓展《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通过比较了解神话的特点、了解品读神话的方法。

2.整合——学习单

将课内同类型的文章整合教学,便于学生掌握阅读技能,例如,《燕子》《珍珠鸟》两篇文章中都有对小动物外形的描写,那么可以借助学习单呈现出来——学写动物外形(表6);同单元文章整合的学习单,往往更利于设计,因为目标相似、主题相似,例如,四年级下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黄河的主人》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人,但写作方法不同,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单让学生比较异同,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表6

二、阅读教学中学习单的应用建议

(一)目标明确,切入角度多元

学习单是学习的支架,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支架就从哪里搭。初级形态的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和习惯,支架要便于攀登,让最弱的学生也能够得着;而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支架也就要具有挑战性;最后的理想目标是一张白纸——学生能合作甚至独立设计一张完整的学习单。

学习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抓手,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独立而成熟的阅读者”的工具和手段。它不是缩小版的考卷,也不是标准答案式的题型集合,单一功能的学习单使学生失去兴趣。由于不同类型的文本都有其独特的阅读功能,每一份学习单的设计都应扣住阅读教学的目标,切入角度多元活泼。多样化可以从形式上体现,如游戏、摘要、调查、访问、观察、仿作……当然也要避免流于纸笔抄写,试图结合阅读策略,促进学习。

(二)取舍有道,不能代替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越深,挖掘到的价值就越深,学习单的设计可以借鉴,但是一定要在解读文本的前提下有所改进,否则就是机械化的照本宣科。再者,如果学生不读文本,片面地从书中找答案,把学习单完成,就会割裂文本的完整性。因此,文本阅读不能过度依赖学习单,更不能离开文本。

(三)板块明晰,问题不能过碎

学习单一般由这几个板块组成:预习过关(教师检查、小组检查)、独立学习(根据小组任务独立填写学习单)、小组讨论(分配角色,合作完成)、全班交流(分享补充学习成果)、整理反馈(完善学习成果),每个板块要清晰突出阅读教学目标。此外,学习单要集中焦点,解决学生学习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小问题可以放在课堂中点拨或追问,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高效学习。

猜你喜欢
单的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小学数学实验学习单的开发研究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关于批准发布《内六角圆柱头螺钉细牙螺纹》等173项国家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
背课文的小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私营停车
小学语文预习单的设计与使用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