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长城小学 丁 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十个核心素养: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这些数学核心素养都离不开数学理性思维。数学理性思维是通过观察、体验、经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理性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古语也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问能促思,思能促学。显然,头脑中有问号才能促进思维的展开,提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反映,更是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教育家尼尔·波斯曼曾批评道:孩子们上学时像个“问号”,毕业后却像个“句号”。而现实调查显示同样如此,“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听课中遇到问题时,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9%。由此可见,提问人数的占比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学生的提问能力正逐步退化。同时,这一组数据也证明,学生本身是具备提问潜能的,却在学习生活中被一步步消磨殆尽。
正如英国洛克“白板说”认为的那样:最初的心灵像一块没有任何记号和任何观念的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及时反思,重新唤醒学生心底那份对提问的情有独钟,鼓励学生提出那些“介于已知与未知之间而又须知”的真实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数学理性思维,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素养。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在做中学、学中做,重视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只有当学生对于事物有真正的体验和感受后,他们才会有迫切需要去做或者弄明白的事情,这时候学生才可能会逐渐产生提问的需要,找到提问的感觉,提出真问题。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体验的机会,即“情境体验”。好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萌发的,在“玩味”所学习的事物时产生的,也就是要鼓励学生找到提问的感觉。教师要重视学生“找感觉”的过程,对的感觉才能让学生有正确的思考方向,有更深入思考的需要,这也是教师创设各种体验活动的最终目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体验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内动力。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元角分”的学习中,教师创设玩具购买活动,让学生在“玩”中体验,自主提出相关数学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带着感受去思考,熟练地掌握了元角分,并且慢慢开始关注到事物的本质,无论是提问角度的多和广,还是将问题进行链条式的嵌入,都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
首先,挑战任务从何而来?这需要教师梳理数学甚至其他学科的核心内容,综合起来寻找与真实生活的结合点,设计挑战性任务;还可以从要解决的一个真实问题或要完成的一个现实任务出发,进而确定可能整合的学科内容,从而设计挑战性任务。但是,这些挑战性任务必须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出发点,这样才能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土壤。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师生在探索交流中达成“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的任务,学生在挑战性任务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真实的问题。比如“每天记录几次?”“记录一周什么时间段的气温?”“如果温度超过了温度计怎么办?”“以什么形式记录?”……这些问题有的千奇百怪,但都会一步步引领学生完成任务,激发学生富有创意的思考和实践。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生的问题往往来源于他们对情境中事物的好奇,当已有经验与情境产生冲突时,问题就产生了。因此,教师需要创设丰富且有价值的情境。
在学生眼里,数学不仅仅是一串串抽象的数学符号,每一个符号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还原成有趣的生活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数学就像做游戏一样好玩,同时也会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数学学习中,学生会接触“看图列式”类题目(如下图)。起始阶段,学生根据图画,描述蕴含的数学故事,并提出问题,列出式子:9+8=17。为了培养学生数学理性思维,可以引导学生给算式讲数学故事。这种形式新颖独特,深受学生喜爱。并且每个学生思考问题角度不同,使得讲述的数学故事、提出的数学问题也更丰富多彩。通过一个小小的算式,学生能联想到很多不同的生活素材,如气球、蛋糕、位置……教师也能从不同的故事里感受学生对算理的掌握。
教材情境图是很重要的数学资源,绝大部分教师都知道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提出问题,已经成为不少教师的自觉行为。但是如何合理地、尽其所能地运用却需要教师认真思考与探索。
问题来源于思维的“冲突”,而冲突从不同方面迸发。单纯地将情境图呈现在学生面前远远不够,应适当地作一些改变。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一间隔排列”时,对情境图整体的把控以及部分的观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验。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提出不同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能够产生问题,营造良好的提问环境是关键。我们需要倾听、鼓励和引导,小心呵护学生提问的天性,促使他们从敢问、想问到会问、爱问。
良好的课堂气氛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从而敢于自由发表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更多自由和主动权,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欣赏学生在讲授过程中举手提问。而在学生正在提出问题或发表观点时,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半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指导。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某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然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现一点问题时,便急不可待,手敲着桌子,甚至站起来并高喊着“我,我……”“我来,我来……”此时发言的学生往往会显得局促不安,甚至会失去自信。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引导,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发言,养成倾听他人发言后再举手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
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人从出生不久,就对一切产生好奇。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提问兴趣,使学生乐于提问。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提问的连续性,肯定学生思维的新和异。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作为教师,就要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教师的好奇既可以源于数学现象,也可以源自生活现象。要经常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好奇心,在适当的时候自然地和学生分享,还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深入研究。榜样效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也始终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一旦教师有了这种意识,很多时候问题资源就会随之而来,你就会发现学生会随着教师的好奇产生新的好奇,这才可能引发新的研究。
家庭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处于基础地位,与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有利于实现教育时空的紧密衔接,有利于保证教育方向上的高度一致,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间互补作用,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所以将家长纳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共同体,将非常有利于提问大环境的形成。
教师要让家长明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等发展的重要性。并经常性与家长分享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请家长关注学生在生活中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探索问题的答案。引导鼓励家长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在班级交流平台上分享。分享的问题绝不局限于数学,也可以包括生活中的问题。旨在让学生在提问大环境下,唤醒其对提问的情有独钟。
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唤醒学生的提问天性,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改形势下,数学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相互交流讨论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才能真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有效地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笔者坚信:数学是精神体操,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作为一线教师,有必要感性地走近学生,保护好学生好奇的天性,唤醒其对提问情有独钟的意识,理性地研究课堂,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找到更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这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教师需要与学生一起学习、合作、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