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河南 郑州 450000)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不断涌现,多种价值观念的交锋、碰撞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的头脑,使得他们在进行价值选择时无所适从、摇摆不定,导致青少年出现理想信念淡化、道德水平下滑、价值观念混乱等情况[1],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产生了消极影响。
红色文化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党爱国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思想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2]。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助于加强青年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提升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最高层次的价值目标,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实力的美好期许[3]。自1842年鸦片战争开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中华民族浴血奋战,致力于追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将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和繁荣富强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他们视死如归,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不断探索实现中国富强的正确道路,最终找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念。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此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其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层面价值属性的概括,与红色文化中提倡的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不谋而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废除封建落后的买卖、包办婚姻制度,确立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禁止人口买卖等新制度,中国人民沐浴在新世界的自由光辉中。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之一;另一方面,在探索中逐步趋于完善的中国法治建设极大地保障了公民个人的各项权利,进一步彰显了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
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与革命先辈们在铸就和凝练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高尚情操是一致的。他们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中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要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产生的红色文化,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的渴求,是激励当时人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强大动力,在最大范围内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中国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不复存在,但同时又产生了诸多新问题,例如经济危机、道德滑坡、贪污腐败、价值观迷茫等等。因此,针对这些新问题,要展开一场新的攻坚战,这仍然需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发扬团结协作、务实重干、不怕牺牲的红色精神,继续砥砺前行。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发展目标,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时代发展和当前实际,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对红色文化进行了重新阐释、提炼、充实和发展,构建起了当代的红色精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南湖红船上诞生之后,不断地的将革命的火种带到了全国各地,领导各地人民进行了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秩序的革命斗争,从而造就了一大批红色文化资源。然而,当前各地政府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个别革命遗址由于没有进行妥善保护,已经破旧不堪,甚至遭到人为的破坏。此外,由于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整合,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地其他资源的发展各自为营,导致旅游项目单一、资源利用率低。在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方面,一方面政府与学校没有实现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4],作为承担育人主体责任的学校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没有话语权,政府对资源的开发不能很好契合学校的育人需求,从而影响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于红色文化了解不多不深,使得对学生的教育肤浅化、表面化,制约了红色文化教育价值的发挥。
当前学校对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仍旧侧重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即便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时,存在着红色实践教学的受众有限和时间有限的问题,使得学生只是走马观花,无法对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部分学校存在培育过程“走过场”思想,只看中培育“形式”,不注重培训方式是否单一等问题,导致学校的红色文化教育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此外,在学校宣传栏中更多的是宣传国家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或学校领导人的先进事迹、名人名言等内容,缺乏营造良好红色校园环境的氛围。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一起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它能够将中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对中小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然而,虽然学生从小就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对红色文化中的革命人物、革命事迹有所了解,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不能完全领会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他们又大都没有经历过苦难岁月的磨练,很难体会革命的艰难困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艰苦时代已经远去,红色文化已经落后于时代,不会再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对红色文化持嘲笑、否定的态度。
当下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诉求增多,仅仅依靠理论说教来进行培养教育只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解决问题。红色文化教育要注重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重走长征路、吃红军饭、到烈士陵园祭扫等特色体验活动,加深大学生对革命历史的缅怀和对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的崇敬,切身感受我们党艰苦的奋斗历程和不断拼搏的红色精神,在体验的过程中将红色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操。此外,要注重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榜样式教学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对榜样人物的敬仰与效仿,用榜样人物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选择榜样人物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不同时期的榜样人物形象有其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征,在革命战争年代,榜样身上所体现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涌现出一大批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例如:焦裕禄、孔繁森、杨利伟等,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是红色文化在当代的升华。通过对这些榜样人物的挖掘,不断感染当代大学生自觉向榜样靠拢,在进行榜样式教学的时候,还可与理论报告会、理论讲座等相结合,邀请一些榜样人物、英雄后代等“现身说法”,使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从抽象的理论文字转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的英雄事迹。
3.2.1 红色文化理论教育要与学生的情感需要相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够与时俱进,选取具有时代性、代表性的事例和榜样来作为教学内容,使大学生能够从心理上与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避免出现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的现象。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学生在专业背景、理论基础、思想实际等方面的不同,因材施教,达到专业知识传授和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双重目的。
3.2.2 红色文化课程教学在不同的思政课程中应有所侧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的双重功能。其中有三门课程与红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不同课程与红色文化教学内容联系的着力点,实现从理论认同到价值认同的跨越。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红色文化教学应该着重于讲述中华民族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当家作主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红色文化教学则应侧重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的不同时期探索形成的理论成果以及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坚定学生的“四个意识”,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红色文化教学则要侧重于讲述革命先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培养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个体价值观念、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养成、人格塑造的主要场所,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学生的思维理念、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把打造红色校园文化作为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3.3.1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是先导,要在校园环境设计和规划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6]。首先,在校园各类建筑物、雕塑等中展现红色文化元素,在校园日常可见的景观中加入形象生动和艺术手法多样且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使校园景观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媒介,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的各个区域等都能够欣赏到这些造型独特且红色内涵深刻的校园景观,在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中受到积极的影响。其次,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如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和新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校园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门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板块,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同时,对于校园中现有的一些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要注重保护。
3.3.2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通过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报告会、培训班、青春歌会、文艺演出、党团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在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加强方案的顶层设计和相关的制度建设,对相关活动要进行指导和管理,把握好活动的主题和方向,注重提升活动的层次和内涵,使活动能够将知识性、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确保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取得实效,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载体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