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自信,重塑学生灵魂
——国学经典走进中职语文课堂

2019-01-12 10:11陈峥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国学首诗语文课堂

◎陈峥

国学经典是我国文化的精华部分,学生通过国学经典,可以更好地对整个中华文化体系进行学习与理解,这对其文化自信的树立以及文化修养的提升大有裨益。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智慧、思想、典故不仅能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同时还能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从而能为其树立正确三观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与精神基础。

一、利用晨读活动,为国学经典正式走进中职语文课堂搭建平台

几千年来,古诗词由于意境深远清新、语言凝练生动、音律和谐优美而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喜欢。

从古到今,这些诗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才俊青年。如,在《赤壁赋》中,虽然苏轼正处于逆境之中,但依然有着旷达乐观的情怀;在《行路难》中,诗仙李白是虽然怀才不遇,却依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劝学》中,荀子苦口婆心地劝诫人们要专心学习、坚持不懈……面对这些宝贵的国学经典资源,身为中职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晨读活动去朗读、去学习、去积累、去整理。

除了课上内容,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些中华经典诗文或者篇目进行诵读,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艺术、文学的熏陶,树立起文化自信,并基于此,深入体会古代圣贤们的超然思想与智慧,从而将这些内容渐渐内化成自身品质体系与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二、立足教学内容,以润物之法实现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的结合

中职语文课本上有很多内容都与国学经典有关,在具体的教学中,不妨结合课本上的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将相应的教学环节与国学经典融合在一起。比如,在预习环节,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国学经典教育。以《诗经》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之前学过的《诗经》里的诗句进行回顾,并对其中的名句进行罗列。之后,教师再对《诗经》在创作方面的成就进行简单介绍,以使学生切实感受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再如,针对课后作业这一环节,教师可这样去做:以《鸿门宴》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后,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去阅读该篇课文的出处,即《史记》。并在后续举办相应的读书分享会,让学生集体讨论自己的阅读感悟,如此,不仅能有效督促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他们对《史记》中各种人物的理解与认识,如屈原、李斯、吕不韦等,继而能使国学经典切实走进学生心中,这对其文化自信的树立是大有裨益的。

三、重视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诵读经典

环境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能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就深刻地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想较好地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学习,就必须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予以充分重视。如,教师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读物,像是《道德经》《庄子》《唐诗》《元曲》等,借此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充其知识储备,提高其对国学经典的理解与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上述读物可能会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所以教师可先通过漫画版的国学经典读物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激发其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促使其不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另外,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还需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诵读当面的指导,并基于此,为其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时候,教师不妨先利用音响为学生播放该诗的朗读录音,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导入到这首诗中。之后,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领读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引导,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这首诗时的节奏。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朗读,借此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应的朗读方法,加强对这首诗的认识与理解,为其文化自信的树立奠基。

结语

总而言之,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能使语文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推动学生知识储备的扩充以及语文素养的发展。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是十分有益的,继而能有效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国学经典的继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国学首诗语文课堂
《上课没人抢》
“垂”改成“掉”,好不好?
我想写首诗给你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