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正安县人民医院 王 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腿疼痛常见病因,多选择非手术保守治疗,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本次研究观察组行保守治疗同时配合康复护理方式,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行保守治疗的8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80例研究对象经CT、X线片等检查均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0创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8~68岁,平均(40.2±5.7)岁;病程 7天 ~20年,平均病程(11.5±4.8)年;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15例为L3-L4间盘突出,25例为L3-L4间盘突出;根据发病原因分类,10例扭伤,12例负重,11弯腰时间过长,7例其它;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29~68岁,平均(41.6±5.5)岁:病程 7天 ~20年,平均病程(12.0±4.5)年;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16例为L3-L4间盘突出,24例为L4-L5间盘突出;根据发病原因分类,11例扭伤,11例负重,10弯腰时间过长,8例其它;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行保守治疗,保持卧床休息,给予理疗、针灸治疗、按摩及腰椎牵引、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配合护理措施,待患者症状好转出院。其中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对产生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观察患者疼痛部位、体位变化等,满足患者需求,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指导患者多食用营养丰富、高纤维素类食物,避免发生便秘。
观察组配合康复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指导:①腰间盘突出症会引起患者腰腿疼痛,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患者易产生负面情绪,使临床治疗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加强腰椎间盘知识的普及,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发生、治疗和预后,可以有效舒缓心理状态,利于治疗工作顺利开展。②患者疼痛会影响正常休息,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播放轻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此利于患者睡眠,减轻疼痛。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卧床休息要选择硬板床厚裤子,才能避免体重对椎间益的压力,减轻肌肉收缩力、椎间褚韧带紧张力,以此减轻对椎间盘的挤压力,避免椎间盘处于不负裁状态下,利于椎间盘营养供应和静脉回流,使髓核可以及时回纳。④牵引护理。指导患者双膝跪在床上,将臀部坐于足跟,以双手置于膝前,通过臂上身带动前神,警部努力后坠,锻炼时间控制在Smin后休息,反复最炼4次后,能缓解惠者腰背肌肉癌率情况,还能帮助椎闻除增宽,增加患者椎间孔的面积,从而帮助突出物还纳。对腰背肌的锻炼可以歌俯卧位,双腿交替朝背后伸,上身与两腿朝背过伸星反马状,实际受炼次数要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而定。通过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使惠者脊柱可以保持更稳定的状态,利于临床疼痛等症状消除。
根据相关标准把本次研究结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指治疗后腰椎疼痛好转明显,各项体征改善明显;有效指治疗后腰椎疼痛有所改善,各项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指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未见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时患者工作、生活等受到产重的影响。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保守治疗也存在很大局限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退行性病变、外力刺激等因素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松弛或者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对腰、韧带等神经根造成压迫产生疼痛或肌肉萎缩、活动障碍等症状。
本次研究与他人研究相符。可见,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保守治疗过程中,配合康复护理方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护理人员的理疗、推拿、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出院。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配合临床康复护理方式,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