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彬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江南丝竹是流传于我国江浙沪一带的民间乐种,乐队以丝弦类的胡琴、扬琴、琵琶、小三弦、中阮等,及竹制管乐类的竹笛、箫、笙等为主,有时也可根据乐曲的需要加入小型传统打击乐器,因此称之为丝竹乐,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杭嘉湖平原属长江三角洲平原的一部分,在这些地区的城市或农村,丝竹乐甚为流行,但风格却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花样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丝竹乐则常用锣鼓等打击乐,气氛热烈,风格简朴。古诗赞扬丝竹乐:“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从诗中可以看出,江南丝竹早已成为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常演奏的有《四合如意》《中花六板》《慢六板》《慢三六》《三六》《欢乐歌》《云庆》《行街》八大名曲,它们以板式变化和曲牌连缀为基本曲式,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
江南丝竹源远流长,20世纪20年代,丝竹家王巽之就在杭州创办了早期江南丝竹演奏小组“杭州国乐社”,改编丝竹曲《小霓裳》《高山流水》《灯月交辉》等;20世纪50年代,浙江省民间歌舞团丝竹演奏家宋景濂、沈凤泉等人经常在一起进行合作与探讨;20世纪80年代初,宋景濂、沈凤泉、沈惠民等11位丝竹演奏家在杭州组织成立“西湖民乐社(筹)杭州江南丝竹研究组”,该社成立后经常开展丝竹音乐活动,并借此进行文化交流,编撰了《江南丝竹曲选》等,收录了流传较广的江南丝竹曲目,对普及、传承、推广、研究江南丝竹音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6年,由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番,原为民间歌颂大禹治水功德的乐曲,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后成为宫廷音乐,有粗十番、细十番、花十番之分。其中细十番在明代出现于杭州楼塔,有“望庄台”“一条枪”“八板”等多首曲牌,属江南丝竹系列。曲谱以工尺谱做记录,演奏形式以口传身教的方式进行。
杭州萧山楼塔镇的“细十番”因出自宫廷,其演奏的三个曲牌被当地人奉为“圣音”。细十番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演奏具有较高的难度,仅乐器就有笙、箫、笛、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月琴、鼓板等十多种。楼塔细十番演奏有“行姿”和“坐姿”两种。“行姿”演奏人员以仿古士大夫的风度,以书生的雅气,随着音乐节奏,踏着四方步,徐缓前行;“坐姿”演奏人员操着笙、箫、笛、琴等乐器,或坐或站,进行多重演奏。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音乐,细十番乐曲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向往。每到夜深人静,悠扬的乐声犹如天籁传音,袅绕在楼塔古镇上空,让人心旷神怡。历经六百多年风风雨雨,2006年,被杭州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性试点单位。200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华夏民族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与想象力,体现着华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与积极的创造力,是我们民族的精华与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如何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下共同面临的课题。王蒙曾经说过:“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
江南丝竹音乐与细十番音乐共同存在于杭嘉湖平原地区,有着共同共通的人文特色,通俗易懂的音乐语汇。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同的民族个性与审美,传达着立足于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华文脉 弘扬民族音乐”的美好愿想。多年来,由于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建设速度的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原本同根同宗的音乐元素有了很大的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赖以生存的环境中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变化,许多文化记忆变得越来越淡。因此,不断地对这一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是笔者历年来不断追求的目标。
立足高校,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尤其面对目前一些掌握特色音乐的“手艺人”年龄逐渐老龄化、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后继乏人、传承方式仍以口传心授为主、传承梯队不断缩减等现状,这成为当下高校人亟须解决的问题。
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是高校教学的义务所在。高校现代化的教育体系、规范的教学管理、系统的专业训练为非物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证。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是其他单位不能替代的。高校能否倾情投入,将直接关系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败[1]。作为专业高校,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抢救和征集具有不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珍贵音乐文化的实物与资料,开展在校专业教育教学与落实传统音乐基地教育相结合,暨在校培养专业演奏人才,并对演奏资料进行有机的整合;深入到传统音乐教学基地,把现代的学习手段带入基地,变传统的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为现代人更能接受的曲谱学习,变民间传习理念为科学教学理念。通过代表性传承人的带徒传艺,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培训、展演与讲学,自然融入学校各级规范教学中,并适当地运用现代多种手段进行录音、录像的保存与传播。
将浙江相关音乐院、系建设成“江南丝竹与细十番”发展基地,挖掘、整理经典曲目,收集、保存有关历史档案资料,编写相关教材,培养专业人才,传播精品曲目。
专业音乐院团集聚了一大批音乐制作、表演人才,他们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
目前,民族器乐专业院团对“江南丝竹”的表演基本都采用传统的演奏方式,大都以现有的八大名曲作为主要的曲目形态进行演奏。细十番音乐则以当地民间艺人的演奏形式进行流传。如何对两种音乐进行传承与发展,如何“推陈出新”,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结合江南丝竹与细十番共同的音乐元素,编写相关资料、专业院团的人员与代表性传承人互补融合、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讲学授艺,并组织专业人才在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取其精华进行创作,从旋律到乐队组合形式的编排上力求在具有传统底蕴的基础上更具时代气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南丝竹”与细十番音乐进行教学传承与实践发展,将此类音乐演奏形式从民间引入专业教学课堂与舞台实践表演,寓教于乐,从而进一步研究其音乐特色,探讨其技艺,进而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合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做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是高校人的工作重心之一。
对21世纪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提倡传统音乐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一切从娃娃抓起,以高校为龙头、学前教育为启蒙、小学与中学教育为认知,进行合理的物色与选拔人才,在高校中进行系统的专业教学,并借助多媒体、电视、网络等平台使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在“一条龙”式的立体化教育下得到更为扎实的发展。
发展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传承其精华,并进行有效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音乐人不断追求和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