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韵
(曲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文化生态是指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社会相互协调的状态[1]。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2]。东营市是吕剧的故乡,在吕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历代东营吕剧艺术工作者为吕剧的传承、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涌现出了以杜瑞杰和王玲玲为代表的吕剧艺术家。作为东营地区吕剧艺术的领军人物,他们始终初心不改,筚路蓝缕,在吕剧艺术的百花园中辛勤耕耘着,使吕剧艺术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吕剧俗称化妆扬琴、琴戏,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3],它的音乐为板腔体结构形式,兼唱曲牌,伴奏乐器主要有坠琴、扬琴、三弦、琵琶,被称为“吕剧四大件”。吕剧因其语言淳朴诙谐,旋律婉转动人和唱腔优美悦耳的特点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学术界较普遍的共识,“吕剧发源于东营区时家村,始成于1900年。”[3],其主要创始人为东营区(旧称乐安县)时家村的时殿元。
吕剧非遗传承人在吕剧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在东营市,经政府认定的吕剧非遗传承人有两位,一位是东营区牛庄镇大杜村民间艺术家杜瑞杰,一位是东营区文化馆戏曲辅导员王玲玲。2009年6月,山东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杜瑞杰成为吕剧项目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唯一的一位民间艺人,王玲玲则于2013年被评为东营市第二批市级吕剧非遗传承人。通过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东营市吕剧非遗传承人杜瑞杰和王玲玲及他们的教育传承基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可以窥见东营市吕剧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现状。
经济是基础。当前影响吕剧非遗传承人发展的首要因素来源于经济方面。民间艺人都属于体制外的人,如杜瑞杰已近70岁高龄,居住在东营区牛庄镇大杜村的一户普通农家院落,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十分清苦,且为了吕剧艺术,手部还落有残疾。由于条件简陋,没有专门的场所来整理和归档他的作品,加上时间跨度久远、生活窘迫、搬家等多种原因,他的创作资料几经辗转,部分作品已经遗失,杜瑞杰本人也曾想过把自己几十年艺术实践的经历用音像、文字等形式保存下来,但由于缺乏资金,这一愿望至今还没有实现。
传统戏曲的传承方式主要以师徒传承为主,传承的受众面相对较小。当前情况下,愿意以戏曲为职业的人还是少数。在戏曲界,老龄化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年轻人很难有长久稳定的兴趣。为了能培养出挑起重担的吕剧人才,杜瑞杰和王玲玲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多年来,他们扎根基层,通过开办“青少年吕剧培训班”“吕剧进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普及弘扬吕剧,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新一代吕剧优秀传承人才的培养仍然难以为继,前景并不乐观,多数学吕剧的孩子仅停留在一般兴趣和爱好上,长期坚持学习并愿意以此为职业的学生和家长是少之又少,这一点从王玲玲和她同班同学的从业经历中就能看出来,当年和王玲玲同在烟台艺校毕业的16名吕剧专业毕业生,目前只有王玲玲一人还坚守在吕剧教育的第一线,其他人要么改行,要么经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吕剧教育和传承的现状。
戏曲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人才产出周期长,所需的各种技能需要长期不懈地磨练和坚持才能有成效。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一个合格传承人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内涵,目前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非常少,有艺术天赋和潜力又能吃苦耐劳的年轻人更是凤毛麟角。他们不愿或不能承受提高技艺所需的日复一日的枯燥练习,相当一部分家长也认为从事吕剧这一职业没有发展前途,不支持孩子学戏;有的孩子能够耐得住寂寞,愿意勤学苦练却又因为自身条件受限,难以有宽广的戏路。凡此种种,导致新一代合格传承人短缺。
吕剧属于传统艺术,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产品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加了,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追逐新潮,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对吕剧戏曲艺术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近年来,在东营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吕剧艺术在本地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区域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项目。但同时吕剧艺术的发展所面临的窘境,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首先是缺乏广阔的舞台,相对于其他戏曲,吕剧演出市场空间狭小;其次是缺少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再次是吕剧剧目单调,缺乏有吸引力、思想性强的新作品。凡此种种,都直接关涉到吕剧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
吕剧形成于以东营为中心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典型的民间艺术。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一样,吕剧面临着观众流失、资金短缺等问题,其中尤以人才匮乏最为严重,成为制约吕剧传承和发展的瓶颈,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各种高科技的运用,将报刊、书籍、电脑软件、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作为传播媒介输出文化和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多元文化和现代文明日益渗透的双重压力,现代娱乐方式和休闲方式的多元化也使得戏曲市场日渐式微。其中,对以吕剧为代表的地域性特征显著的剧种影响更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4]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突出地表现在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上。戏曲的清冷和不景气与它的收益低、缺乏吸引力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和大多数戏曲剧种一样,吕剧的发展尤其是培育新一代传承人方面存在着后备人才断层的问题,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既与当前的大环境有关,也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择业观念有关,生活在新时代的年轻人大都钟情于现代文化和西方文明,热衷于追求那些见效快、收益高的行业,对于产出和效益都差的传统戏曲缺乏热情,对包括吕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现实生活中,戏曲市场的萧条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最终选择从事其他职业。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戏曲并以此为职业的年轻人日益减少就成为必然,致使吕剧艺术传承后继乏人。
戏曲人才的培养有其特殊性,一个合格戏曲人的成长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坚持不懈地磨练,当代青年大都缺乏老一辈艺人的吃苦精神,不肯在业务上下苦功夫,缺少敬业精神,而这直接导致了传承人才的青黄不接。随着老一代传承人年龄的增大,这一问题愈发凸显出来。吕剧艺术发展的关键在传承,传承首先需要培养人才。与老一代艺术家相比,新一代艺人明显缺乏扎实的艺术功底,他们没有得到充分历练,舞台经验不足,在短时间内无法挑起大梁;此外,新一代吕剧艺人的技艺和基本功与上一代相比较,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多数学艺者心态浮躁,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较深,总是希望早一天成名成家,而不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传承人不但要有娴熟的技艺,更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吕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传承人不但在唱、弹、演等方面要有较高的造诣,而且还需要相当高的文化底蕴和修为,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吕剧艺术家。
文化生态有很强的区域特点,它强调将本地文化艺术所依存的自然环境、某种文化艺术形式产生的背景、文化所依存的人和事都纳入文化的生态系统中,并系统地来进行保护和开发。近几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戏曲传承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传承人的生存和传艺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非遗传承人在普及和传承艺术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重视和肯定。为了扶持吕剧,东营市政府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吕剧繁荣发展的政策,以推动吕剧艺术传承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民间戏曲传承的主要方式是口传心教,师傅手把手一句句地教,徒弟一句句地学。这种较原始的传承方式有着明显的弱点,比较脆弱,即可能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离去,他们掌握的宝贵技艺也随之失传,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他们几十年形成的精湛技艺和艺术成就。此外,民间艺术家扎根于最基层的民众之中,由于生活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他们的技艺传承相对更脆弱,这就需要格外关注这一群体,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尽量全面详实地记录保留下他们的技艺。文化部在2011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文章、图片、影像记录,征集并妥善保管相关珍贵实物和资料,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多次实地访谈,发现结合东营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民间艺人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口述记录资料的保护,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省级非遗传承人杜瑞杰出身于吕剧世家,其祖辈均系东营区牛庄镇一带有名的民间艺人,曾外祖父时殿元是吕剧世家的第一代传人,也是吕剧的主要创始人,爷爷杜在淇为第二代传人,父亲杜培民为第三代传人,杜瑞杰为吕剧世家的第四代传人。他自幼受到家族文化的熏陶,深得吕剧世家技艺的真传,吕剧技艺精湛,吹拉弹唱编样样精通,是一位集表演、演奏、编剧、导演、创作于一身的全能型非遗传承人。杜瑞杰8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吕剧,16岁登台表演,18岁创作了第一部吕剧作品,33岁组建了东营地区第一个农村庄户剧团,他几十年如一日醉心于吕剧艺术,在吕剧艺术的殿堂里精耕细作,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在舞台上,他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创作了上百部作品,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农村演艺一线的吕剧新人,在吕剧发源地东营区牛庄镇一带有着广泛的影响,对他的吕剧艺术创作以及作品进行研究整理和抢救性保护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鉴于吕剧非遗传承人的现状和保护的紧迫性,建议在已经成立的东营市吕剧博物馆的陈列馆里拿出一块场地,单独开辟传承人空间,名称可称为“传承人保护陈列馆”。由于吕剧艺术传承的特殊性,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资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要格外重视对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的整理和记载。“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既具有传统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丰富的非遗载体中以非遗传承人的口述文字、声音及数字化档案资料最为珍贵。”[5]借助数字化手段,对老艺人几十年的从艺经历和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将他们口传心授的技艺、演艺资料和口述信息转化为音频、视频、图片和文档等形式,永久妥善保存,这对于保护民间原生态艺术进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
杜瑞杰和王玲玲两位非遗传承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东营这片土地上为吕剧艺术而默默奉献,走过了一条坎坷而充满艰辛的艺术之路。他们通过在本地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吕剧进课堂”等活动,培养和储备了一批吕剧艺术人才和新苗,这种探索对于发现和培养吕剧新人至关重要。但仅仅依靠这一种模式,对于培养吕剧非遗传承人专门人才来说还是不够的。一个合格的非遗传承人需要具备扎实过硬的专门技艺,需要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吃苦奉献的敬业精神,通过多方面调研和考察,培养合格的吕剧非遗传承人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办吕剧艺术学校或在高校中设置吕剧表演专业
吕剧专业人才和传承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培养基本功扎实的吕剧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培养、锻炼,从中遴选出合格的非遗传承人。
东营地区是吕剧艺术的发源地,在吕剧普及教育方面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各种群众性的演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社会效益明显,但在培养专业吕剧人才方面相对滞后,至今没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吕剧艺术学校。在本地兴办吕剧艺术学校或者在本地高校设置吕剧表演专业,是培养新一代吕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首先,从地域属性上来说,东营市占尽地利,有着广泛的吕剧群众基础,许多乡村和城市的孩子从小就听着吕剧腔长大,耳濡目染,对吕剧有着特殊的感受与体验。其次,东营市的吕剧教育教学资源比较丰厚。东营地区有着优良的师资,吕剧非遗传承人、东营市吕剧团等专业院团,甚至山东省吕剧院都是可以依靠的办学力量。再次,东营市各级政府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弘扬本地文化,实施振兴戏曲政策、管理各级剧团以及开展吕剧下乡活动等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些有利因素都是办好吕剧特色专业的基础。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典型,王玲玲就是一个范例。她出生于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大杜村,从小就受到吕剧文化的熏陶,1990年考入山东烟台艺术学校吕剧表演班学习,1994年毕业分配至广饶县吕剧团工作,1997年进入东营区文化馆从事群众戏曲辅导工作,先后师从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林建华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声乐教授糜若如。迄今为止,她从事吕剧教学和培训二十余年,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有发展前途的吕剧艺术新苗,她本人已成为东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代表性传承人。东营职业学院是本地一所专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高校,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方面有着多年办学的经验,可以充分利用这块优质教育资源,借助这个平台,将东营职业学院办成吕剧人才的培养基地,设立专门的吕剧表演专业,面向全市乃至全省招生,并通过减免学费等措施吸引家庭贫困但有天赋的戏曲苗子;在招生模式上,对于有表演天赋的中学生可以按照特长生进行特招,为他们开辟绿色的通道;在教育资源上,可以聘请本地的非遗传承人为学生传授技艺,也可以从山东省吕剧院和东营市各地方吕剧团聘请专业演员为学生授课,还可以把吕剧表演作为音乐专业的一个方向培养,培养出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吕剧专业人才,更好地担当吕剧艺术的传承人,这是使吕剧艺术传承代有人才的有效途径。这一设想不仅具有现实可能性,而且更有利于吕剧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2.在吕剧世家内培养传承人
东营区时家村、大杜村一带的吕剧世家在培养家族式艺人传承人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在吕剧创始人时殿元之后,涌现了一代代有突出才艺的吕剧艺人,他们都是通过吕剧世家培养出来的传承人。目前,杜瑞杰已经正式收徒10名,定期对他们进行基本功等各方面技艺的传授和培养。家族内培养传承人有着特殊的优势和特色,这就是通过师傅的口传心授,较好地保持了吕剧的原生态特点。杜瑞杰吕剧世家传艺的模式即是典型的口传心授的传艺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的传承方式,即“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一定范围的群体(族群、社区、聚落)中得到传播和传承,延绵不绝,世代相传。”[6]同时,在家族传承方面政府应该发挥引领和指导的作用,尽量为家族传承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为杜瑞杰收徒传艺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建立一套家族传承人的培养机制,在考察、收徒、传艺、考核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使这门技艺在吕剧世家内绵延不绝,多出人才,出有特色的高水平人才。
吕剧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吕剧非遗传承人在吕剧的传承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制定并落实好扶持传承人的政策和措施。
1.建立健全传承人保护的制度体系
制定专门针对传承人保护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要完善关于非遗传承人的保障制度,对为吕剧做出积极贡献、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传承人给予定期的资助,切实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让传承人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真正把支持落到实处;要加大对没有生活保障和经济来源的民间老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除了落实省里的非遗传承人专项经费外,还应设立东营市政府特殊津贴,对他们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他们的生活无后顾之忧;要重视传承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和作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保障传承人传艺的文化环境,为传承人的技艺传承提供相应的设备和人员技术方面的支持,让传承人感受到来自社会和政府方方面面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让传承人和有志于从事吕剧艺术职业的人内心感到“值得”和“温暖”;要形成一整套针对年轻一代吕剧专业人员的激励机制,对从事吕剧职业的年轻一代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上的褒奖。
2.大力开展戏曲普及活动
首先,要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积极开展吕剧普及活动。多年来,东营市各级政府已经做出很大努力,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吕剧进课堂”“进千村、乐万家”“一村三场戏”“欢乐黄河口、美丽中国梦”等,将吕剧在本地发展繁荣的目标落到了实处。在新形势下,这些扩大宣传面的活动若能和培养新一代吕剧艺人的培养计划结合起来,必定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有利于多出新人,多出好作品,还能为新一代传承人成长建立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其次,要重视吕剧演出剧目的传承与创新,丰富内涵。坚持“五位一体”的剧目创作模式,即在吕剧题材选择、剧目创作、排练打磨、演出交流和人才培养上,创作出一批新的经典作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演出,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发现人才,促进吕剧事业的振兴。只有经过思想的提炼、艺术的锤炼、制作的精炼,才能打造出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精品力作,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才能在传承和发展吕剧艺术的道路上踏石有痕,形成支撑吕剧振兴发展的长效体制和机制。
3.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上升和发展的空间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多为传承人提供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尊重,使他们在个人事业上学有所成,职业有发展扩大的空间,进而获得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是政府对吕剧艺人最实际的支持,也是鼓舞和激励传承人不断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政府要创造条件,特别是从经费上予以大力资助,为传承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积极创造各种业务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使之与其他传统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切实提升传承人的技艺和素质。还要积极支持他们申报更高一级的非遗传承人,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总之,在推动吕剧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无可替代。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吕剧是一代代艺术工作者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东营地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奉献给我们的珍贵的精神食粮,凝结着他们的辛劳、智慧和汗水,是东营市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因此,保护好非遗传承人是保护好吕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之发展繁荣的重中之重,只有保护好传承人,才能使吕剧艺术在我国戏曲的百花园里开放得更加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