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强 , 原梦琪 , 赵世云 , 金艺鹏 , 张国中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 北京 海淀 100193)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是提升高校竞争力的关键举措[1],需要通过学术和非学术领域所需的专业能力培训来丰富当前的研究生教育[2]。同时,伴随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和交通高频交叉,更是为疾病在空间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区域性或全球性动物健康-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事件,这些新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单独的一个独立事件,是多个环节、多个节点相关联事件。并且在发生过程中,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中。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和专业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侧重于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3]。在预防兽医学领域所应具备的基本实验技能、兽医科技服务、疫病防控等实践能力方面表现不足,导致出现脱离生产实践,不能学以致用等具体问题。
因此,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建设科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已成为必然选择[4]。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提升我国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为初心,秉持着一贯严谨的治学之风,创新性地开展了动物疫病防控专项建设。动物疫病防控专项旨在培养与兽医行业相关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注于提高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其创新能力,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畜牧企业精英及高校交流学习的方式,培养出能独立担负兽医科技服务、技术研发、行业管理与监督、项目规划与实施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输送能力卓越、需求对口的专业人才。动物疫病防控专项致力于打造品牌教育,开拓学生视野,使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能更好地为兽医行业服务,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
2.1 培养目标及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自2016年开展专项研究生综合改革以来,首先设立了卓越临床兽医项目,运行模式和毕业生质量得到了行业的认同。随后在2018年启动畜禽疫病防控专业方向改革,要求毕业研究生掌握畜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原理和技术、能够跟踪重要动物疫病的流行动态并采用一定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病理诊断技术进行诊断,疫苗免疫预防原理和技术,并能对养殖场的兽医生物安全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生课程主要依托预防兽医学系列研究生课程,侧重疫病临床诊疗方向。对于通用的基础课程,本专业研究生可共同上课;对于疫病诊疗专科知识,单设课程,学习模式上,做到兼顾基础全面与专业精尖。目标是使经过系统训练的研究生具备独立解决畜禽疾病预防、诊断与控制等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服务于经济动物(畜、禽)生产领域的预防兽医师,具备专业技能、管理技能、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过程中,结合实验室各种诊断技能的学习,安排学生在对口的基层一线进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该专项改革中的难点和关键点。我们以此为突破口,依托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导师对班级学生进行统一的专业实践指导,结合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的“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双导师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也为校企合作搭建了桥梁,促进了成果转化等合作项目的产生,达到学生、学校和实践基地的三方共赢[5]。
2.2 考核措施 规范化的考核措施是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关注学生、尊重人文和人本主义的体现[6]。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按照学校研究生院的统一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同时,学院分别在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实践环节考核与毕业论文答辩阶段,对研究生的“学、能、德”三方面进行考核,具体如下:“学”即研究生经过规定课程的学习,以优良成绩通过相应的考试与考核,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并且能够通过本专业专家的学位论文答辩考核;“能”即对疫病预防与控制实践相关的能力考核,包括:对基本疾病诊疗技能以及对群发病防控能力的考核,文献阅读能力口语交流能力的考核,创新能力的考核等;“德”即对科研诚信、职业道德、动物福利与伦理道德的考核。
在实践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院和预防兽医系也根据各项规定和进度表对研究生实习实践环节进行全面监管和指导。参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育实施办法》,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大纲》制订实践训练计划,选定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外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完成实践环节,做好《研究生实践环节记录》。实习完成后,系里组织专业实践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学分,考核不通过者不得申请毕业答辩,以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2.3 改革举措
2.3.1 预科 校外基地实习是对研究生进行疫病预防控制专业训练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入学之前,学院统一安排进行为期60 d左右的暑期校外实习,着重提高本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入学前充分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明确目前行业技术和管理的发展节奏。学会从生产中找问题,为后序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向思路。校外实习基地包括规模化养殖场、兽用生物制品厂、基层兽医站等。结合培养方案规定的实习计划,学生全部完成后,可以熟练掌握临床病例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和养殖场群发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掌握动物疫病诊疗的基本技能,最终达到解决培养模式单一化的目的,实现理论学习到生产实践再到更深入的理论技术研究的知识技能架构的提升。
2.3.2 交流 动物疫病防控专项的交流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及课下讨论等环节。入学第一年内学院定期组织学生与行业内优秀企业进行面对面活动,包括实习参观或行业学术交流活动以及邀请企业优秀高层管理人员及知名校友走进校园,开展卓越兽医沙龙等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增进对就业前景的了解,加深行业认同感。
2.3.3 全方位 通过预科期间的实践教育,将专业教育前置化;设立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型课程,实现教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经由导师指导学生确定毕业设计课题,对科研训练进行全程引导,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最终实现产教结合、科教相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及训练。
3.1 “新课程” 针对预防兽医学系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畜禽疫病诊断案例分析》、《兽医流行病学案例分析》、《畜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引入生产实例,以训练学生面对临床病例的临场应对能力和专业实操能力。
3.2 “第二课堂” 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通过举办“行业专家沙龙” 、“非洲猪瘟讲座”等讲座活动,将行业内一线工作的专家邀请进校园,通过分享个人成长经历和行业发展,并对农牧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针对行业内人才需求等热门话题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解析引导。与此同时,带领学生参与本专业学术会议以及走进农牧企业参观学习,从科研领域到生产环节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能够让学生对兽医行业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个人的职业规划有深刻的思考。“第二课堂”平台的成功搭建,强化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的能力[7]。
3.3 “新型兽医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生产与教学相融合,加强基础农业科学教育,将产学研相结合,着力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一批多学科背景、视野广阔、适应社会及现代畜牧业生产需求,符合研究生就业发展方向的复合型兽医人才。
4.1 模式固化 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并未将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明显的区分开,虽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离预期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培养方向较为单一,仅限猪、鸡等动物疫病的防控,对动物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实习实践较少,造成学生知识面偏窄。这不利于毕业生职业意识的提升以及今后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可以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开展跨专业、跨领域的专项研究生招生,以期培养出综合型人才。
4.2 时间不足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制,除去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撰写工作,研究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动物疫病防治控制领域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与实践,导致毕业生知识储备不足,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4.3 资源浪费 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没有充分利用行业内优秀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育形式及实践基地种类单调。畜牧兽医领域有众多优秀的企业及科研单位,他们承担着生产和科研的任务,可提供给研究生丰富的资源和实践案例,是理想的实践平台[8],但许多研究生在读研期间科研工作量大,较少参与到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实习或专业方面的实践,浪费了大量的优良的实习资源。
4.4 愿景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将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兽医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通过结合学科特点对课程及师资进行优化、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考核要求明确化和细致化,并建立标准化的后勤服务平台和增加种类更为丰富的实践教学基地等多项改革措施,鼓励和引导研究生密切相联系实践,从生产中找问题,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运用所学知识,促进学习并学用相长,研究生可以自觉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快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让学生切实从自身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果,进而引导研究生主动参与其中,切实企业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复杂化,教育改革将持续优化。建立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合作意识与研究能力将成为新的热点[9]。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促进我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强国转变的有效举措,是推动研究生教育迈向新台阶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