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舒萍 广西二轻工业管理学校
随着西方乐器的推广,国内的民族乐器处于不利地位。学习音乐的学生大多数会选择吉他、钢琴、萨克斯等西洋乐器,很少有学生会选择学习国土乐器,甚至还会对一些拉二胡的学生进行嘲笑,造成这种情况根本原因是他们未认识到传统乐器的魅力。二胡产生于长江中下游一代,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强,非常适合民歌、戏曲的伴奏。笛子是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乐器,它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笛声婉转、悠长、明亮,给人一种身临大自然的感觉。中国民族乐器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结晶,它是人民不断改进、实践的结果,具有很强烈的生活气息,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情感与愿望。
近期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过于注重理论的灌输。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对民族传统乐器的构成、历史、制造过程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普及,而学生极少有机会亲身参与弹奏民族乐器。这种过于注重理论传授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方面会使学生对枯燥课堂感到乏味,另一方面会挫伤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积极性。
教师在上课时只是指导学生利用传统乐器一遍一遍地演奏某个歌曲以达到课程任务。这样的课堂很难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只会为了完成任务对乐器的弹奏方式进行机械记忆,教师也只是进行弹奏方法的指导,使课堂没有时效性。因而,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探究,其音乐素养的提高也会受到阻碍。
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中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但经调查发现,有的中职音乐教师不擅于在授课中应用多媒体。他们大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音乐课是以实践与乐器的演奏为主的,其他都是多余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传统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单靠口头讲述很难将历史加以呈现,并且这些传统乐曲的构造非常精密,使用多媒体可以将乐器的解剖图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对中国传统乐曲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浮躁的阶段,很难静下心去认真学习理论。教师应注意到这一点,让学生有更多接触乐器亲身弹奏的机会,将理论课程尽可能地进行压缩。学生只有进行了实践后才会直观地感受到传统乐器的魅力,产生学习它们的兴趣。若一味地只进行理论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很容易受到挫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并实践成功才能有很高的成就感,而这恰好是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动力,有了动力并且不断探索,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的兴趣才会随之不断增加。
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黑板报、音乐教师的墙面等,将有关民族音乐乐曲的知识和图片定期进行张贴,让学生获得较多接触民族乐器知识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校内举办民族乐器展览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可以利用音乐教室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美术、语文、历史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查阅资料,收集相关的图片,制作带有民族音乐韵味的海报等,从而扩大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视野,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学习中国民族乐器,可以定期召开相关知识讲座、传统乐器演奏大赛等。还可以利用校园广布、校园的电台定期对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进行播放,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感受我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在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进行演奏,教师只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找到将情感寄托于乐器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演奏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能力。
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浪潮,将多媒体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对传统乐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古人弹奏传统乐曲的唯美、恬静画面投到大屏幕供大家欣赏,还可以传授给学生有关传统乐器的故事。这样一来,在保证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学习中国民族乐器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欣赏中国传统乐器的音乐会,让学生产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敬畏心。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多涉猎传统乐器,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