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海虹
理想的幼儿园活动诞生于师幼真正的心灵交流之中,诞生于积极成功的师幼互动之中。而要达到这一理想的境界,教师首先要合理地处理好课程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课程预设和生成的相互融合。
在新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希望更多地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结果却容易将预设活动和生成活动割裂开来,成了主题进行过程中两条独立发展的线,出现 “油水分离”的教育现象。如何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努力找到预设活动和生成活动之间的最佳交融点,从而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管老师发现幼儿吃饼干时总喜欢将饼干咬成各种有趣的形状,于是灵感顿生,与另一位老师拟定了网络图,设计了“吃饼干想象画”主题活动。可是,实践中幼儿的表现并不积极,正当老师感到困惑时,无意间又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很多幼儿喜欢将咬出形状的饼干保存好,或用颜料在饼干上涂涂抹抹。老师恍然大悟:原来幼儿真正的兴趣点是怎样让自己的饼干变得更漂亮。于是,她们更改了方案,及时提供了相关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和包装自己设计的饼干。这一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极大兴趣,每个幼儿都表现得非常积极。由此,教师还延伸出了包糖果、装饰手帕、装饰衣服等活动。
这一活动启示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心理需要,找到他们所关注的兴趣点,将主动权归还给幼儿,这样才能使幼儿的生成与教师的预设紧密联系起来。
金老师在进行“我是中国人”活动时,发现不少幼儿对学习书法很感兴趣,于是她将原先预设的活动“欣赏齐白石的画”变更为看爷爷练书法的活动。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幼儿的愿望,又实现了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爱国情感的预定目标。
教师之所以能很好地将预设和生成融合在一起,是因为找到了预设和生成的相通点,当生成的活动内容既能帮助幼儿获得原先预设活动的教育目的,又能使幼儿获得必要的成长经验时,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进行替换,使预设和生成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想状态。
我园大班幼儿在开展“我们的城市”这一主题活动,进行到说说聊聊“老房子、新建筑”时,教师鼓励幼儿共同去收集相关的信息,但幼儿收集信息的积极性并不高,反而喜欢在一起争论究竟是“老房子”好还是“新房子 ”好。于是,老师及时巧妙利用幼儿的兴趣点进行预设活动,组织了别开生面的辩论赛。这样一来,幼儿收集信息的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一周后,辩论赛顺利进行了,幼儿们在辩论中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自然地传递给了同伴。
可见,预设和生成之间是存在相互促进的支撑点的,因为,幼儿生成的问题往往是预设活动的最佳切入口,而成功的预设活动又常常是幼儿生成活动继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新理念的冲击,要求教师开始转变育儿观念,从以往的“老师围着幼儿转”转变为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实现“积极地自转和公转”。所谓自转,就是指幼儿在活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以及选择获得经验的途径和表达表现的方式。所谓公转,是指在活动发展过程中,幼儿与老师、同伴以及环境积极互动,并围绕着预定的课程目标展开各种经验获得的活动。
更多地了解幼儿问题生成的原因和需要。在开展“我自己”这一主题活动时,不同的幼儿产生了不同的疑问,教师要找出幼儿生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每个幼儿的需要,如:幼儿提出“为什么手可以转动,而鼻子不能转动?”“怎样才能测出自己影子的长度?”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关的工具,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经验,给予他们自由“自转”的空间。
更多地支持幼儿生成经验获得的活动。针对幼儿生成的问题,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支持,使幼儿明确自己的内在需要,自主寻求有意义的经验获得活动。例如,幼儿共同品尝苹果时,有个幼儿突然说道:“我喝过苹果汁的,比这个好吃。”幼儿们的兴趣点转移到了“怎样才能喝到苹果汁”上,为了帮助幼儿了解苹果汁是怎样制成的,我们准备了有关的材料和工具,幼儿们通过自己动手,终于找到了榨果汁的方法。
更多地帮助预设活动有效地发展。由于幼儿兴趣不同,很多幼儿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忽视了相互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预设活动,提供给幼儿传递信息的机会,让幼儿之间相互影响,激发幼儿共同探索的兴趣。
综上所述,要实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我们要真正把握幼儿关注的兴趣点,找到内隐的相通点和相互促进的支撑点;给予幼儿更多的支持,将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给予幼儿更多的帮助,用巧妙设计的预设活动推动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