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 殷学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做数学作业,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作业。学生只有深入研究作业,才能够尽可能地挖掘出作业中的知识,从而能够掌握大量的数学知识。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说明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数学作业的方法。
部分学生在完成了数学作业以后,没有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导致学生的作业出现了错误,而他们自己没有发现。学生完成作业以后,不肯认真检查自己的作业,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完成作业以后,让学生自己检查作业,并且让学生提出检查作业的方法。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作业来让学生研究作业,并从中获得数学知识。
以解方程作业为例:80+5x=100;7x-8=6;65x+15=100。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检查作业,并说明最快检查自己作业的思路。部分学生提出,把自己解得的答案代入方程中去,可以完成作业的检查,通过完成这样的检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有些学生则提出,可以应用以下较简单的方法检查作业:当被除数最后一位数是0,除数是5 时,如果可整除,除出来的结果一定是偶数;如果除出的是奇数,那就必然出现了错误。如果最后一位数是5,除数是5,那么除出来的必然是偶数。在检查解方程时,还可以应用估算的方法完成检查。比如65x+15=100,移项后得65x=85,在这个方程中,65×2 是130,如果解出来的x 大于2,那必然是错误的。教师引导学生检查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找出优化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
有一些学生发现数学作业出现错误以后,会简单地归因为自己做习题太粗心了,所以出现了错题错误,于是他们仅仅只是纠正错误,而不去分析自己解错习题的原因。如果学生在检查习题时不能正确认识错误的原因,那么可能以后在解题时还会犯下类似的错误。当学生解题出现了错误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否出现了知识结构的漏洞,或者产生了思维定势的错误,或是解题技能训练得不扎实等。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只有发现错误背后的原因,找到纠正错误的方法,以后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部分学生在学习习题时,会把教师给出的习题当作一个学习任务。他们觉得解出了教师给出的习题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于是不再认真钻研习题。如果学生只把做习题当作一个任务,就会错失很多学习数学知识的机会。当学生学习了习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数学习题的性质来关联习题,找出类似的数学问题,通过学习类似的数学问题来深入理解数学问题的机理,并且拓展数学的视野。
以解方程3x+1=3(x-1)为例,学生解出的方程为3x-3x=-3-1,0·x=-4,该方程无解。当学生认为完成了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有没有去学习方程有任意解的习题?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找出这样的习题:解方程它的解题过程为0·x=0。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方程的解可能出现什么情况?通过学习,学生认为方程ax=b 的解分为三种情况:一种为a ≠0 时,它的解是;一种为a=0 时,此时要分析b 的取值,当b=0 时,方程有任意解;当b ≠0 时,方程无解。通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理解了要判断一个方程解的情况,要把它变成ax=b 这样的标准形式,然后通过判断a、b 两个常量的取值,就能够分析出方程解的情况。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深入研究自己的作业,在研究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作业,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找出数学学习方向。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学会客观归因,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找到纠偏的方法。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关联作业,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作业中的问题,挖掘出数学问题中包含的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