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黄榜小学 金建萍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任务驱动法是最典型的创新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策略,其需要教师通过任务来将知识隐藏起来,通过学生不断地分析、探究来层层剥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来看,其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这对于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采取任务驱动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先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并以学生能力为基础设计出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目标,以确保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性。我认为在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时,教师需要主要考虑三方面内容:其一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因为不同学生的智力发育快慢不同,所以教师要综合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来进行教学任务设置。其二是学生的数学基础,学生在产生认知后就一直在接触数学知识,再加上部分学生从幼儿时期就开始进行超前教育,所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是不同的,教师要在任务布置时着重考虑此方面。其三是学生的数学兴趣,因为喜好不同,所以他们在数学兴趣表现上也有所差异,教师也要做好对此方面的研究,以确保任务设置的有效性。在任务驱动教学目标方面,教师要采取层次性划分,即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高级目标两方面。其中,基础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任务中的数学知识内容,高级目标则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任务驱动法应用环节中,教师要在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布置,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探究和学习。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对学习任务的重点予以设计,保证学生能够在任务探究时强化对“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知识的记忆。为此,教师可以在布置任务时,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总结四则运算的方法和规律,帮助学生将关注点放在主要知识部分。在布置教学任务时,为了保证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保证所布置任务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所以教师要尽力以学生的角度去设置一些趣味情境或游戏模式,实现对学生探究主动性的激发。
开展任务探究是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完成学习任务布置后,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自己主导自己的思维,去进行学习任务的解答,由此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对课堂的过度干扰,但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所以他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习困难,这时教师应当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走出思维误区,保证任务探究环节有序进行。因此,在学生进行任务探究时,教师要来回巡视,在观察学生学习状态的同时,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但指导一定要是被动性的,切忌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主动指导,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进度。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王芳对于小数点位置总是搞错,这让她很苦恼。她向我求助小数乘法的小数点到底要怎么标。我告诉她关于小数乘法的小数点位置有一个规律,需要她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在此基础上,我为她出了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找规律习题,并让她通过思考和解答来掌握小数乘法的小数点的位置。经过我的指导后,王芳果然没再出现小数点位置标错的情况。
找规律习题:(1)1×1=1;
(2)1.1×1=1.1;
(3)1.1×1.1=1.21;
(4)1.11×1.11=1.2321;
(5)1.11×1.11=1.234321。
在完成任务驱动教学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总结,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经验交流来进行相互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在教学总结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习过程中向自己“求助”的学生来进行总结,因为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帮助其他学生解决相同的学习问题。仍以《小数乘法》一课为例,我就要求王芳进行总结,并让她到讲台上将小数点规律题写出来,讲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都能够强化小数乘法算式的小数点标注位置的记忆,掌握“乘数小数点后面位数加上被乘数小数点后面位数之和,就是得数小数点后面的位数”这一规律。
综上所述,做好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其需要保证所设置的学习任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进行数学知识探究,由此让任务驱动法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发挥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水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