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 李华
[摘 要]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要适时引入现代学徒制,从而提高人才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基于此,首先分析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其次,以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重点探究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用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12-02
现代学徒制结合传统学徒培养模式以及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对提高在校生专业技能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但在具体的应用中,现代学徒制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方面仍存在制度、成本、认同和标准等多项问题,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办法,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工作实践探索,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院校在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合作时,参与到这一过程中的各个主体,在各自诉求的指引下,寻找相互合作中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关系被视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这一区别在实践中造成了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困惑,进而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造成了阻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参与的主体主要为高职院校、企业、学生、教师和师傅,除此之外包括政府以及行业协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中,各个主体利用各自的资源,助力这一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个主体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还通过相互作用的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结构与功能,这些功能与结构共同组成了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工作重点[1]。
二、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基础缺乏
一般来说,企业维持并提升内部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内部培训的渠道,另一种是外部招聘方式。不同企业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人才质量,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式。无论是何种方式,企业在这一过程中都会充分地考虑投资回报收益。对学徒来说,在完成学徒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之后,如果能够通过跳槽的方式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种对其自身发展较为有力的选择。此种情况下,双方的成本与收益出现了不均衡的问题,在缺乏相应管理制度基础的情况下,依靠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面临一定的阻碍[2]。
(二)身份认同障碍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即学徒和师傅之间的情感纽带关系缺失。学徒制本身除了技能传授之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情感纽带在技能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现代科学技术使传统学徒制之间师徒间的情感依附关系受到破坏,传统师徒间的亲密关系转变成为交易关系,师傅的权威受到挑战,情感互动因素减少,身份认同出现了明显的障碍。
三、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办法
1.国外
现代学徒制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德国这一制度被称为“双元制”。双元制主要是在学校与企业两个场所内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学徒要参与并完成由企业行业协会组织的中期考试与毕业考核,通过考核之后的学徒才能获取相应的证书,完成学徒制阶段的学习。英国的学体制分为中级、高级和高三个级别,学徒的培训是在国家统一发布的框架中进行,与德国不同的是,英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是结果与目标导向型的管理策略,并没有对学校企业和具体的内容进行约束。国内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中,要结合国情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吸收和借鉴不同方法中的长处,弥补国内现阶段存在的不足[3]。
2.国内
校企联合招生与招工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可以结合企业对工作岗位人才的需求,在明确招生生源特征的基础上,与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发展现代学徒制的试验班。另外一种方法是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方案,通过沟通与协商的方式,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岗位需求更加清晰。除此之外,校企联合渐进式岗位育人模式,这一方法同时满足现代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同时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生源的特征,选择合理的方法,与值得信赖的企业达成合作,实现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1.培养目标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性技术人才。因此,对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而言,要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的目标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可以看出,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素质、技能、从业能力和创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人员掌握食品企业的品管与品控相关知识技能,同时还要熟悉公共营养知识和从业技能,以便从生产、检验、品管和品控等多个环节适应食品企业产业链发展要求。
2.培养方式
现代学徒制对传统方式进行了改革,使学生个体在从学生身份转变到学徒身份时,有两个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实践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接受到不同的学习内容。现代学徒制应用这一方式可以提高人才职业化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水平,且在校企合作双主体发展思路的引领下,能持续深入地探索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按照现代学徒制进行人才培养中,要遵循校内教学与企业培训的发展思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素质教育和专业基础培养。根据当地特色与专业学生情况,充分利用校内优势,统筹规划学生的基础素养与专业技能培训,在这个环节中发展学生—教师的主线。第二阶段是学生核心能力发展与实践能力提升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结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出企业在实践培训方面的条件优势,建立学徒—师傅的主线,融入生产实训、顶岗实习与实岗锻炼,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3.培养内容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体系和职业培训作为核心内容,使学生掌握更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推动学生就业、创新创业,并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变化。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根据高职院校在这一专业方向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培养工作的内容要围绕着技术领域任职要求、职业岗位发展需要进行系统化设计,以此突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职业性、开放性与实践性。将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食品营养检验计数、质量与安全、食品生产、营养与餐饮管理等多项学习领域课程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并且,要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培训的内容,逐步提高学生职业发展水平,将专业知识从学习领域延伸到企业培训当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
4.评价方法
对高职院校而言,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至少可以获得三种证书,即在校修满学分且成绩合格的学生,可由学历评定委员会颁布高职院校的毕业证书;通过食品营养与检测相关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的学生,可以获得专业资格证书;通过企业培训且操作能力达标的学生,可以获得职业证书。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的优势,同时也能充分感受到企业对人才岗位实践与专业能力的要求,实现从学生到学徒身份的转变。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1.政府导向
无论是教育制度中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发展,还是在劳动制度框架下分析现代学徒制的推进策略,都需要政府在其中做出支持与宏观调控保障。比如,山东省烟台市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做出了系统规划试点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的方式,制定出多方共同参与的激励措施。同时,结合“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开发绿色有机食品、营养食品与功能性食品等新要求,对高职院校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进行了合理规划,提高专业和现代学徒制的融合度,因地制宜地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重点与目标。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能够带领企业的积极参与,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育人发展机制才能更加完善。
2.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与工学结合模式是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发展思路。其中,工学结合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实现现代学徒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按照试点专业的方式,引导学校和企业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与工作岗位的需求,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方案,并完成课程教材开发、实施教学设计、组织考核评价和教学探究管理等多项内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点是明确校企双方的共同责任与权力义务关系,真正地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改革,以此实现校企合作形式下的一体化育人。
四、总结
綜上所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要持续优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竞争持续加剧,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方式,才能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突破。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在人才培养中大胆引入现代学徒制,同时对教学环节进行持续优化改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与企业、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对接。
参考文献:
[1]姜旭德,费英敏.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16.
[2]童传旺,陈琳菲.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建设研究: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20(3):112-116.
[3]刘巧芝,徐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J].农产品加工,2015(8):81-84.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