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2019-01-11 17:36张恩颖王国才曹忠帅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3期
关键词:血液检验精细化管理质量控制

张恩颖 王国才 曹忠帅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精细化管理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6月该院1 200份血液样本纳入至对照组,该组进行常规管理;将2018年7—12月该院1 200份血液样本纳入至研究组,该组进行精细化管理,统计各组血液检验失误率。结果 在标本检验失误率方面,研究组是0.50%,对照组是2.91%,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检验失误率,同时有助于保证血液标本检验质量,根据具体检验结果为患者提供诊疗方案,有助于治疗效果提高,值得推广并采纳。

[关键词]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1(c)-01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efined management in blood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1 200 blood samples from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outinely managed. 1 200 blood samples from the hospital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8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group, was finely managed, and the blood test failure rate of each group was counted. Results In the specimen test failure rate, the study group was 0.50%,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2.91%.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of blood tes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ined management, not only can the test error rate be reduced, but also the quality of blood sample test can be guarante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test results, the patient can be provided with 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lood test; Quality control; Refined management

精准的血液检验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了重要数据参考,其为医生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并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1]。基于此,如何促进血液检验质量提高、防止血液检验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已經成为研究的重点。基于此,将2018年1—6月该院1 200份血液样本纳入至对照组,该组进行常规管理,将2018年7—12月该院1 200份血液样本纳入至研究组,该组进行精细化管理,两组对比统计各组血液检验失误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6月该院1 200份血液样本纳入至对照组,该组进行常规管理,其中,650例男性患者,550例女性患者;年龄18~75岁,均龄值数(52.13±8.51)岁;将2018年7—12月该院1 200份血液样本纳入至研究组,该组进行精细化管理。其中,655例男性患者,545例女性患者;年龄20~73岁,均龄值数(52.08±8.32)岁;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统计常规管理期间的检验失误件数。

研究组则接受精细化管理:①培训管理。定期组织检验人员培训,全面落实检验操作流程,促进异常状况处理能力的提高。血液检验前,检验人员需了解血液检验仪器性能参数、工作原理,掌握简单解决仪器故障方法。血液检验期间,全面落实规章流程,并进行血液检验[2]。②仪器的应用。通过血液仪器检测血液过程中,确保现阶段环境与正常仪器使用要求相符,由于血液检测仪器自身工作期间极易发出不强的脉冲信号,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因此,血液检测仪器使用期间,合理调控温度至23℃,湿度调整至70%。与此同时,禁止仪器周围产生噪音、强电场和磁场,防止影响检测仪器检验结果。避免血液检测仪器入侵灰尘。合理应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物质,校正仪器,避免检验数值产生偏差。一旦仪器产生偏差,立即进行调整,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③标本处理管理。将血液标本处理工作做好。收集患者血液,制作血液检验标本后及早检测血液标本,禁止长时间放置标本,由于血液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在2 h以上,导致血液中白细胞形态改变,进而影响了检测分析结果。若检测标本量多,部分标本无法在2 h内检测,所以应将其放置在4℃环境中贮存,从而使保存时间增长。但是,同样不可以长期放置在冰箱中保存,由于温度过低致使血小板变形,导致检测期间,血小板计算和体积改变。送检期间,加盖血液试管,避免污染物浸入血液标本,与此同时,禁止过度震荡血液标本,避免损坏血液内细胞。检验血液前,根据采集时间准确划分血液,对于有限采集的血液及早检验,避免血液长时间放置影响检验结果。对于加急的血液标本,提前检测。与此同时,标记未检验的标本,避免发生漏检现象[4]。④试剂精细化管理。合理选择检验试剂。血液检验试剂应用前,检查血液检验试剂,保证血液检查试剂处于有效期范围内,与此同时,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试剂。由冰箱中取出血液检验试剂后,在检验试剂温度恢复至室温后应用。采用前,充分摇晃试剂。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若混合使用,则只可以采用同一批次的试剂。加强对抗凝剂使用的关注,禁止过量应用抗凝剂,合理调控比例。过少抗凝剂,则无法将抗凝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过多抗凝剂,这一影响血液分析结果,产生偏差。⑤检验报告管理。将检验报告记录工作做好,获取检验报告后,仔细分析、比较原始报告、电脑数据及登记表,并要求专业人员复审,避免数据偏差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每组标本检验失误率。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准确分析、处理该次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标本检验失误率方面,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精细化管理在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明显,而血液检验在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血液指标检测刻能够将机体诸多生理变化充分反映出来[5],因此,血液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发展诊断及治疗存在紧密联系。若血液检测期间,因为部分原因降低了血液检测准确率,则会导致医师无法根据检测结果准确判定疾病,产生误诊及漏诊等现象,影响疾病康复[6]。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进一步细化了常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最早于日本出现,出现时间为1950年,精细化管理是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有助于医护人员将自身最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根据该次是实验结果分析,在标本检验失误率方面,研究组是0.50%,对照组是2.9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可见,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标本检验失误率降低。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首先,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协助其熟练掌握血液检验流程、注意事项、相关内容等,而且了解检验设备故障处理方法,根据具体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其次,检验仪器应用过程中,加强对设备使用环境的关注,防止外界因素影响血液检验结果;再次,加强对标本的关注,特别是长时间无法被检验标本的储存,通常情况放置在4℃环境中,确保血液标本质量,防止长时间放置对血液内部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加强对试剂的关注。选取符合标准的检验试剂,若需要混合使用,则采用同一批次实际,合理调控使用剂量,禁止过多或者过少,影响血液检验分析结果;最后,将检验报告工作做好,并进行相应的审查,避免数据错误[7]。

由该次实验结果分析,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医护人员工作,使其可以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全面落实操作原则,保证良好的血液检验质量,而且通过规范操作人员行为,促进了检验准确性的提高,降低了标本检验失误率、误诊率和漏诊率;而且临床医师诊治疾病过程中,根据检验结果可对疾病有效诊断,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以便患者及早接收治疗,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8]。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明显,在保证血液检验质量的同时,有助于标本检验失误率降低,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重要数据参考,值得采纳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海红,王加英,陈雪芳.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精细化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228-230.

[2]  李润青,刘伟腾,赵志鹏,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异常血液样本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18,40(11):88-90.

[3]  张献波.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西藏医药,2018,39(5):20-21.

[4]  孙友岭,周涛,万胜全,等.血站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的探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8,20(4):108-110.

[5]  李春岩,唐晓春.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系统医学,2017,2(18):33-35.

[6]  周陽.细节管理在临床血液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6):328-329.

[7]  杨初正.运用PDCA提升肿瘤血液科药品管理质量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2):91-92.

[8]  王志明.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在生化指标检测中的应用探讨[J].青海医药杂志,2017,421(12):54-56.

(收稿日期:2019-08-20)

猜你喜欢
血液检验精细化管理质量控制
提高血液检验准确性的管理措施分析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贫血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