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师生讲演故事能力之我见

2019-01-11 17:43于丹丹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讲故事幼儿教师口语

于丹丹

[摘           要]  从教师资格证国考、全国学前基本功大赛赛项设置,发现对幼师生专业技能技巧愈来愈关注和重视。而其中讲好幼儿故事则是幼师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有效地提升幼师生讲演故事技能和水平,成为亟待关注和解决的新课题。

[关    键   词]  准幼师;讲演故事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230-02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事业,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社会对幼师的需求量必将会出现大增,“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优质幼师资源,培养一批有扎实学识、专业技能技巧过硬的准幼儿教师,成为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全国学前专业基本功大赛、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等背景下分析,我们能感受到讲演故事已列为一项单独的专业技能来测试,它是幼儿教师职业岗位的必然要求,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更是对幼师生能否将来胜任人师工作的重要考核标准。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幼师生在进行故事讲演时,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故事讲述枯燥乏味、照本宣科式的背诵、成人化机械式的表演等,使学前人才培养方案无法真正实现,幼儿教师口语课程中的讲演故事模块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学任务难以真正顺利高效地完成,这不仅是源于学生个人技能知识掌握不牢固,也是由于许多口语教师教学无章可循,碎片化、凌乱式,缺乏有效指导,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口语教学实践,从如何快速有效提高幼师生讲演故事能力探究提升教学效率策略。

一、故事讲演的价值与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用故事引领幼儿成长,教育润物无声;用故事舒缓情绪,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用故事拉近距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因此,讲演故事是幼儿教师在语言活动领域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它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过程之中,结合故事教学的幼儿教育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课堂参与度,让孩子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获取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让孩子自主地投入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理解、表达、创造,既是提高幼儿语言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语感的最佳方式,寓教于乐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教育形式。故事讲述时角色形象、环境事件等立体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是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也是幼儿教师(准幼师)的基本功之一。

二、故事讲演的现状与分析

(一)现状

通过课堂中幼师生练习、展示及课后幼儿园见实习的具体运用情况来看,结果令人担忧。许多幼师生对讲演故事兴趣不高,练习不积极,技巧掌握不扎实、缺乏对受众——幼儿的认知,一味按照成人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去设计故事,如表情单一、语调生硬、任意表演、背诵故事、缺少再创作等。这样的讲述带来了课堂中幼师生的从众和效仿心理,使讲演中缺乏有效的示范,见实习中枯燥无味的讲述也使幼儿失去了兴趣,注意力分散、課堂秩序混乱、师生难以沟通,而长此以往,将会带来幼儿对文学作品失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作品理解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受到限制,既影响了孩子的各方面发展,也使幼儿园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质疑。

(二)现状分析

1.课程设置不平衡

有些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学计划中,常常把语言课程边缘化,更注重对幼儿师范生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技能的培养,把音乐、美术能力作为衡量学前教育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标准,忽视语言类课程的重要地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所能接触的专门性的故事讲述仅零星分布在教师口语及幼儿文学两门课程的教材中,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对课时总数的要求限制,一再削减故事讲演所占的课时数,使口语教师一味赶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故事讲演模块中的教学质量。部分内容讲述和练习缺乏针对性,所占比例较少,这必然影响学生语言讲述水平的提升。

2.学生认识程度不够

部分幼师生讲故事时投入度和重视度不够,认为讲故事太简单、太幼稚、太无趣,缺乏与幼儿的日常交流,对幼儿的生理、心理认知程度不够,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这必然会影响对故事讲演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教育技术更新滞后

随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流,然而不少院校教学中,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个别院校还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堂课,教学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在故事讲演课堂上,部分教师依旧采用单一灌输式教学,“理论讲授—学生接受”“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或是只讲不练。或是讲得多练得少或是教得多学得少等现象,完全采取示范、模仿的训练方式,学生一旦脱离了课堂,就毫无章法、不知所措,从而造成学生讲故事的基本功薄弱,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培训,使幼师生专业能力不尽如人意。

4.口语教师素质不全面

我们曾做过调研发现,幼儿教师口语课程授课教师几乎都是主修汉语言文学方向且具备深厚的人才文素,但缺乏对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美术学、舞蹈学等相关学科背景的深入研究,目前具备综合素养能力的师资力量缺乏,课务安排的随意性较大,也影响了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引领。

三、提升策略

(一)深入调研职业,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演員曹灿曾说过:“必须有良好的心态,而有此心态又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分不开。你必须从内心爱孩子,才能有和善的眼神;你必须有讲故事欲望,才能吸引孩子。”可见,内在情感的驱动力是促使幼师生讲好故事的前提。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多入园听课、观摩、分析,与幼儿平等的互动交流,调研3~6岁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关注幼儿喜欢看的动画片、绘本故事等,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内心热爱孩子、接纳孩子,熟悉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在真正触动了学生情感中去接受故事,端正学习的态度,主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到提升讲演故事技能学习中。

(二)信息化手段辅助,多种途径夯实基本功

1.认真模仿大胆开口

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AI、大数据等人们已耳熟能详。高职高专院校的“00后”学生是新时代电子产品的原住民,他们似乎与生俱来对新事物、新媒介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而故事讲演学习中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模仿,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声控玩具的电子产品、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搜集、收听、观看相关资料,如优秀的动画片配音、鞠萍姐姐讲故事、凯叔讲故事、台湾“胖叔叔”讲故事、贝瓦故事、喜马拉雅推送的优秀幼儿教师讲故事等,不仅去体会和模仿他们讲故事的语气、语调、语速,还要练习和模仿他们的身姿、手势、眼神、表情等技巧。兼收并蓄,在反复模仿中熟悉讲述者的讲述风格和鲜明的表达技巧,从感知到领悟,从熟悉到掌握,从模仿到完全拷贝,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放开心里的各种包袱和压力,先克服“面子问题”,习惯大胆去“开口”,行为科学认为21天养成习惯,反复模仿练习后,熟能生巧。

2.教师示范专业引领

在此过程中,广大口语教师要让学生扭转对故事讲演认识不足的态度之前,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抛开自己年龄、教龄、高校教师身份等各种心理束缚,像孩子般真正喜欢故事,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投入故事讲演,从而抓住故事讲演中的讲述和态势语两大技巧学习,给学生以榜样力量感染和带动,真正加强幼师生对故事演讲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意识,提高对故事文本解析能力和讲述中的表达技巧。

3.抓住细节,强化表演技能的辅助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曾做出一个研究,认为信息的传递效果,词语的作用占7%,声音的作用占38%,而面部表情的作用占55%,从这个数据可以感受到抓住无声语言这个细节的重要性,用身姿、手势、表情传递信息、感情和态度,增强口语表达的效果,使故事讲述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故事讲演的可视性与美感,冲击幼儿的视觉感受,多方位立体感受故事带来的情感体验。要训练学生具有演员的表演技能,可以从观察、体验、模仿几个方面入手,通过观看临摹各种角色的手影视频,让学生感知手势和身姿的美感和设计的重要性,以此给学生带来强大的震撼;通过观看中国国粹“变脸”的神奇和学生亲自参与喜怒哀乐的变脸游戏,从而感受表情语的重要性,认识面部表情或采用形象夸张,或采用舒适自然,或采用平和委婉,或采用厌恶生气,或采用兴高采烈等,都会使故事更有代入感;最后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哑剧表演、猜字游戏等进行表演练习,真正认识到故事讲演需要抓住无声语言的每个细节,富有内涵的表演使故事讲演更有魅力。

(三)搭建表演舞台,增强实践运用能力

除了课堂上故事讲演理论的讲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实际操练的机会。课外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更明显,往往能获得比课堂更好的效果。院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幼儿故事讲述、童话剧比赛、动画片配音、模仿秀、小组汇报等比赛活动,并邀请一线教师或专家参与指导,使学生在课外也能获得学习和提升。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巩固已有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借助幼儿园的有效资源,它是故事讲述能力的天然训练场,可将讲故事教学融入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真正融合。在岗位实践中训练学生故事讲述能力,必须有科学的规划,明确学生每个阶段的训练任务及训练侧重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训练,将故事讲演视频录制后上传给语言学专家、园长、带班指导教师,共同参与点评,结合幼儿课堂活动反馈、学前教育专业见习手册观察记录等方式,使评价机制更加多元化。

(四)加强课程学习资源的合力与开发

1.在相关课程中渗透故事讲述训练内容

寻求相关课程支持,渗透故事讲述训练内容。院校可以拓宽学生故事讲述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来提升讲故事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中如朗读、背诵、口头讲述等形式对学生故事讲述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幼儿文学》课程中在进行文学作品鉴赏时,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表达技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通过整合该课程与平行课程、后续课程的教学合力,提高有效课程教学机制。

2.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讲演校本教材

针对专门性故事讲述训练教材的缺乏,院校组建一个包括幼儿文学老师、幼儿园一线教师、信息技术人员、学前教育专家、优秀学生加入的团队与口语教师共同协作,编写有针对性、系统性、实用性的校本教材,结合自身的资源、学前儿童发展特点,编写故事,定期研讨,形成最初的故事积累,进而通过教育实验,使这些故事能基本满足幼师生讲故事技能训练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并及时补充、修正,最终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故事素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五)从学情和实情出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设置

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口语课程的设置与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故事讲演模块的课时计划是否合理,需要在制订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真正从学生学情,从口语教学实情,从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现实情况等出发,保障有效课堂教学开展,使口语专任教师能够从容地完成故事讲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更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进行讲演练习。

参考文献:

[1]张芳芳.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行为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赵迁乔.关于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建构的思考[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陈芳.幼师生职业语文口语素养的培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4]彭红霞.试析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积极影响[J].教育导报,2012(3).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讲故事幼儿教师口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讲故事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