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70年历程,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长足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认真梳理与总结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課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成绩、经验与不足,既是理性总结经验教训的必然要求,更是为了创造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更好明天的理想选择。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追求和特定的目的及要求,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陈旧的、不合理的、不适应社会与个体发展的部分,以更好地适应与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主要包括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评价等诸要素的质性改变。
著名课程论专家钟启泉指出:“课程不是万古不变的,它总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变易和改造。”[1]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的,是在特定的经济物质条件基础上进行的,是与我国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密不可分的,是与我国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需求紧密相关的,也是在我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我们只有充分地认识与把握这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进程,才能对70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70年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轨迹探寻
70年来,随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了以若干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大纲颁布与实施为标志的改革。
第一次改革:从头开始,探寻社会主义的体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百废待举。一方面全面否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体育课程;另一方面,开始探寻我国社会主义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之路。本次改革以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为标志(以下简称《标准(草案)》)。《标准(草案)》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培养儿童健康知能、健美体格,以打好为人民、为国家的建设战斗而服务的体力基础;培养儿童游戏、舞蹈、体操等运动兴趣和习惯,以发展身心,并充实康乐生活;培养儿童国民公德和活泼、敏捷、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品质,以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一阶段,国家虽然没有制定中学的体育课程标准,但是在《中学暂行教学计划》《中学暂行规程》等文件中明确了体育课为必修课程,并且在中学6个年级均为每周两节课等要求。《标准(草案)》奠定了必修体育课的法律地位;指明了社会主义的体育教学方向;明确了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强调体育教学内容应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意义,体育要与卫生教育相结合;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全面性。在《标准(草案)》的引领下全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从无序、“放羊式教学”转向有序、严格规范的体育教学。依据《标准(草案)》要求,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开始了第一次改革的历程。
第二次改革:开始摸索社会主义的体育课程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与教学主要是通过翻译、介绍和引入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与中小学体育大纲作为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参照,这一改革在当时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的问题,落实毛泽东主席两次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指示和政务院文件的精神,教育部在1954年提出“着手试行体育正课改革”“把体育正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早操等有机地统一起来”的要求。同年,教育部组织部分专家组成立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编写组,在调查研究总结我国体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编写教学大纲。1956年,教育部颁布《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以下统称为《大纲》。
《大纲》将中小学体育定性为“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必修课程,强化了体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确定小学体育目的为“促进少年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做好准备”,中学体育目的为“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大纲》精神,1957年编写出版了《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中学体育教学参考书》。同年,教育部在全国学校体育培训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保证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执行,要督促和领导体育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改进教学法”,并明确提出“要使一般学校都能按照教学大纲有计划地来进行教学”。本次课程改革提高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保证了中小学体育课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的方向,充分激发与调动了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第三次改革:摸索具有中国特点的体育课程改革
由于“大跃进”在学校体育中“四红”“双红”,以及“劳动代替体育”“以军训代替体育”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为了改变1956年颁布的《大纲》结合我国实际不够的不足,以及解决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与问题,196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版《大纲》(大纲与教材一体)。新版《大纲》首次明确提出“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编选体育教材;第一次将中华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教学。新版《大纲》成为关注我国中小学体育实际的发端,开始了探索“本土化”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程。
第四次改革: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课程改革
针对十年“文革”使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遭到极大的破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下降的实际,1978年颁布《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其中首次提出“以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开展体育教学;明确提出体育教材“要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1979年“扬州会议”精神的影响下,随着“四个暂行规定”的贯彻实施,体育教学秩序迅速恢复,体育课程教学扎实推进,体育教学研究蓬勃开展,出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可喜局面,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与数以亿计的劳动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谱写了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最光辉的乐章。
第五次改革:“素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课程改革
经过近十年的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非常迅速的改变,对体育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和《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其内容注重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充分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强调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体育娱乐和终身体育的概念与内容,开始奠定了我国基础教育十二年制的基础教育结构。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原来的教育结构必须改变,必须对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和《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六年制)进行修改。1992年颁布并开始试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试用)》,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这一时期,中小学体育课程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改革:一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二是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两类体育课程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探索。与此同时,1989年原国家教委在天津市和湛江市进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的试验,探寻义务教育中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内容、方法与师资等改革发展之路。经过3年的试验,原国家教委审定通过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实验大纲。1991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全面试验。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大纲(初审稿供实验用)》,标志着我国体育与健康结合课程试验范围的扩大和推广。
第六次改革:全面展开体育(与健康)结合的课程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1999年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1999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将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正式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并在2000年正式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这次以大纲为标志的课程改革从课程名称到课程设置努力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的追求,对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七次改革:“立德树人”促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改革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和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教育部于2001年6月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于同年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的框架,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发生了从更多关注教什么与教教材,到更多关注学生学什么与用教材教的根本性转变;从体育运动项目为本到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从更多关注最终结果到既关注学习过程与学生进步发展,又关注结果的转变;从大一统的课程设置、管理到三级课程设置、三级课程管理的转变。同年秋季,在全国38个(县、区、市)试验区进行试验,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在此基础上,2003年教育部修订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义务教育阶段在三年试验后,2004年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推行,这一次改革深刻而广泛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经过7年的改革试验,总结经验教训,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继续强化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为了进一步强化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衔接,增加了“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表述。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的要求,《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度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发挥课程健身育人功能”,非常强调要“培养高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建构了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与教学体系。
此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超过前面任何一次——坚持“立德树人”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聚焦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设计思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本理念。这些对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二、70年来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取得的成绩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法律地位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时数明显增加
根据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2004年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以每学期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时计算(减去初三第二学期提前中考和高三第二学期提前高考的学时),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时无论是从占总学时的比例,还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总学时数来看,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增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时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从6%左右增长到总学课时数的1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总时从600多学时增长到近1 100学时。
2.较为完备的课内外有机结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已经形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了学科类通用课程与活动类通用课程实验,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逐渐转向大课程观、课内外有机衔接的结构。体育(与健康)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校内体育竞赛、家庭体育活动等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活动体系已经形成,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3.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物质条件获得了大幅度改善
7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的物质条件发生了非常巨大的改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没有正规的体育运动场地与器材,到2016年年底,全国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比例为75%,体育器械达标比例为80.2%,中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比例为85%,体育器械达标比例为90%左右,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场地器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物质条件,为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奠定了越来越好的物质基础。
4.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数量数十倍增加,学历与职称不断改善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数量呈几何级增长: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奇缺,每年的培养规模仅仅不足千人,具有体育专业学科背景的体育教师凤毛麟角;据统计,2016年每年的培养规模在五万人左右,全国有中小学体育教师58.5万人,而2019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达到60万人左右。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仅有极少数中专、中师、大专和师范院校设立体育专业,培养中等、大专和少数本科学历的体育教师,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到现在以本科教育为主,全日制硕士和在职硕士比例不断提高的基础教育体育教育教师培养,以本科为主、硕士为辅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体育教育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青年体育教师已经成为体育教师队伍主体。
5.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加深,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国经验逐步形成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我国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人数不断增加,研究问题不断深入,研究成果呈几何级的增长,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从关注单个运动技能的习得转向关注复杂、现实体育运动中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研究;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的研究,从关注对体育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获得转向关注综合运用和主动创生运动技能用于实践能力的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方式的研究,从关注学习什么转向关注学会学习的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组织的研究,从关注个体自身转向进行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从关注学生最后的体能与技能测试结果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进步发展和情意表现等的评价问题的研究。
在广泛深入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中国回答:紧扣基础教育體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有效提高学生体能、充分而有效的运动、真正学会运动等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中国理论与回答。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兼具本土特色和国际化视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发展、学会运动、激发兴趣”的中国经验正在形成,并受到广泛关注。
三、70年来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开齐开足仍然存在较大缺口,挤占与侵占体育与健康课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在高中阶段更为突出。
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成效亟待提高,“身顺而心违”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仍然存在,12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不少学生不会、不喜欢、不主动参与体育仍然是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最大痛点。
3.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是学生发展的短板,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导致的现代静坐生活方式,应试教育对学生体育活动空间与时间的挤占,以及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在内的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不足和强度偏低等原因,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低下一直都是我国学生发展的短板,成为党和国家一直担忧的问题。据报道,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的优良率仅占26.5%、29.3%、30.3%。
四、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思考
1.为什么我们会“事与愿违”
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工作,出台了很多政策性文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物质条件明显改善;体育师资数量大量增加,学历水平显著提高,体育教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令人遗憾的是,存在不少学生学习12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后,还是不会体育、不喜欢体育、不参与体育(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参加)“无功而返”的现象,甚至出现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学生更不喜欢体育、更不愿意参与体育的怪现象,即“适得其反”的尴尬局面。
2.如何才能“三江合流”
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始终无法绕开的是正确认识与把握传承体育运动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三者的关系。
一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体现国家意志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持民族旺盛的生命力作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二是,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作为文化活动,理所当然,应该传承包括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人类优秀体育运动文化,为培养对中国体育文化的自信的“中国人”作出贡献;三是,作为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需求、意愿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三者都是建构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可以这样认为,没有更好地关注与满足学生主体的需求与尊重学生的意愿,有效地传承体育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愿景很可能,甚至一定只能永远停留在愿景上。反之,只有充分关注学生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效传承体育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才可能成为美好的现实。
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展望
1.价值追求展望——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将进一步向“运动育人”方向发展
“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如若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而告终。”[2]体育(与健康)课程追求的核心价值不仅是“身体的强壮”,而且是“和谐发展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明确指出體育对教育的四大贡献:“促进生活技能教育和终生体力活动参与;促进青少年成为负责任的积极公民;培养具备身体素养和完成学业成就所必需的知识与信心的学生;掌握应对21世纪挑战的必备技能和价值观。”只有在具有明确自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育人”的价值追求的前提下,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发展才可能行稳致远。
2.组织形态展望——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融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成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课内与课外分离走向整体推进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基础的学校体育活动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参加至少60min的体育活动,需要体育与健康课奠定认知与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将课内与课外有机衔接,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文化课内的体育活动、包括家庭在内的课外与校外体育活动有机衔接,并融合健康教育、运动教育等,引导学生真正将体育运动变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自觉追求与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为改善身体、情绪和社交可以做出明智选择的前提下,终身体育与健康才成为可能。
3.课程知识教学展望——体育知识技能与健康知识技能的结合与融合是促进学生健康的理想之路
在当今社会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甚至人工智能化的背景下,人类的静坐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危险因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当下改善学生健康状况的最佳选择与最优选择。影响人类健康因素包括遗传、医疗保健的可获得性、生活环境(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以及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生活方式等四个因素。科学合理地学习理解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形成健康意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是保证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世界健康的重要保证;在体育活动中只有更好地遵循、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与负荷等,才可能通过体育锻炼有效促进健康。从这一意义上讲,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知识教学的结合与融合是促进学生健康的理想之路。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之路,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定会走向更为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66.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13.
作者简介:潘绍伟,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二级教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常委、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委会委员、国家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与修订核心组成员、江苏省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体育与健康学科组长。先后主持完成和主要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国家、省部级课题近十项。出版论著《学校体育的追问与追求》《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编著《体育箴言录》,主编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高中新课程教与学——体育》、《大学体育与健康》《中学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等40余部(本)。在《体育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述近400余万字。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曾宪梓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