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贫困地区往往陷入一种发展的悖论 —— 梅佐乔诺陷阱:输入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却没有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本和体制保障;提供了发展的外部推动力,却没有建立起自我发展能力[1]。因此,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也指出需要“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乡村振兴战略也强调“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第三十九条则提出:“要发挥创业人才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但创新创业人才从哪里来?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内部挖掘潜力,培养贫困地区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教育是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主要手段[2],而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不可忽视[3-4]。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新的历史使命[5],是高校主动适应并服务社会发展的抓手[6]。但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如教育观念陈旧[6]、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滞后[7]、培养体系不健全[8]等问题,使得高校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9],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这一最大关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乏,且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有着独特的情境特征:相较于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企业经营环境存在价值链缺口,各种商业中介服务机构缺乏,迫使企业需要自身整合一些原本可以外包的功能[10],进而对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要求和培养模式提出了不同于发达地区的要求。
受制于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资源的束缚,贫困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摸索和起步阶段,在教育理念、模式与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中山大学原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黄达人指出:创新创业是一个人才培养的问题,而不是就业问题[11]。这意味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绝非简单地传授创新创业技巧,而应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6]。当前,我国贫困地区高校大多没有从“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创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仍将创业教育定位在“由学校培养一些个体创业者”而提高就业率的层面;没有从贫困地区独特的创新创业情境出发区分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差异,没有科学定位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内涵。从而导致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不足。因此,注重人才培养定位适应贫困地区需求,探索如何基于贫困地区创新创业独特情境,科学定位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内涵,就成为贫困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
专业教育强调普遍共性,注重“可复制、批量生产”,而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培养与专业教育的共性培养如何融合,是创业教育研究的一大瓶颈和难点[12]。而要突破这一瓶颈和难点需要在原有专业教育标准化资源基础上大量增加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教育资源。加之,企业和企业家成长均是在一定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下发生,创业的过程就是对约束创业的各类经济社会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13]。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必须“本土化”,才能培养出适应人才服务区域创新创业情境的创新创业人才。受制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无法借助大的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和大量企业开展创新创业训练;且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教育脱离高校所在区域独特的制度环境和竞争环境,教授于学生的复制于发达地区的创新创业商业模式实践于贫困地区时容易出现“水土不服”,根植于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情景的本土特色教学资源缺乏严重,从而导致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度和保障度不足。因此,如何突破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情境约束,打造完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是贫困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第二个棘手问题。
教育不像造机器和盖房子那样立竿见影,而是通过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其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14]。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结果,而对创新创业教育结果的形成机制重视不够[15]。这一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指挥棒导致贫困地区高校偏好“拿来主义”,常常直接借鉴发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将创新创业教育聚焦于人才培养的某个阶段,没有系统构建起“计划—执行—反馈—改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螺旋上升机制,创新创业教育环节断裂从而自我更新脱节,致使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自我提升能力弱,导致贫困地区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满意度和达成度不足。因此,如何衔接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培养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教育反馈控制、自我更新、良性循环的自生能力,就成为贫困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第三个重要问题。
吉首大学地处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先行先试区 —— 武陵山片区。多年来,秉承“平民大学”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大湘西、面向大武陵、做出大贡献”的办学定位,肩负着为贫困地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针对贫困地区人才需求,秉承学校办学定位,吉首大学以关系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大局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为突破口,以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不断探索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自 2008年工商管理湖南省特色专业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到 2010年工商管理国家特色专业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流程,到 2013年工商管理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夯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资源,再到 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初步搭建完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历经 10年时间,吉首大学构建起以“一个中心、两大体系、四阶循环”为特征的贫困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具有综合创新创业精神和潜质的学生为中心,“两大体系”是指系统构建产学协作的课内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四阶循环”是指通过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培养监测、人才培养改进等四个阶段,正向循环形成人才培养自生能力。
图1 “一个中心、两大体系、四阶循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图
教育标准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标准建设的重要成果,2018年1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调了“三个突出”。“突出学生为中心”即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突出产出导向” 即要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持续改进”强调教学工作要建立学校质量保障体系,要把常态监测和定期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及时评估,及时反馈,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16]。契合 “三个突出”精神,针对贫困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吉首大学“一个中心、两大体系、四阶循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是教育理念新。该模式基于PDCA管理循环思想,以“一个中心、两个体系、四阶循环”为特征,融人才培养定位(计划:Plan)、人才培养实施(实施:Do)、人才培养监测(检查:Check)、人才培养改进(改进:Action)等为一体,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螺旋式上升机制,凸显 “突出持续改进”精神。
二是培养模式新。该模式注重教育体系和训练模式创新,寓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全过程,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效度。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多层次、系统全面整合内外资源,形成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融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比赛、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行“分阶段、分目标”的进阶式培养流程,使学生从最初的课堂知识学习,沿着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平台实训、竞赛模拟、基地历练的学习路径,最后过渡到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凸显“突出产出导向”精神。三是教学资源新。针对贫困地区创新创业面临特殊的环境,为培养适应贫困地区特殊环境的创新创业者,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立足本土,一方面聚焦贫困地区创业扶贫开展研究并反哺教学,编写出版了 12部本土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另一方面通过中央财政建设项目“大文科综合实训中心”打造全岗位、全流程创新创业仿真模拟。通过以上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凸显“突出学生中心”精神。
1.创新教育理念,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的化学嬗变。具体来说,创新以创业为导向,创业以创新为基础,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5]。新时期“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激发贫困地区创新创业活力,构建有效市场主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相较于发达地区,贫困地区企业多为中小微企业,企业经营环境存在价值链缺口,各种商业中介服务机构缺乏,迫使企业需要自身整合一些原本可以外包的功能,进而对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要求提出了不同于发达地区的要求。区别于发达地区对“顶天型”卓越拔尖人才需求偏好,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发展主战场、市场化的前沿,区位劣势和匮乏的资源约束更要求创业者具备综合型创新创业素质与潜能。基于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这一现代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和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吉首大学从人才理念、人才特色、人才能力和人才类型等四个方面科学定位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即在人才理念上,要求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一体化塑造;在人才特色上突出“有创新+敢创业+善管理”;在人才能力上,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人才类型上定位于培养面向金字塔底层贫困人口的商业模式创新者,了解贫困地区人群特有需求、资源和市场环境的中小企业创业者和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中小企业管理者。
2.设计教育体系和训练模式,寓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全过程
一是设计层次多样、内容广泛的课内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由“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 “课题申报与科研论文写作” “文化创意与策划” “社会调查方法” “大学生如何创业” “大学生职业规划”等 50余门科学素养类和创新能力类通识课程组成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和“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等14门省校级精品课程组成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以及设立创新创业学分,规定学生通过参加课题研究、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学科竞赛、创业实践等方式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二是设计全方位、立体化的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成包括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民族地区商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 —— 民族地区商科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吉首大学大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和吉首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验室组成的校内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平台和由酒鬼酒公司等 12家企业构成的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网络等创新创业教育硬件平台;构建由课程创新创业实训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大讲堂组成的全方位、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软件平台,引导学生塑造创新创业素质,开展创新性实训,模拟创业情景,参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
三是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训练模式。通过国家、省、校、院等四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通过校内创新创业综合实训平台,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训等创新创业实训;通过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开展创新创业模拟;通过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网络,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构建起“项目引领、平台实训、竞赛模拟、基地历练”为特色的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模式。
3.建设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提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保障
一是建设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建设计划”“国际化视野提升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校外教师资源引进计划”,建成一支有26名高水平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践能力强的专职教师队伍和由 35名知名学者、企业家组成的“两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二是开发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本土教学资源,基于贫困地区创业情境调查,吉首大学工商管理教学团队撰写出版了《金字塔底层创业》《金字塔底层创业:城市外来工创业调查》《贫困地区创业管理案例研究》《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基于武陵山片区的调查》《职业经理人教程》《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等 12部本土特色教辅教材;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教研互动。聚焦于贫困地区创业扶贫主题,通过10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论文,并通过项目引导的方式在“职业经理人素质专题”等 14门课程中推进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空间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用最前沿的本土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4.搭建反馈改进机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自新机制”
一是构建起由学(素质评价)、教(学生评教+教学督导)、用(企业评价)三主体构成的多维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反馈体系。10年来实施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激发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素质的内生力;通过学生评教和教学督导,将评教结果与年终绩效分配挂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质量;依托毕业实习检查等途径,了解企业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评价。二是在学、教、用三主体信息反馈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管理制度优化、产学协同育人规范。形成贫困地区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反馈改进、自我完善的“自新机制”,保障人才培养的达成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