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9-01-11 03:14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源院校职业

赵 峰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一、高职院校招生困境

(一)政策和制度限制招生规模

我国在设计招生政策的过程中,一直有“层次论”的因素在里面,高职院校属于我国高校教育的专科院校,也就是在本科完成录取工作之后,才会进行高职院校招录,而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变成了次等院校的形象。在一二线城市,如果就读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则无法将户籍迁入到学校所在城市,而对于一些通过考高考入大城市的高职学生而言,只能够在毕业之后回到原籍所在地,这就需要他们考虑包括住房、社会福利以及后代教育等各种问题。在就业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竞争力显然无法与本科生相提并论。以上各种因素的存在,最终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无法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重视程度,继而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

(二)受传统观念影响对高职教育认识不够

许多家长及学生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所有学生都以考本科生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动力,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上呈现视而不见的情况,人们还是不重视职业教育,骨子里看不起职业教育,结果造成生源的逐渐减少和职业教育的迅速滑坡,致使学校招生困难。

(三)招生专业设置不合理、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

专业设置不合理,适应市场能力不强。热门专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而冷门专业则无人报考;专业数量庞大,规模却普遍较小,专业规模效应较差。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的过程中,都存在趋同的特点,并没有自身特色专业,同时也集中形成品牌效应。这样对于横向比较而言,高职院校也同样缺乏专业竞争力。

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课程教授的过程中,所讲解的知识与技能无法与现实社会接轨,所培养出来的以技术为主的学生并不能够合理满足市场要求。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有些仪器设备买来时就是一些将要淘汰或被淘汰的产品,又不舍得用,过几年之后都是过时的、社会上淘汰的产品,使学生学不到最新的、社会上紧需的技术,进而造成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生源短缺、生源质量较差

高中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对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对适龄人口、高中生数量的统计分析可以更明显的看出,在今后的若干年高等教育生源将会面临严峻考验(见表1)。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规模比例逐年提高,但生源总量在逐年下降,导致的结果就是高职院校生源量减少。

由于高职院校扩大招生,增加招生计划,再加上录取分数线的下降,使得一般招生院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而降分录取,尤其是民办学校降分情况更为严重,以福建省高职为例,一般都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原则上,在福建省内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不进行降分;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则采取降低10分的方式择优录取,其他普通高职院校可以在20到30分的区间内随意降低分数录取。省内高职院校的艰苦专业公办院校可在专科线下40分以内、民办院校可在专科线下50分以内择优录取。

表1 2008~2018年我国高中生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依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预测。

生源数量降低,学校就需要将录取门槛降低,这样就会存在生源质量降低的情况,同时学校毕业生质量也会相对降低,学校负面影响就会增加,学校形象也会受到损害,社会用工单位对学校的信任度下降。正是因为存在这种恶性循环的问题,最终导致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

(五)招生市场秩序混乱

由于生源数量降低,高职院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存在激烈竞争生源的情况,在争抢的过程中,学校的各种丑态都会显现出来,利用不正当的宣传手段虚假宣传,为了能够快速抢夺生源,甚至与考生签订能够有限选择专业的合同,一些高职院校甚至在招生过程中夸大其词,诚信度严重下降。并且为了能够顺利招生,学校还会运用钱财交易的方式来抢夺资源,严重缺乏作为高等院校或者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并且,宣传的时候,还会存在歪曲事实的情况,与竞争的兄弟院校互相中伤。招生工作的本质在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择校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但是一些学校为了自己的利益,对自己过度包装和宣传,为了能够更多更好地招生,不惜对其他院校进行各种攻击,存在恶意说服考生和家长的情况。

二、缓解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在政策导向上重视高职教育

理想的职业教育主体不应该是单纯提供课程服务的培训机构,而是成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通过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深度服务,与时俱进调整培养课程,满足人才孵化需求,将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开放化发展,按照自己的职业需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教育。

职业教育学生从就业和待遇方面要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拥有相同的资格,并且国家在用人政策和国家发展方面,一定要强化“大国工匠”这一概念,落实现有的政策。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应该将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放在同一批次,根据学校层次的不同,可以设定考生的志愿填报顺序,这样就可以保证一旦考生在本科档次调档,就可以顺利进入到高职院校档次。这就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在招生过程中的生源质量问题。。

(二)科学制定“专业结构规划”,优化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地方在于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和技术过硬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意识一定要具有前瞻性。一定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区域市场的需求,在自身教育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并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形成自身的特色专业,继而形成品牌效应。成立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制定“专业结构规划”,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要解决生源问题就需要学校与产业结合,真正意义上做到产教融合。每所高职院校一定要有多方面的产业进行支撑,这样学校才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吸引更加优质的生源。

(三)升格本科,进入本科批次录取,突破生源危机

近几年,在升格问题上,高职院校从没有放弃过。虽然国家在高职院校升本方面设置了严格的条件,但每年仍不乏有高职院校达到要求条件。根据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数据统计,2014-2018年间,有超过100所高职高专院校申请升本,其中2014年正式批准的有26所,2015年13所,2016有13所,2017年8所,2018年拟批准公示的有19所。高职院校招生存在困难,同时院校数量也正在不断扩张,而这一矛盾与悖论中,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我国建设高职院校的本质与内涵。一定要认真分析培养学生的基点所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一定要落实好学生培养的方向,并不能够仅仅依赖于学校数量与专业的增加而解决这一困境,只有真正意义上做到适应市场需求而培养学生,才能够解决生源数量与质量的问题,才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的地位与竞争力。

应该说,高职院校实现升本的战略调整,不仅是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说明了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当前,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仍未完全改观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不高、吸引力不足的现象。很多人依然觉得职校生“低人一等”,仍是少数人主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发展与创新受制于生源问题,长年累月地进行招生而忽略了自身建设与发展。甚至一些国家级别的高职院校,由于受到招生困难的影响,而逐渐退出了优质高职院校的梯队。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中,高职院校只能通过专升本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提升,保证招生优势。

(四)创新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打造职业新教育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全面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有全新的认识。通过多种办学主体的共同努力,合理平衡公办与民办高职院校的比例,鼓励出现集团、独资与合资教学形式共存。通过这种开放型的办学条件来提高职业教育行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高职院校办学一定要以任务和项目为主导进行教学,充分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之中。学生应该围绕项目开展学习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学生一定要挖掘自身潜力和创造力,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以自身爱好与兴趣为辅助,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在学生学到技能之后,其所获得的薪资报酬一定要能够与其技术匹配,高职院校优秀人才一定要拥有有质量的生活保障。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国外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技能教育,同时也可以与学校本科院校合作,聘请本科院校教授专家,实现外聘制度,提高教学条件。加快培养适应我国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推进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为当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实训模式的创新,提高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紧密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不仅能够获得社会认可,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就业机会。

总之,高职院校招生难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众多,本文仅就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阐述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要解决招生困难最根本的途径是要提升教学质量,确保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得到行业的认可,全面提升高职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生源院校职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