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平面设计研究①

2019-01-11 07:06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关键词:课题设计

何 方(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爱尔伯特·爱因斯坦说:“世界上最美丽的是未知的事物。这是所有真艺术,所有真科学的源泉。”

实验:“Experiment”,是在科学研究中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者验证某种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进行的操作。②维基百科。实验性设计是指具有探索性的、非主流和非经典的、对新的可能性的某种设计实践行为。

美国著名的实验设计家大卫·卡森(David Carson)这样定义实验:“实验就是之前从未尝试过的……从未见过或者听过的事物。”卡森和很多其他设计师指出,实验的本质表现在成果的形式上的新奇。[1]用没有尝试过的方法,没有尝试过的形式,没有尝试过的材料,没有尝试过的想法创造新鲜的体验,是一种伴随着未知结果的努力过程。实验性设计的价值在于得到在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预知的种种。这些种种的产生,将打破固化的惯常思维,引人思考,使人们得到启发,对现行存在的“物”进行反思或颠覆,从而使思考回归原点,以求本质。

目的

实验性平面设计是以实验性思维引导的平面设计实验,其目的在于以“新”的思维方式去试图解决一个命题,探索平面设计的边界,对待已经存在的事物可以持“否定”或“怀疑”的态度,它是以当下为前提条件的“反思”。“实验性”的表现特征是超越当前、具有前卫色彩的;主动寻求、具有探索性的;哲理思辨、具有概念性的。具有前卫色彩即是超越当前,体现了一种颠覆流行样式和对抗主流的态度。对被大多数人认可和采取的方式表示不满,或者推翻,或以寻求新的方式来改变现状。具有探索性,是指实验的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未知和未果因素。探索是在已知和现有的成果基础上得到其他未知领域的结果的行为过程。是主动的、多途径的寻求解答的主观行为。探索不表明一定会有解答,可一定会有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过程就是结果。而且实验成果一旦被大多数人认可,即又变为传统,新的“实验”必然再次将它推倒。实验性设计未必带来有用的产品,但是它的探索依然对未来存在价值。这些具有探索性的尝试、异想天开的概念、认真的玩笑都是最具有价值的种子,值得我们细心呵护。实验性设计是人们试图用思维方式和艺术表现来预测和探索未来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形态,寻求“新”和“异”,反叛传统和扬弃规律,或以极端夸张的形式要素彰显艺术魅力。

内容

实验性设计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超越现有设计状态的可能性,质疑与思考;二、运用现有技术和科技扩展平面设计的触角;三、跨界融合,多学科交叉启发,引发更多实验方向和角度。艺术工作者其实和自然科学的工作者一样,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和角度探索和认知世界,其行为从理性的、感性的、物质的、精神的、主观的、客观的等各个层面试图解释世界,反映人们对世界的思考。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自然科学界定为理性和物质的,也不能将艺术解释为感性和精神的,因为实际上,自然的复杂现象往往并不如我们研究的那样。它们都仅仅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行为,是组成人类认知的一部分,没有高下之分。设计与艺术试图在解释世界的实践中解释自我。实验性是一种主动的、激进的、非主流的创造性的探索行为,实验的行为丰富了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代表着未来认知的某种可能性。在艺术创作中,尤其是在艺术训练中,实验的意义如同结果一样重要。

在实验中,问题本身的提出比答案要重要得多,各能促使个学科的交汇、互动和激发。

资源

实验艺术要突破现有、寻找创新,在信息大量繁殖占据视觉的今天,对视觉的单纯的刺激或是细微的改动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只有与其他专业、其他行业更多的寻求结合,相互借鉴,交叉融合,才能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开辟崭新的空间。一切当代艺术,包括实验性建筑、实验性电影、实验文学、实验性戏剧等,都是横向比较的资源,它们切入思考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会直接引发在平面设计领域的思考,一切科学,包括新技术、科学理论、物理的、化学的、医学的,都可以成为纵向结合的资源。成为平面设计注入强大的改造性基因。一切人文的、社会的、心理的、价值观的,都可以成为设计关注的内容和资源。当代数字化综合发展,数字平台和资源也驱使大量视觉动态影像、互动影像的产生,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成为代表未来方向的重要内容。

一、概念性的平面设计

任何一个设计都首先需要一个好的概念,而概念性设计是强调概念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或是不强调实现等其他程序。

1.概念的设计与概念性设计

design of conception —— conception design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的认识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科学认识的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加以总结和概括的。[2]

概念性:是具有概念理论特征的,它不一定是字典里定义的标准,也不一定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而是自我建立一种“新”的能自圆其说的言论,建立对事物的一种“观念”和抽象“定义”。

概念性设计是以“观念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的设计。在概念设计中,更强调设计要求的抽象要素,只要它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具体采用什么方式是次要的。

概念是设计行为中指导设计的重要线索,它是设计的灵魂与核心,是设计至关重要的中心,有了好的概念,设计才可以成立,对概念的设计是概念性设计中的命脉。

概念性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全新观念,从本质上重新定义一个事物。概念性设计是指设计时抓住对象的本质属性,不受已有样式和结构的影响。对“对象”的本质进行颠覆性的设计诠释。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开发出新的突破以往程式化思维的新方式。

概念性设计强调的是创造性探索、开发一种新的设计方向或可能性,而不强调设计的实现、可操作、成本等因素,具有实验设计的意味。概念性设计是理想化的、预言式的,也是对设计概念的物化实现。当然有些概念性设计经过市场调研,后期开发,技术完善也可以投放市场。

课题1/时间—空间—人

时间在物理上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在哲学上,是表达事物的生灭排列的抽象概念;在相对论中, 时间与空间一起组成思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广义相对论中, 时间有一个起点,由宇宙大爆炸开始,在此之前,时间是毫无意义的;另一些说法,在重力理论、弦理论、M理论中,语言时间是有量子特性的。

我们无时无刻存在于时间中,时间包含了细腻的情感与记忆。

课题链接:

荷兰设计师卡伦·范·德拉次(Karen Van de Kraats)2010年设计的日历,将时间的概念视觉化,太阳升起的时候,地球表面更多的尘埃,太阳颜色显得比正午更深,像素化噪点表现太阳升起时空气中的尘埃,以科学的视角诗意的表现日出日落特定时间的色彩效果。时间概念主导了形式的诞生。

拼贴的乐趣——植原亮辅(Uehara Ryosuke)的日历设计里,时间充满了记忆的碎片,经过时间过滤,沉淀下来好的、坏的、不完整的、不清晰的、光怪陆离的,零零碎碎拼贴在一起,不整齐的边缘,撕下来的纸片,剪贴的画报,一块蕾丝茶垫,看似轻松,像家里的一摞杂物或者漂亮的纸堆,却有着对形式细腻把握的专业度。

课题作业呈现:

《松散的时间》——概念日历,将日历的数字打破,随意贴在曲面的装置上,时间数字飞舞,可以看到时间的缝隙,时间的诗意,时间的流动,时间的静止。

《时间的复数》——概念来源于量子物理学中的时间定义。插画《时间的复数》将不同年代、场景、地点的事物平面展开在一幅画面中,如梦境般交织,无顺序、无空间,看似合理平静地存在着。

毕业设计:《残·蚕》是一本表现时间概念的日历,以蚕吃桑叶的过程,一消一长表现生命与时间的关系。

课题2/ 概念—行为—形式

图1 焚烧的椅子(马腾巴斯设计)

这个课题希望学生用行为的方式完成一个概念,在概念生成的同时,作品形态也会跟着生成。体会概念设计的核心价值,以概念主导设计的方式。概念设计与作品形式生成的关系。在行为过程中,对概念的表达及完善。

课题链接1:荷兰家具设计师马腾·巴斯(Maarten Bass)的作品《燃烧系列(Burning Furniture Series)》是将著名的设计师家具进行燃烧从而得到一种特殊的形态,其中包括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伊姆斯(Charles Eames,1907-1978)、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1868-1928)等设计的具有代表性的家具产品,这些熟悉的作品都是历史上的经典之作,燃烧后的形态具有随机性,这些被烧过的家具看起来很酷,马腾·巴斯挑战这些被放进博物馆的家具产品设计,另类的风格源自于燃烧这样一个奇妙的概念。(图1)

课题链接2:《蚕花》,艺术家徐冰在展厅中央,由新鲜的桑树枝插成巨大花束,几百条蚕在树枝上啃食桑叶,开幕式后,繁茂的树枝只留下枝干,随着这些蚕陆续吐丝作茧,蚕茧在展览期间逐渐布满枝干,花束由葱绿转化为繁茂景象。

2.概念的转移偷换

偷换概念是对一些看似接近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一些所指对象,适用范围,先决条件等。在设计中的偷换概念是常常用“巧”来故意造一个“漏”,来引起观众的注意。同音汉字的字义转换来源于“通假字”,例如:一个新中式概念的优盘设计命名为通幽,出于曲径通幽,幽与“U”盘的“U”谐音,又有联通之意。玄武壶,壶、湖读音相通,植入趣味。

课题1/ 本末倒置、偷梁换柱

转换、增减、偷换以达到混淆概念,蒙混局势的目的。偷梁换柱,对熟悉事物的进行改造,使其产生装饰、惊奇、怪诞、巧妙的意趣。

课题链接1: 设计团体5.5 designers 的作品常常用置换的手法造成视觉的惊诧感,将咖啡杯把手塑造成咖啡糖的质感,颗粒状的砂糖、黄糖被塑形,形成有趣的错位,让人有一种要把手柄取下来放进咖啡的冲动,幽默的表达方式;另一件作品,碗的边缘逐渐到碗口变成面条,本应在碗内的食物却变成容器的一个部分,面条的形态增添了碗的艺术感,还有将杯子的上下颠倒,使用时感觉拿倒了,将汤碗的手柄放进碗内底部作为装饰,这些故意的调味剂式的小“错误”,不仅是设计的方法,也是设计态度。置换的方式有:方位倒置、质感迁移、内容置换、材质替代等。例如:石头抱枕,其中视觉的“硬”与触觉的“软”形成有趣的反差,就是一种质感迁移。

课题2/ 交换与对立的诗意——神秘的玛格丽特

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1898.11.21—1967.8.15)的作品常用不同物品间的碰撞,不同词汇之间的碰撞,物品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改变我们的正常思维链,例如:他画中出现的风景和画面的关系、模特与画的关系,骑马人与树林的关系,天空与鸟的关系等,常把画里画外混淆,颠倒,特别是对空间的前后作巧妙安排,例如:一只鸟飞过,遮住画家的脸部,成为的肖像。一个人骑马穿过树林,树干的部分没有遮住人,反而空隙的部分穿透了画面等,从而形成视觉经验与理性逻辑之间的冲突;写实的内容与描述的诗意之间的冲突。这种突兀的转换,扭曲因果,超越了视觉形象本身,具有更多的符号寓意。真实的表象还是隐藏的现象?例如顾左右而言他、断章取义等都是这类设计的手法。

故意打破完整的形态,类似有一些视觉病症的人,无法分辨图底关系,把地毯的图形看成背景,把背景看成图形,正如玛格丽特笔下的树林,树木忽而是背景,忽而是事物,树木之间的空隙时而是背景,时而是事物。它们似乎有意识的破坏整体结构,试图在更加破碎的状态中寻求判断和知觉。

3.哲理性的视觉化演绎

哲理性的设计具有明确形而上的精神价值取向。能将普通的生活道理抽象化。设计师依循某种哲学观念或者是个人对某种哲学理念的参悟,然后将其视觉表现,表达内省的沉思和灵感的顿悟。

另外一种则是对名言哲理的视觉表现。历史上先哲的启示,伟大思想文明,带有哲学内核的深刻关照和思索的诗词等都是表现的对象。

学习、思考,利用设计表达某种的精神追求,研究和探索含有抽象哲理,包含某种世界、人生启示的设计,用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设计。哲学的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设计这类课题的目的也在于此。

课题链接1:哲理诗 ——“诗中言理”、“以理为诗”

清华美院毕业设计作品《顾城的诗》以面粉铺满桌面,堆积抹平,观众可以用水泥刻印的模具,在面粉上盖出一段段诗句,这些来去随风的作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直在微弱的变化,气息一如顾城小时候看到白墙时空落的感觉。

图2 枯山水是日本侘寂美学的体现

图3 以枯山水为灵感的服装设计

课题链接2:侘寂美学(wabisabi)

Wabisabi是一种对人生稍纵即逝的深思,接受生命中无可避免的本质,生老病死、花开花谢。对wabisabi美学钻研甚深的李奥那德·可仁(Leonard Koren)的诠释是:一种不完美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不完整的时间美学。

借用枯山水的形式表达诗意,在各种材料和媒介中转译。(图2-图4)以简单的重复表达了修行的仪式感,以残缺表达惜物,以缩小的世界表达开阔的心境。

课题1/The Nothing

零是一个数字概念,整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小于一切自然数,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唯一的数,记作“0”。罗伯特·卡普兰所著的《零的历史》涉足数学、哲学、科学、文学等领域,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将零的曲折身世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带领人们透视这个通往无限的圆圈。

在哲学中,佛教大乘空宗的“空”也是零,可以看做是原点,也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出发点。道学中老子“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对于有无之思,存在着的“无”(有的无),“无”的存在(无的有)。

从零作为切入点,思考东西方文化之下的理解。观察自然,内化思辨。

课题2 /Bruce Mau成长不完全宣言—乌特勒支艺术学院工作坊

Bruce Mau是著名设计师,宣言是他对设计方面的心得,学生以每一条格言作为出发点,任意做出一件作品,可以是静止或动态的,也可以是作品或行为。例如“少即是多”,“过程远远比结果重要”等设计理念的视觉化表现。

图4 可以食用的枯山水

4.形态的变体与演绎

形态是指一个物体的外部形式、外观和状态。一个物体之所以成为“物”,除了拥有它的特质属性之外,必须通过外观形式加以表现,是一种实体。形态是物的多重感官集合体,是质料和形式的综合。物体的性状在环境中不断的运动,例如,水的固态是冰,水的液态是汽。还有一些特殊状态:例如中子态、超固态、等离子态、费米凝聚体。这是科学中的一般形态分类,在艺术设计中,经过艺术家的创造,艺术的加工,利用外部形态表达内容和情感,通过具象、抽象的形式给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传达信息。当然,艺术设计中还可以出现偏离现实、超现实、虚拟现实的形态,从单一形态向混合的形态的变化、具体形态向虚拟形态的变化、固定形态向运动形态的变化。在设计的现实中,形态则可以超越自然,完全按照人的构思表现。

课题链接1:自然形态的演绎——高迪建筑

高迪的建筑将众多自然元素变体和演绎,这些形态似有似无的变形重现了自然中的物,让人时不时体会到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点睛之笔。巴特罗之家的楼体是动物骨骼的变体,屋顶的烟囱利用马赛克和陶罐拼接成鳞片和脊柱,像一条蜿蜒的龙的局部,鳞片便是那层叠的马赛克,略带圆润的几何性状,并非写实的再现自然,而是精彩的点题,通过艺术手法的变体与演绎。

课题链接2:《皮肤+骨头时装和建筑的平行实验》

这一组实验作品来自于两个不同专业的交叉,探索了艺术、建筑和服装之间的关联性。

课题链接3:折叠——对一组图像的诠释

美国艺术家Eli Craven的作品《荧幕恋人》是一组以折叠形态重新诠释图像的作品,这一组摄影图像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通常是一对恋人亲吻、爱抚的瞬间,作者通过折叠缩小了空间上的物理距离,把零距离变成负距离,这通过现实超越了现实,塑造了不可能的距离,从而诠释一种内在的心理距离,诠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图5)他喜欢日常看画册的时候将那些经典电影图片收集起来,创造性地重组,折叠,于是做出这个系列作品。四两拨千斤的形态变化造出神奇的负距离,透露出作者对爱情、情欲的理解。

图5 折叠形态诠释图像意义,塑造不可能的距离

“形”多指平面维度下的,“态”多指立体维度中的。在平面设计中,不乏对形的变体与演绎。而态则在形的重复、累积和组合下产生,在传统平面设计中多表现为多张纸的重叠的书籍的形态,由多个面组成的包装设计等,除了这些平面的常态,新媒体下的当代平面设计已打破对“态”的概念,在虚拟与现实中,更多自由维度的诠释视觉范畴内的“态”。例如,像电脑屏幕保护图案那样生成变幻无穷的曲线或不断链接的水管,是平面的动“态”,利用视觉差和视幻等原理创造的图形通过特殊眼镜等辅助工具观看,是平面的虚拟“态”。

课题1/自然的形态——雪花的变异

雪花的形状来自于水在大气中的结晶过程。冰晶有规律的几何外形,属六方晶系,每一片雪花没有一模一样的,更神奇的是雪花结构随温度而变化。呈现出变化多端而又富有规律的视觉变化。以动态几何图形表现雪花结构。

课题2/形式的抽离——从美食到首饰

木耳边、平菇的肌理、鱼翅、鱼骨头的形态、云吞、饺子等面食的可塑性,从形式中提取某些特征,发展成设计的形态元素,进行首饰的设计。

课题3/视觉的相遇——并不是真实的相遇,而是在平面之中,通过图形、图像的方式跨越时空,包括平面中的矛盾空间与视错觉、穿越。

课题4/病毒——来自自然的解构

通过科学图像启发图形设计。显微镜下的病毒图形诠释了自然无处不在的伟大造物。复杂而精致的细小结构,通过放大,呈现出近乎完美的形态。模拟并创造微生物视觉结构。近年来科学与艺术学科交叉课题引起大家的关注,科学图形从艺术家的审美角度是一块巨大的可被开发的资源。

图6 摩尔纹

5.形式的纯粹性游戏性

对单纯极致的形式探索也是实验性设计课程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的设计师主张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形式来自于内容和功能,但也有的崇尚形式至上与纯形式主义的风格,认为纯粹的极至夸张的形式表现也是艺术形态的内容,具有独立意义。对于形式与内容有没有必要一定捆绑在一起的命题若暂无定论,那么就艺术设计教学而言,对形式的单独研究确是有必要的。因为它承担着审美、视觉感官等功能,而这些从某一角度对使用者的感受和心理也产生着重要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特别在信息过剩的今天,形式感带来的视觉注意力前所未有的重要,尽管这种注意力被批判为畸形的和有害的。形式是指事物的外在形态的表现,这些表现可以是人为的、刻意的,也可以是自然的、选择的。通过形式的感训练可以使设计者敏锐地发现、把握和运用具有独特气氛、风格、腔调的形态。不断追求新的、未尝试的形式感也是大多数设计师喜爱和乐于探究的,从字体设计、图形或是立体的、装置的、动态的样式,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挑逗人们的兴趣,带来趣味感的形式都是设计师乐此不疲的事情。

以形式本身作为课程的内容,在形式这一单向度上,寻找语言的狂欢,探索形式的趣味和极限。

课题1/ 制图×拼贴:建筑制图、高等线、数学制图、地图、说明图、服装制图等一系列元素的演绎应用。

课题2/ 平铺×生活:将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物品以平铺的方式展现,形成一种平面的排列,造成视觉中密集、规则、秩序、趣味。

课题3/ 数据×设计:利用数据的可视化创造画面的形式。

课题4/ 网眼×错位:摩尔纹的形态。(图6)

图7 用纸张模仿食材

6.书籍的概念与概念书的设计

概念书是区别于传统书籍而存在的一种探索书籍设计可能性的形式。对书籍表现对可能性、存在的可能性、艺术审美的可能性、编辑的可能性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尝试。概念书的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院校概念设计训练的一个课题,另一种则为艺术家实践的小众出版物。

书籍的概念是由单页组成的可阅读的承载信息的媒介,是文字与承载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书的发展演变过程是缓慢的,现代书籍的产生是从纸张的发明开始的,到目前为止,纸质书还依然是主流书籍形态,受到阅读习惯、材料、销售、市场的影响因素,形态基本变化不大。

概念书的设计,试图颠覆传统书籍的图式束缚,重新回到对书这一基本概念的重新认识,即合并多页而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概念下,书籍的装订方式就打破骑马钉、胶状、线装、圈装等单一的传统形式,例如,结合多种装订方式于一本书,混搭不同纸张,可以从各个方向翻阅,甚至不装订而只用折叠的方式累叠等。

(1)基于概念设计:以书籍为载体的概念设计

(2)图文形式把玩:后现代的阅读方式、编排的游戏。

(3)纸张质感游戏:纸张的质感是对细腻、敏感、触觉的考验。选择不同质感的纸张,体验微妙的色彩、柔韧度、肌理等。(图7)

(4)空间多维形态: 卷、订、套、切割、透视、折叠,除了对图片、文字、字体进行编排,营造空间、疏密、层次,书籍的形态还可以在勒口、书脊、切口等地方创新设计。

(5)装订趣味尝试:实验性的、破坏性的、反常态的、游戏性的装订方式。

(6) 材 质 不循常规:常规的书籍材料以纸张为基本材料,布、麻、板、木、瓦楞、锡箔、压克力、混合材料、金属甚至压缩食物。(图8)

图8 用亚克力材质雕刻的书籍封套

(7)阅读顺序解构:《四方连续》提供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8)套书系统构建:以系列作为主要设计点,从整体与部分中找到切入点。

(9)体量极致大小:口袋书、巨型书,体量变化带来视觉的可能性。(图9)

纸本阅读方式的概念中,阅读不只是纯粹关于文字内容,也不只是视读,它应该扩展为包括翻阅的动作、纸张的气味、纸张的触感、听觉、形态的互动等全方位的体验。吕敬人先生提出书籍设计的五感,和人的视听触嗅味五感相通,是一种综合的感知方式。

数码时代的概念书与无文本阅读:以电子编排为手段的书籍设计,去掉纸张的介质后,书籍的形式和阅读方式的探索。无字之书以及无内容之书,是探索作为“书”的边界在哪里的问题。

概念的浓缩精华演变成单纯的形式手法:编辑设计被视为近年来书籍设计的飞跃,设计师的介入使得书籍地翻阅和编排形式更加好玩、更具吸引力、更富有品质感。

引导学生能够以创造性的思维设计书籍。思考书籍的概念、本质,思考书作为承载信息的功能和表达方式,思考人的使用以及和生活的关系。能够从书籍的整体设计角度出发,从策划、选择内容开始到编辑、材料等方面介入设计师的想法。

课题链接1:伊玛·布(Irma Boom,1960-)的书籍设计

图9 书的体量变化:小的书和大的书

社会能量展评价伊玛·布是当代书籍形态设计发展的特别贡献者。她的书籍设计往往是概念书的代表。伊玛·布说互联网从概念上改变了书籍,改变了书籍缓慢的静态传播特性,当数字媒体技术引入视觉设计领域,使阅读呈现另一种不同的状态,它并不是将文字信息简单的数字化,而是基于视频和互动,以图形、色彩、声音以及动画影像等多感合一的更为丰富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数字科技带来的更富魅力的阅读体验,用发展的眼光去想象更多阅读方式的可能性。

课题链接2:一组概念书:徐冰《天书》、陈琦《虫洞》、朱瀛春《设计诗》、宋协伟《半本》。这一组概念书,体现了设计师为主导进行编辑、美术、编排等一系列工作,将书籍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的案例。

课题链3:吕敬人关于书籍设计的概念——书籍五感。在吕敬人教授看来:“一本理想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创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五感之阅读愉悦的舞台。”

图10 口袋书

课题1/ 四方连续 (中央美术学院课题)

四方之言——方言说

四方连续——新的阅读方式

“四方”延异——维度的剖析

貌四方连续—续事——开放性叙事

课题2/ 口袋书(德国)

极限、大小引导书本格局变化:超出一般尺寸的书,超大的书装置或超小的口袋书,在极限尺寸中,体会设计的可能性。(图10)

课题3/ 装订的二次改造

折叠装订方式改观挑逗阅读情趣:因为书籍具有的系统化的特征,所以通常会以从头至尾标准的页面呈现,可是,在阅读时,某些页面的尺寸大小、折叠方式、纸张材料发生一些变化,将会给阅读带来一些调节和惊喜,只要掌握尺度,在阅读时偶尔的一些插曲,变调会给书籍带来变化,或强化某一部分的内容。关于书籍开启方式的研究也是书籍形态变化的重要角度。

课题4/ 手工书

手工制作保留人为痕迹:与机器生产相对比,相区别,体现出手工的温度和价值,体现人在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课题5/ 材料——跨越了纸张和印刷概念的书籍

材料的大胆尝试突破传统带来新意:另一种是受到特殊限制而做的材料的调整,解放区的宣传品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用仅有的纸张进行印刷,相同的内容被印刷在不同的纸张上,显示出一种独特的时代背景。

课题6/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概念书

颠覆了传统纸质媒体的书籍,是另一片书籍设计的广阔天地,也是未来发展的阅读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研究如何过渡、链接、转换阅读方式和习惯,让数字技术成为更好辅助工具,增添阅读的效率与趣味。

二、前卫性课题练习的设计

1.体现当代文化理念的设计

课题链接1:无限放大的100元 顾长卫

用视觉艺术来定义这组作品是比较准确的,在显微镜下放大或超近距离拍摄纸币,超近距离地欣赏这些符号,会发现完全进入了另一个微观的视觉世界。和每天的生活有所关联的素材经过镜头呈现的模样是陌生而令人惊讶的。无限放大把素材从熟悉带入陌生,从宏观带入微观,从理性带入感性。选择纸币作为表现对象,是作者对于当代生活的一种观察,并不简单意味着某种喜好、褒贬,它是在生活中累积的感受,是一种长期的思考。它所体现的文化寓意也是多元的。

课题链接2:垃圾国家Trash Isles(Designed by Plastic Ocean Foundation with LADbible)

微国家是针对太平洋上垃圾成堆而形成的一个垃圾岛引发的对海洋环境问题的反思,这个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了“国家身份”,它拥有独立的领土,有护照、货币、邮票、国旗等一系列国家属性的身份象征,目前已经有20万公民。

课题1/ 为特殊人群设计。高桥正实为盲人设计的日历,以立体的形态和触感为设计点,同时将视觉与触觉一并考虑,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理念以及对特殊群体的关照。

课题2/ 环保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思考关于“全球化”现象对人性尊严的挑战,寻找设计中人与社会,自然与生活,设计与自然之间的交融。

2.具有先锋色彩语法的设计

先锋与保守相对,先锋派的作品往往带有激进的反叛精神,主张反对传统模式,实践革新。抛弃旧的成规,创造新的设计观念、叙述方法。先锋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具有先锋色彩语法的设计,是对审美理想中的自由、反抗、探索和创新的艺术表现,是与世俗潮流逆向而行的操守,是对设计语言的可能性前景的不断发现。

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先锋人物和先锋作品,也作为那个时代的标志性的样本,是敢于挑战传统的思维和固定模式,并突破性地创造出新语言和新观念的行为。

课题1/ 先锋的字体:为先锋电影设计片头字幕。片头动画设计体现了影片的内容和风格,并以动态的字体和编排体现出视效。观看科幻电影、悬疑电影、先锋电影的片头动画并分析。

课题2/ 杂乱的能量场:噪点、噪音、干扰信号、打乱序列、电子、偶然。以视觉、听觉下隐藏的节奏、秩序、点线面构成画面。以编程或新技术手段变现能量的累积、疏散、转换等。

课题3/ 扭曲的视觉

弱视:模仿各种视力人群的观察体验,例如:近视、弱视、色盲等做几组字体。

窥视:以图像的方式表达这一主题词,可以利用摄影、照片、后期处理等手段呈现。

透视:利用科技手段为辅助,设计一组具有透视性质的海报。

幻视:以迷幻、幻觉、变幻、奇幻、梦幻为关键词,设计一段视频。

课题4/ 凝固的动态

动态是由若干个瞬间组成的,立体主义绘画曾将不同时间、空间的画面同时呈现在一个维度中,打破了常规的观看方式。凝固的动态是表现瞬间,时间在某一形态中的作用。例如CG艺术作品:太极,表现了动作瞬间在空间中的痕迹所组成的虚实画面。

3.借鉴当代艺术手法的设计

当代艺术表现多层次的心理结构,表现内心的碰撞、矛盾、冲突、升腾、逆转、激荡,也表现对生命的由来去向的思考,对世界意义的思考,对于人在世界中的存在,感受心灵的流动、变化,这一切来源于人类在宇宙中的孤独感,人的生存之孤独感,生命对抗世界不确定性之无力。

当代艺术的语言不再已传统的形式和古典技法设立门槛,而更加注重纳入多元的表达。

课题1/ 毁坏——残损的作品 以平面设计为切入点,用毁坏为手段,设计一个装置作品,并展示陈列效果。

课题2/ 对立——并置的作品 两个作品并置,体现其中的关系,矛盾、冲突、抵制等。

课题3/ 潜伏——隐藏的作品 以多种手段将作品隐藏起来,可以借助光影、材料、科技等手段。

课题4/ ——未完成的作品 故意留白或留空,引起观众的关注,猜疑和联想。

三、“反”的意味课题练习的设计

在人类文明积累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已有的成果达到多数的认同,对推崇的主流和经典设计也是如此,那些大师的作品在人们心目中总是熠熠生辉。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人对这些经典提出质疑,甚至逆向而行,另辟蹊径。“反”的意味的设计是逆向思考,“反”设计、“反”装饰、“反”常规……

1.体现矛盾性与复杂性的设计

英国建筑师作品《悬空的建筑》在市中心建立了一座视觉上完全悬空的石材建筑,它其实是利用泡沫材料制作而成,所有钢架结构安装在依靠于这栋建筑边一个隐蔽的贩卖车上。

质感的诧异:石头海绵沙发,模仿石头的质感,却是泡沫的触感。

课题1/ 不可翻阅的书——《不裁》,是一本反其道而行之的书,首先是一本“不让看”的书,把内容隐藏起来。然后通过观众的互动,裁切,才能获得文本内容。

课题2/ 悬浮 体现了失重的感觉。是违背了地心引力的自然规律,让人反思。

课题3/ 第三只眼 看见不可看见的东西,从神话、科学、宗教中得到启发,引发对不可证实、不可看见的内容的认知与思考。

2.价值与功能的颠覆性设计

实用与功能并不是衡量设计的唯一标准,正如设计师的服装秀里出现的大部分服装并不是为日常所用。在商业社会,消费年代,功能主义至上的今天,还有一些颠覆价值与功能的设计,它们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当一些概念被设计出来,它还仅仅只是概念,没有实现的条件和可能,例如:一些概念车的设计,还没有技术可以支持生产,但是首先概念的提出,就颠覆了原有的设计,创新不是局部调整,而是质的飞跃。

(1)对价值的颠覆:对重新定义、道德建构、生存方式、利益判断、心灵羞涩、价值去化等问题的思考。

(2)对功能的颠覆:对能使用的设计、不能实现的设计、功能转换的设计等问题的思考。

对传统的颠覆,是从另一端看过来,从逆向的角度去尝试,这种对立的场,在设计中与经典对峙,形成另一种模式。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设计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例如:生长的书、吸墨水的日历等,这些设计的存在有没有价值,当人们发现“无意义”的意义,它又有向另一端无限展开的可能。

四、数码化课题练习的设计

1.非线性实验练习

图11 非线性的随机性和非秩序性

“线性”(linear)原本是数学概念,“线性系统是指系统对于某种力的响应,是严格成比例,不会出现像混沌行为那样力的巨量扩展……非线性系统的行为模式则是变化多端,几乎不能用精确数学描述与分析。”[4]“非线性”(non-linear),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曲面、或不确定的属性,叫非线性。非线性是自然界复杂性的典型性质之一,与线性相比,非线性更接近客观事物性质本身,是量化研究认识复杂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①百度百科。非线性系统表征为各变量变化不均匀也不成比例,系统存在着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偶然性,变量本身或之间一动而牵发全身,是不稳定、不规则、无中心、非秩序、不可预测的。(图11)

课题1/繁衍——变量变质过程

图12 分形艺术图形

单形元素的不规则演化,从一条曲线的流动开始,向无数种曲线的渐变与交织。《高山流水》《雨打芭蕉》等筝曲系列海报作品就是利用线条的繁衍,找到自动生成的变化规律,形成优美的韵律。

课题2/生成——平面中的参数化意向。参数化是一种运动变量。它分为两个部分:参数化图元和参数化修改引擎。参数化通过修改引擎提供的参数更改技术,使每一个构建都互相关联。通常用在建筑和立体结构上,但是这种运动变量也可以启发平面设计。让图形显示出相互关联的构件式特征。

课题3/分形(图12):分形理论的提出最早是在数学领域,由数学家芒德勃罗提出,理论基础是分形几何学。分形艺术(fractal art),是基于分形理论通过计算机程序编辑生成的艺术创作作品。研究不规则几何元素带来的无穷玄机和美感,其维度并非整数的几何图形,而是在越来越细微的尺度上不断自我重复,是一项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以科学激发艺术想象,又以艺术美感激发科学想象。分形艺术的应用领域跨自然哲学、建筑艺术学、计算机图形学、音乐学等多种学科领域,体现出许多自然法则与深奥的数学哲理。分形艺术把数学方程式转化为视觉化的、可见易懂的艺术作品,把抽象显现化,并通过数码技术展示了无穷尽的图形繁衍可能性。可以称之为数字图形繁衍,是因为它符合了自然生长的法则,具有某种神秘的生命感和生长性,以计算机编程为母体,每个局部都有极强的繁衍功能,如此以秩序加混乱往复。

图13 利用分形设计的混合媒材装置艺术

《淹没》是混合媒材装置艺术,观众穿越琳琅满目的灯,挑战自然的空间观念。8,064点的灯悬浮在一个天花板上。该作品结合声音,物理空间和虚拟世界产生身临其境的和感的顶部空间,参与者可探索体验占用物理空间和互动媒体结合的高潮。游客通过成串浮动的灯泡时灯光开始闪烁,疯狂、充满活力,移动照明搭配电子配乐,带给观众一个不同的体验。(图13)

图14 利用数码技术软件设计的图形

2.数码化印刷实验练习

数码化印刷是印刷全过程的数码化。印刷技术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顺畅的衔接了设计和制作的各个环节。不仅简化了传统印刷繁复的流程,减少了众多的设备和复杂的工序,而且解决了传统印刷大批量起印的麻烦。它是区别于手工丝网印刷的机器化印刷。

课题1/试错印刷,故意利用校准错误、叠加、色彩混乱等错误印刷来尝试新的视觉形式。

课题2/瑕疵与坏片,模仿印刷坏片的形式来设计图形。

课题3/CMYK,研究荷兰设计师卡尔马滕斯利用CMYK的印刷语言进行创作的作品。

课题4/ 网点,色彩构成的像素叠加原理,放大后呈现的网状结构与色彩点阵共同组成的视觉效果。

3.数码化综合性设计练习

数码技术以数码科技和传媒技术为基础,它的发展大大改造了平面设计的面貌,并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着,它利用科技让设计呈现更为多样的一面,确实延伸了手工无法企及的部分,使人的想象力得到新的解放。(图14)

数码后期:数码后期狭义上是指利用电脑技术对照片的渲染美化处理,但因照片的数码化也模糊了照片与图片的概念,所以,我们也可以理解数码后期是利用电脑技术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特指在原图片的基础上继续处理,也可以指对动态视频所做特效,电影里的这种手法被称为视觉特效。

课题1/ 滤镜的力量[5]:滤镜是用于图像处理的各种效果。特别是在PHOTOSHOP中,菜单中包含了很多简单易操作,看起来又具有神奇效果的滤镜。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外挂滤镜可以下载使用。滤镜操作简单,一键到达,可是光靠滤镜却是难以达到完美效果的,因为滤镜的效果直接而强烈,使用时需谨慎、恰当、控制。这些滤镜的设计本身就只是一个单独的效果而已,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设计,使用滤镜作为表现的辅助手段,探索技术生成的魅力。

课题2/ 代码绘图

代码绘图是指利用编写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艺术设计。Processing这种新兴的计算机语言,将艺术概念和程序设计相结合,用运算的方式实现艺术设计作品,艺术家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程序语言,如虎添翼,除了对图像和文字的摆布,进而可以摆脱软件的限制,跨领域的对数字技术和艺术 连动态模式和互动模式都可以全盘掌控。

五、实验性课题练习的设计

1.偶发性设计练习课题

课题来源:

关于偶然性:设计与艺术都来自于自然,自然看似有规律,其实是未知和偶然的,有序中包含无序,无序中蕴含着有序,设计越接近自然,越接近人的本质,就越容易与自然达到和谐,符合自然的规律。实验的好处在于因为过程中自发产生和偶然的出现,可以让人参悟到某种“必然”,并在“必然”中找到线索,找到思索的源头。学生可以从必然与偶然之间找出设计的出路。偶发艺术(Happenings)是指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即兴发生的表演艺术和美术流派。偶发是形态迷人的、不可重复的、随机而不可多得的,富有变化、难以琢磨、不可预知充满神秘感和惊喜。

教学目的:

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偶发事件的记录、观察、控制,提高审美判断力,掌握对偶发形态内在复杂结构和周期的判断,观察非机械模式的能量转换与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出设计灵感,得到设计的元素或概念。研究偶发形态的种类和生发方式,在设计中展开以此为参考的形式生成原理。

课题解读:

偶发形态的变化性:在《探索·发现》栏目里,海洋里鱼群的集体游走变化,总是令人百看不厌,鱼群像是一个充满柔性空间曲面的整体,下一秒生发出意料之中又意想不到的状态,从这里涌现到那里。

图15 水墨的偶发性实验视频

图16 字体的构建与瓦解

艺术家可以创造一些条件让自然形态发生,事物在运动中留下变化的痕迹,捕捉到瞬间的无规律形态。偶发形态具有不确定性,在行为进行时,并不知道最终结果是怎样的,何时以何种方式出现。例如:墨汁滴入水中的形态是无法控制的,每次的墨量、释放角度、速度都会引起形态无穷的变化。(图15-图16)记录色粉粉末运动瞬间的影像作品也表现了作者沉浸在自我创作空间,探索色粉收到力的影响跳跃、弹落的各个偶发瞬间。

对偶发的控制:艺术家对偶发过程的控制与选择正是他思想、精神的轨迹,凭借忘我、尽兴的创作,在其中游戏、诱发、干扰、顺势、调整、处理,以达到在自然天成中寻找精神与形态的高度统一。在创作中,放松心态,投入创作,即时记录下痕迹、效果,体会在大自然和人共同创造出的过程中有效的形态并得到愉悦。艺术家对偶发的时间和效果的控制与操作是决定设计最终效果的关键。一些利用偶发手段的作品,例如:用圆珠笔系在柳树枝条上,风过笔动,在纸上“写”出、“画”出诗意的痕迹,貌似自然天作,实际是艺术家借自然之手展现内心的禅意。

课题链接1: 蔡国强——《火药系列》创造了实验性的绘画方式,用爆炸瞬间留下的痕迹,用破坏的方式去塑造形态,探索一种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可能性。

课题链接2: 徐冰——《蚕花》,让蚕在书籍、电脑、铅字片、报纸上孵化、吐丝,各种载体上的材料被蚕丝缠绕混合在一起,载体上的文字也随之若隐若现,甚至消失,借此表达文明与自然的关系。 徐冰在展览会上,在大花瓶里插满桑叶,展览会的期间,蚕宝宝吞食桑叶,瓶花每天呈现不同形态,整个过程便是展览的内容,充满未知的变化。

课题1/磁粉的实验

用磁粉的物理特性,在磁场作用下,聚合、离散、坍塌等,呈现出物理实验般的神奇视觉效果。

课题2/颜——关于色彩的实验影像(图17)

毕业作品研究色彩在液态、固态、纯净、混合时的各种状态,并用多种手段实验并记录过程:包括影像、手工制作凝结固化、声音频率控制运动状态、延时摄影等。

图17 毕业设计《关于色彩的实验》

2.纯粹的视觉形式的实验

功能性和形式感是艺术设计讨论的两大主题,对于功能至上、形式至上还是功能与形式的结合的讨论也很多,有人主张,功能是设计最核心的内容,好的形式感是伴随对的功能油然而生的,功能对了,形式感自然就“美”。也有人主张,形式感是设计艺术领域关注最多的部分,是视觉艺术的核心,独特的视觉形式感,对形式的单纯探索,这种美感,也就是尼采说的那种“形而上的慰藉”。

逾越了功能和某种实用的纯粹形式是一种诗意的自我表现,建筑和音乐通过不断的自我修正,使形式走向纯粹化。

课题1/显微镜下的雪花——分形艺术:分形艺术是数学概念衍生出来的,自相似原则和迭代生成原则是其重要原理,在分形程序下,几何变化成规律的不规则生长,不同尺度的对称,无限延伸的精细结构,就像切开的花椰菜内部结构或者海洋贝类的螺旋形结构,自然以一种无限的方式不断放大自相似的图案,它有着数学的数理美感、自然的生长美感,以及类似计算机程序构造的美感。看起来相对简单的方程式可以推导出无限复杂的系统,产生独特的美感。

课题2/近视眼的图像生成——模仿近视眼的视觉感受,将图形进行处理,探讨视觉原理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课题3/行动轨迹——当人们看一幅画面的时候,会根据画面自动选择视觉路径,记录视觉路径,研究画面形式与视觉之间的联系。

3.学科交叉的实验

平面设计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分享、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思维。实验电影、当代艺术、实验音乐、当代文学、戏剧,其思考方式、表达形式、甚至载体都渐渐趋同或融合,艺术的各个门类自发的相互合作,已然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越来越普遍。当然,因为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的盛行,也让合作从艺术门类本身跨越到不同学科之间,例如:数学、医学、天文等自然科学的内容与设计相互激发。例如:分形(Fractal)是当今科学最前沿的概念之一,但它从提出那天开始就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分形艺术(Fractal Art),来自于“科学计算的可视化”命题,通过为电脑输入一个数学公式,电脑运算后自动生成一些复杂的但又有规律的图形,它不仅为人们探索数学世界的构型,同时也利用科学和程序生成美妙的图形,成为科学和艺术互为利用的共生品。好的科学图形同时也是视觉艺术的一部分。分形图形所包含的数学内容不是模仿自然对象,而是绝对真实的“自然”,但这种真实却不是现实的,它可以称之为“虚拟现实主义”,[6]是一种新的图形风格。相反,科学家也承认绘画、图形、观念等艺术给予他们众多启示,他们正试图利用这些开发研究新成果。TED演讲中曾有一名医学博士,受到医学插图以红蓝两色标注动静脉血管的启发,想设计一种药品,让癌症患者服用后身体某些部分呈现不同色彩,以便为医生清晰辨别各部分(因为人体内部器官的各个组织都是一样的血肉颜色,并不像医学图示那样分明),避免传统凭经验器官被切除的失误,这是跨学科实验的成果。

关于跨界课题的尝试,洪炜在毕业设计中利用DNA科学实验为背景,尝试寻找科学语言和实验痕迹所产生的图形,并利用这些复杂多变又貌似规律的自然结构传递她关于进化论主题的构想。(图18、图19)这些图形的特点是无限放大横坐标,总有细节出现,另外,无论怎样操作,每次的结果都是意想不到的不同。它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偶然中的必然,似乎同时具有电脑图形复制与倍增的特点与自然界不可复制、绝无相同的构造,在科学中称之为“自相似性”。同时,科学图形也是图的系谱的一个分支,具有自身强烈的特点和美感。来自科技、生物和平面设计的跨界启发。

以前,人们用很多科学的手段证明事物按照线性发展,也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非线性相对混沌,代表了复杂性和千变万化,近年来引起科学界更多的关注。

图18 利用光导纤维模仿呼吸的海报(作者:洪炜)

图19 根据DNA实验的痕迹设计的书(作者:洪炜)

因工业化发展专业细分的要求和教学分科的需要,各学科长期以来划分清晰,这种单向度的发展使各学科之间严重脱节,例如:科学界不懂艺术、艺术界不懂理工、设计界不懂构造等。而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的存在是没有边界的,以至于人们只能看到事物多面体的其中几个面而不能观其全部。 各个学科的交汇、互动和激发,全学科的知识则可以弥补这些缺憾。

还有一些如《从建筑到文学》尝试了以世界著名的当代建筑作为背景创作小说,小说同时融合了建筑设计的理念。《鸟儿为什么歌唱》是一本由自然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和鸟儿展开的私密对话。音乐家尝试与鸟儿合奏,正是因为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有趣、丰富,才能多一种视角重新理解事物。《Skin+Bones——parallel practices in fashion and architechture》是一场关于服装和建筑的平行实验。以建筑的构造、表皮、光影、局部、质感、造型为灵感,在身体上构建一个立体的服装,形成一个个形态和空间。艺术之间思考方式的平行推移也会带来非同凡响的效果,这也是一种手法。

图20 平面陶瓷作品

图21 建筑与视觉

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科交叉实验

课题链接:

展览1:奇怪吸引子——澳大利亚科学与艺术展,策展人Antoanetta Ivanova

展览2: 超级关系——2013国际科技艺术展,策展人:林书民

展览3: 设计与弹性思维——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 Paola Antonelli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实验

课题1 / 科学+视觉

毕业设计:磁粉的实验 利用物理规律、化学反应等制造视觉效果。

毕业设计:DNA的图像实验 以科学图像作为形式的诱发基因。

课题2 / 手工艺+视觉,传统平面设计的规则可以在不同的材料与媒介中进行转换。例如平面陶瓷作品(图20)、书法陶瓷作品等。

课题3 / 音乐+视觉:作品sound portraits以音乐节奏干扰图像。

课题4 / 建筑+视觉:建筑表皮 参考上海世博会 (图21)

课题5 / 雕塑+视觉:制作一组构成装置,然后在空间中置放它们,使它们产生空间关系,装置最终转换成平面视觉作品。

课题6 / 原生+视觉:艺术家构建的相对封闭而独特的世界,无意识的寻找关于“我”的行为。一些自闭症儿童、精神病患者、通灵者等原生艺术家,他们都有非同一般的表达手法和形式,似乎他们能比常人看到更多“真实”的东西,甚至另一部分的世界。他们画作或图形中不同于一般自然的形态,经过极端的图形来展现他们独特的世界,这些不同在他们的世界里便是自然,便是真实。画作的内容也是他们思考方式的结晶,是他们所看到和思考的表现。往往是他们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构建自我意识形态。例如:一个设计师把孩子画的歪七扭八的儿童画做成玩偶,就收到意想不到的呆萌效果。利用原生造型做成一个设计,形式不限。

总 结

实验性平面设计是视觉沟通设计的一个方向,它的目的在于探索平面设计的边界,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和更加丰富的资源支撑设计的沟通,质疑正确和标准,在过程中探索未知,等待惊喜的出现。心灵的思考、技术的革新、过程的实验都是我们寻求答案与解决问题的主动行为。也许这些过程中充满了质疑、批判、阻力,但正是这种不按常规的路径才给这个领域的创新带来各种不同的新、奇、特局面。

猜你喜欢
课题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美术课题 课题四:构成创作中的乐趣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