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晓敏
(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江苏无锡 214112)
项目学习是当前的一个时髦词语。所谓项目学习,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与学科或者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其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并形成公开成果的过程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笔者所在年级组开展的语文+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童眼看家乡”就是基于儿童自主选择的一次跨学科、持续深入、不断探索的师生双方都获得成长的项目学习之旅。
项目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缩写为PBL),又译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源于1958年美国医学院的一种做法,即把通过多科会诊治疗一例疑难杂症的病人当作一个项目,旨在试图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非良构问题。从教育学的渊源来看,项目化学习之思想源于杜威的“做中学”的经验学习,以及其弟子克伯屈的设计数学法(project method)。那时的项目化学习主要针对过于重视读书所造成的弊端,强调通过一个个经过设计的项目学习“做事”。随着时代的发展,项目化学习也不断与时俱进,并有了全新的内涵,由于其强调真实情境、复杂问题、超越学科、专业设计、合作完成、成果导向及评价跟进,越来越受到关注与追捧。
笔者与所在年级组的同事们,带领五六年级一千多名学生,历时近两年,完成了项目学习“童眼看家乡”这一案例。在亲身的实践过程中,笔者越发感受到项目学习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变革了学习方式,直接指向了学习的本质,实质性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现实存在的虚假学习、机械学习的困境,从而教给学生可以迁移的策略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心智在不同的情境当中灵活转换,成为心之自由的人。其主要体现在起点处的自主选择、过程中的深度卷入与全面经历。
不管是哪种学习方式,其起点始终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它支配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说明了学习者是否想要学习,乐意学什么,学习努力的程度。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是,项目学习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在于学生在真实活动情境中感知到的“矛盾”与“不满足”,这种匮乏感让学生内心深处产生了行为的渴望,从而确立了行动的方向。可以说,这是一场学生在起点处的自主选择。
“童眼看家乡”这一选题的确立,就体现了项目化学习的这一特点。
2017年4月,校园读书节,五年级学生遇到了征文题——家乡。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这个话题的不感兴趣、不擅长,征文质量非常不理想。于是,笔者率先在班级中开展了家乡风物寻访活动。这是我与班级学生认真调研、反复考量、多次协商之后的慎重选择。
首先,这个主题回应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真切感知到的“问题”,即学生“想做的”和“能做的”之间的落差。学生希望可以对家乡有所了解,希望可以在征文比赛中有所表现,然而他们现有的认知不足以支撑他们的意愿。因此,这个主题切中了他们的需求,唤醒了学习的动机。
其次,这个主题拥有海量的资源,可以对项目起到极好的支撑。其一是地域文化资源。笔者所在的梅村,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是勾吴古国的都城所在地,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梅村以及周边地区有大量的历史遗存、名人故居,也有大量独特的风土人情,是学生进行主题探究、项目化学习的好素材。其二是家长文化资源。把着眼点放在“家乡”上,就很自然地拥有了一大批家长资源,因为家长本身就是“家乡人”,既是我们要寻访和研究的对象,也是我们的研究走向深入的同行者。
当班级的活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目光被吸引来了,于是活动很快就在整个年级层面铺开。这种来自师生、生生对问题情境的共同探索,让学生在强大的驱动性问题产生的内驱力作用下,努力去寻求答案。动机一旦被唤醒,学习也就被启动,学习便有了价值感和意义感,学习也就更加真实地得以发生。
项目学习要锻炼和培育的是学生带得走、可迁移的知识,是在复杂情境中灵活运用的心智,被称为策略性知识。这种学习就要求学习必须同时是一种实践,既需要技能,需要动手去操作,亲自去尝试;也需要知识,需要搜集资料,深入地去理解。这种学习实践,呼唤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卷入与全面经历。也就意味着,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思维、情感、身体全程投入。
以“童眼看家乡”为例:
第一期活动——寻访无锡的名人故居。
学生组建小分队,各小队成员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书,规划寻访路线,讨论、确定出行方案,查阅名人及故居的相关资料;学生在大人的帮助下,联系各故居,开展寻访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撰写寻访日记、活动收获等;通过民间公益组织“安仁读书会”,联系到研究薛福成的黄树生博士,聆听他的讲座——吴韵讲堂带你走进无锡先贤薛福成的一生;各小队进行寻访活动汇报,提出困惑,寻求帮助;各类资料整理,编印班刊。
第一期活动进展顺利,学生兴致很高,随即又策划、开展了第二期活动——走进泰伯,走进吴文化。寻访带有“泰伯”“吴文化”印记的地标,如泰伯庙、泰伯墓、伯渎河、吴文化遗址博物馆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当地的老人、从事泰伯研究的专家,实地走访古迹等方式,推进项目研究,以达到对泰伯此人、此事的了解,进而展开对吴地历史的初步研究。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还联系了无锡教育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专门的采访、报道。
在上述项目学习中,学生作为一个实践者,亲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遇到真实的问题,并在多种问题情境中经历持续的实践。他们积极寻找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信息整理与重构;不断提出和澄清问题;在试图评估和判断可选方案的优势时,考虑相关的因素和标准,做出有依据的判断;和多种群体不断沟通、协调,劝说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协调与他人的观点差异……
教师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同行者,全程参与了项目的设计,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指导,并引导学生对全过程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这也是一个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
项目学习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意义,让他们投入当下的学习中,沉浸于学习本身所带来的挑战和快乐中,心智得以自由成长。他们没有为了未来的可能性而牺牲当下学习的幸福,而是在当下的学习之中,为他们未来可能成为的人做好奠基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