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县蓬莱温泉小学 唐金建
目前,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见到学生讨厌作文,怕写作文的现象。一见作文题目便愁眉苦脸,拿起笔来千百斤重,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言之无序,空洞无物,索然无味。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段意思比较完整的话,一般都围绕一个中心,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来表述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段的结构形式,弄清作者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成段的,为写好一段话打下良好的基础。常见的构段形式有:(1)总分式。(2)因果式。这是前后句子表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3)并列式。(4)空间式。这是按方位顺序组织成段的。教学时,我都有意识地加以指导,作为写段的好例子,及时让学生仿写,取得良好效果。
课文中的段落除了按一定的构段形式来组织成段以外,有些段落人物外貌栩栩如生,有的人物对话形象逼真,有的心理活动细腻曲折,有的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给人读了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并作为写作的好材料,及时让学生进行仿写。
如《雨》第二自然段,为了生动地描写雨越下越大的情景,连用了三个比喻句。写天地间迷蒙蒙一片的样子,“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写雨落在瓦片上溅起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写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的情景,“像断了线的珠子”。这些比喻生动形象,我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家乡的小溪,采用比喻的写法写一段话。
又如《穷人》一课中,写桑娜发现西蒙死了,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放在自己床上,拉好帐子后,有一段十分精彩的心理描写: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里,作者把桑娜当时的矛盾心理状态刻画得多么细腻、曲折。桑娜的心情有害怕,有担心,有自责,但更有决断。从而表现桑娜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伟大爱心。教完后我让学生模仿这段内容描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句子说明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要使学生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有独特新颖的作文思路,单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余阅读。正如冰心所说的:“要学好语文,上课、听讲、做作业,当然是主要的,但这还不够。我们一定要把学习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 一定要除了课本之外,各人自己找书看,看到好书之后,同学之间还要互相介绍,也要向老师和家长请教。”
学生只有像蜜蜂采花一样,博览群书,才能不断地积累优美词句、片段,学到许多不同风格的体裁和巧妙的构思,从中吸取别人的写作精华,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有章可循,写作能力就会日益长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作文来源于生活。农村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自然界中,山水花木,飞禽走兽,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大大小小的事,目之所及,到处都是写作的题材,但由于生活空间、思维能力的限制,有些学生发现不了,感知不到。因此,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细致地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摄取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素材,让他们有感而作,有感而发,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有创意地写出好的作文。正像有人所说的一样,要学好作文,必须下苦功夫读好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真实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社会、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由“无米之炊”变成“有米之炊”,我们才能取得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作文就可以做到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