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万科实验小学 方俊秀
统编版教材中课后练习设置了多处“借词说话”的题型,这一练习紧扣低年级语文教学聚焦于词语并逐渐向句段转变的要求,不仅依托教材文本的具体语境,为学生感知、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和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搭建了平台,同时也指向语用表达实践,历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借词说话”是引领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谈谈在这一方面的思考。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基本的模仿开始。因此,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创生性表达,是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必须要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所谓“扶”,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让学生学习别人的说话;所谓“放”,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别人说话的方法进行自主练习。在教师的引领下经历“从扶到放”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种种实践表明,只有先“扶”着学生走一段,在后续的语言实践道路上他们才能走得更稳健、更快速。如两位教师同题异构《黄山奇石》一文,就很发人深思。
一位教师在“巩固识字,读书结合”板块,利用课后的练习题“读一读,选几个词语说说某处景物”展开了这样的教学:首先,指名检查词语的读音,在理解了生僻词语的意思之后相机追问“谁能在介绍一处景点时,尽可能多地运用到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在无人回答时,教师不断进行引导,只有少数学生运用了早就熟悉的“景色秀丽”等词语说了一句话,随后即便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学生的表达终究都是磕磕巴巴。另一位教师在执教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取得了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并没有将课后的练习题置放在课文教学之后专项完成,而是融入教学中。如在教学完第一自然段之后,教师相机提炼出“风景区”“闻名中外”“尤其”“秀丽神奇”等词语,让学生以这些词语为线索概括、梳理课文中的核心语段;随后,教师补充了关于泰山相关景点的资料,并要求学生继续运用这四个词语对泰山进行介绍;在学生训练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再次拓展泰山风景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了“一枝独秀”“风景如画”的意思,并组织曾经攀登过泰山的学生,继续运用“一枝独秀”“风景如画”“名不虚传”“百闻不如一见”等词语来练习说话。
教学内容相同,但在教师不同的设置下,却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位教师的设计仅仅是照搬教材内容,缺乏指导性,学生捉襟见肘的表达也就在所难免。第二位教师则充分关注了教材的教学价值,并拓展了描述对象的相关资料,从扶到放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教学说话的方法,绽放了课堂教学的精彩。
低年级学生有着自身的认知规律,对新事物的接受过程,对新方法的迁移运用,都必须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从易到难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说话练习的平台,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以《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为例,课文习题要求能够在朗读课文后,运用“得意”“伤心”“满意”等词语讲述故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自主完成这一词语具有一定的难度,即便能够讲述也难以达到绘声绘色的效果。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就可以紧扣学情的障碍点展开这样的教学:首先,教师出示“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词语,并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配合肢体动作或者表情丰富地朗读这些词语,有的学生伸出大拇指,有的学生擦去自己眼角的泪水,有的学生用欣赏的目光点头致意……准确地传达了词语的意思。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包含这几个词语的语句,并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朗读。由于学生有先前词语的诵读基础,很快就把握了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为此教师出示语句组织学生练习说话,“因为 ,所以玲玲得意地端详。”练习说话之后,相机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如下练习,“因为 ,所以玲玲伤心地哭了;因为 ,所以玲玲满意地笑了”。有了教师之前的方法描述,使后面的训练更加贴近学生的内在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跳一跳”的努力中,摘到训练的“果实”。最后,教师再次出示“得意”“伤心”“满意”等词语,并鼓励学生连起来讲清楚内容元素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
为什么很多时候有的教学设计容易迸发课堂教学精彩呢?其实这与教学设计所基于的学情基点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对准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从易到难的板块设计中不断地向着教学的目标迈进。纵观本案例的教学,教师所设置的三个层次都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先让学生带着表情和动作朗读词语,逐渐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内心变化的轨迹;然后有了第一次运用词语进行表达训练的基础,学生才能拥有自主表达的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将人物内心的历程借助于词语进行客观而完整的再现……正是由于有了这样铺垫性认知、基础性认知的架构,课堂教学的生成才能精彩而有效。
语文新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写话和说话训练旨在鼓励和激发学生自由表达的动力和兴趣。所以,我们在践行借词说话时,不能将关注点局限于某一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发展,就必须要让全体学生能够开展不同的说话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信而积极地参与。
如《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等词语借词说话,为此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首先,借助文本语句,想象感受画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细读,在还原、想象的过程中再现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时的情景和画面。其次,再次阅读核心语段,圈画出文本中的关键性词语。通过这一板块的训练让学生在深度细读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语言文字形成更加深入而独特的认知,进一步感受周恩来总理与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欢乐、和谐的场面。再次,教师创设具体、可感的情境,组织学生结合词语进行表达训练。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出示几种树木的图片,在认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增添动词,然后再连词成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恩来总理究竟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人物的言行细节和场面描述上。在后续的评价过程中,凡是运用两个词语的都可以判定为优秀,而运用两个以上的就可以鼓励性地判定为特优,以此激发学生语言表达动力。而在学生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分别从用词的多少、基于场合环境下的声音大小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程度进行鼓励和评价。
在这一案例中可以发现,为了降低学生借词说话的难度,教师先让学生圈画出与名词搭配的动词,为说话训练搭建了平台。为了能够契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教师提出了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标准,旨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借助这样的训练契机,获得愉悦的成功体验。实践证明,在这样的练习和表达的过程中,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较好的认知体验,形成了丰富的价值认知,都能以最好的状态融入说话练习,都能够自信表达、积极参与。
统编版教材中关于“借词说话”的训练,契合了低年级语文教学关注词语的教学定位,更为后续句段教学奠定了基础。为此,我们的阅读教学就需要从学段教学目标出发,帮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