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析句精且准 语文能力速提升
——例谈小学语文词句教学的重要性

2019-01-11 22:52江苏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彭金云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黄山松九色鹿小英

江苏苏州新区枫桥实验小学 彭金云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钻研文本、品词析句是十分重要的,广大语文教师应重视对词句教学的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词语教学

词语是由语素构成的最小造句单位,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正确、恰当、巧妙地运用词语来表达感情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从词语中体悟人物心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2课《金子》中,主人公彼得在淘金时埋头苦干但没有成功,于是准备放弃。连续三天三夜的大雨过后土地上冒出来的一片青草使彼得若有所悟,他决定尝试种花。在这里,“若有所悟”这个词语用得非常准确,精准地表现出了彼得当时的心理:有所触动,但并不清晰;有点明白,但明白得不是很透彻,更没有十足的把握。种花,只是他打算进行的一种尝试,未必一定会取得成功。但关键是他勇敢尝试并又一次坚持了,这才有了他最终的成功。教师引导学生领会彼得心中所悟,对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勤劳固然重要,但智慧同样重要”这一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2.从词语中感受恰当精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课《九寨沟》中有这样一句:“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这里连用了四个“也许”,表现出的是一种不确定,游客可能会遇到很多种珍稀动物,可能只会遇到一种,也可能一种都不会遇到。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贴切地写出了这些动物的珍惜与神奇,从而给游客增添了许多期盼。这四个“也许”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作者语言的准确性。用词精准这一特点,在说明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其作用也尤为重要。

3.从词语中发现细微差别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的《泉城》一文在介绍四大名泉的流向时,均采用了不同的词:珍珠泉用“涌”,五龙潭用“汇注”,黑虎泉用“喷吐”,趵突泉用“冒”。珍珠泉与趵突泉相同之处在于水流都是从下往上,不同之处在于珍珠泉像一串串珍珠,珠串变化多端、变幻莫测,游客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它会以什么状态流出,而趵突泉的水流“比吊桶还粗”“如同三堆白雪”。对比之后不难发现,珍珠泉涌出来的是一种神奇,而趵突泉冒出来的是一种力量。再来看看五龙潭和黑虎泉:五龙潭由五道清泉汇注而成,故名“五龙”,是由分散到集中;黑虎泉的泉水不断地从三个石虎头中喷出,是由集中到分散,二者正好相反。这些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体现出了作者在选材时的匠心独运,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发现并感悟这细微差别中的秘妙,以此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4.从词语中区分感情色彩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 《卢沟桥烽火》一文中,同样写不让对方察觉,写日军时用的是“偷偷地摸来”,写中国守军时用的是“悄悄进发”;同样写撤退,写中国守军时用的是“只得暂时退守”,写日军时用的是“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不同的词语,感情色彩的差异溢于言表,作者的爱与憎表露无遗。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理解到位了,他们在写作时才能正确地加以运用。

二、句子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是顺利进行篇章学习的基础。

1.从句子中把握故事情节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课《掌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不少教师看到了省略号,就会有意识让学生去想象小英还会怎么样做,学生们想象着小英和同学们一起唱歌、跳舞、跳绳、踢毽子,等等。在这一环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丰富的想象看似成了一节课的亮点,但细细想来,学生的这些想象是否符合常理呢?一条腿落下了残疾的小英真能够这样做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她毕竟是残疾人。她的意志可以坚强乐观,但她身体的残疾是不可改变的。她可以与同学一起交谈,一起游戏,乃至一起唱歌,但决不会一起跳绳、跳舞、踢毽子。她走进舞蹈房不是说她去跳舞,而是表示她在最大限度地克服心理障碍,战胜自我,在心理上完全健康了。跳舞是必须用脚的,凡是用脚的活动在过去她是不可能直面的,现在她却可以坦然面对了。这个句子中“甚至”这个词,正确表达了小英心灵充满了阳光的“极致”状态。

2.从句子中理解文章主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这个句子看似平淡,却点出了黄山松的“奇”:形态奇、数量多、生活环境险。其他名山上也有松树,但同时兼有这三方面特点的却实没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是不是也是黄山松的特点呢?是,但又不全是,因为“顽强的生命力”是所有松树的共性特征,而不单单是黄山松的个性特点。细读全文可以发现,作者的落笔并不在歌颂黄山松的“顽强的生命力”,而是在写黄山松的千姿百态。从这个角度来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黄山松经历的磨难,这一拓展手法与文章主题是不相符的。

3.从句子中理清逻辑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2课《九色鹿》一课,九色鹿被包围后,他对国王说了四句话。“陛下,您知道吗?……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九色鹿的四句话是怎样打动国王的心,从而让国王改变主意的呢?第一句它称呼国王为“您”,以尊称显示自己的有礼;第二句阐明了它与调达的关系,告诉国王自己曾施恩于调达;第三句则是它对调达的愤怒和道义上的谴责;第四句话是最重要的,就是它对国王的警告和提醒:您身为国王,千万不要成为跟调达一样的小人!这四个句子的逻辑关系非常紧密,九色鹿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义正词严而又没有让国王过度难堪,充分展示出了九色鹿的勇气和智慧。人物语言严密的逻辑关系在《鞋匠的儿子》一文中也有充分体现,此处不一一赘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语言的逻辑性之后,他们才有可能在生活中运用逻辑性的语言。

4.在句子中感悟行文之美

仍以《泉城》为例,本课第一自然段是一段非常适合学生背诵、积累的美文。在这一段中,“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等四字词语的大量运用以及排比的手法让句子充满节奏感,体现了这一段的节奏之美;第二句的四个小分句先写泉之形,再写泉之声,体现出了这一段的层次之美;这四个小分句都是先白描泉水的形与声,再用比喻将泉水形象化、生动化,体现出了这一段的修辞之美。短短一百多字蕴含了这么多秘妙,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去感悟,一起去发现。

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有效的词句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是理解篇章的基础。当然,词语教学与句子教学二者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不可能完全割裂开来。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读通、读懂、读好词句的要求出发,深入浅出地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进行体验和理解,收获思考和感悟,受到思想的启迪和美的熏陶,享受阅读过程带来的乐趣,以求最终达到“品词析句精且准,语文能力速提升”的良好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黄山松九色鹿小英
九色鹿
小英的烦恼
黄山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季节性恋爱(外一首)
“七一”抒怀二首
九色鹿
叫爸爸
星星树
快乐的聚会
巧猜字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