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修香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诵读教学。但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吟咏文言文,学生不免会觉得枯燥。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欲望会减弱,对文言文学习也会产生畏惧心理。笔者探索在文言文教学中建立立体教学方式,将诵读涵泳和思维训练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发展思维,在思考中进一步丰富情感。
对于文言文词语的理解,多数教师采用归类的方式让学生记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很快记住很多词语的意思,但遗忘的速度也很快。而且这种枯燥乏味的记忆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兴趣。因为没有结合语境去理解词语,在考查课外文言文词语解释时,学生还是会张冠李戴。教师如果能结合具体词语,巧妙地设计一些小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在正确理解词语的同时,也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一位教师在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时,在词语翻译教学上做法很独特。他用一些小问题启发学生品读课文,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为了让学生理解“年且九十”的“且”,教师设计了一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愚公到底有没有九十岁”。学生也很好奇,于是回归到文章中品读,发现可以说明愚公年龄的关键词是“且”,并在注释中找到了“且”的意思,纷纷回答“愚公不到九十岁”。这样,学生就准确理解了词语“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小问题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主动品读文本,理解词语,对词语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笔者在执教《咏雪》这篇文言文时,也用到了让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方法。当笔者让学生思考“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儿女”的意思,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儿子和女儿”。于是笔者追问学生:“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是否和文章结尾相矛盾?”学生再次去读文章,发现确实不能这样理解,正确的解释应该为“子侄辈”。
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比较性的语言品味题,引导学生反复咀嚼语言文字,由诵读走向涵泳,在比较揣摩中发现语言文字的独特精妙,提高鉴赏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李卫东曾经执教《陋室铭》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刘禹锡语言的精妙独到,李老师设计了语言品味题:文章开头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后一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后一句与前两句在句式上不够对应,请按照前两句的句式改写一下。学生很快改写好了。答案有很多,如“室不在陋,有德则馨”“房不在好,有我则行”等。李老师进一步追问:这样改好不好?学生意见不够统一。李老师让学生继续把后面的句子也改成“有……,有……;无……,无……”这样的句式。学生改完之后,李老师再让他们诵读品味,并与原文进行对比。
学生反复诵读后,一致认为原文运用长短句的形式,整散结合,读来抑扬顿挫,能感受到刘禹锡当时悠然自适的生活状态。而改后的句子过于整齐划一,缺乏美感,也难以表达刘禹锡当时的思想情感。学生在比读中,体会到《陋室铭》独特的语言韵味。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让学生演读这一方式,拉近他们与人物的距离,加深他们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学生要想表演好,必须准确理解文本,切身体会人物的思想和情感,还要和诵读结合起来。这种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能够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次公开课教学上,教师执教的是《湖心亭看雪》。教师让学生结合文末的“喃喃”一词,想象一下舟子的神态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神态。教师的问题抛出后,学生兴趣盎然,一起进行探讨。多数学生认为,舟子的神态应是“疑惑不解”,在说明理由后,教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当时的情景表演出来。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词语,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模仿舟子的神态语言,更加深了对张岱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教学最终还是要回到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目的上来,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教师的做法是出示写作背景,让学生直接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割裂了人物思想和文本的关系,学生往往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还是以《湖心亭看雪》为例。因为学生对张岱的经历不是很了解,对人物的思想把握得也不够准确,教者需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品味语言文字,体悟作者真正的思想情感。
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思辨性问题:张岱见到金陵人时,是满心欢喜还是不太乐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烈地讨论,结果全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双方各执一词,展开了深入、激烈的辩论。学生带着问题回归到文本中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的学生对张岱会更加好奇,也会产生进一步了解张岱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再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学生结合这些助读材料,进一步走近作者,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真理越辩越明。本来,学生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理解得还不够到位,但是在辩论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对文本进行思考,激活了思维,逐渐形成更为清晰、完整的理解。
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建立立体教学方式,积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品味语言,发展思维。建立立体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发挥教学智慧,使课堂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真正做到以学定教。这样的文言文课堂,学生就会敢说、敢问,愿说、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