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黎少萍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要求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加深,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完成这一目标,老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合作。
数学不像语文,能够用生动的文字进行描绘,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果遇到重难点,不免会感到枯燥无味,再加上小学生天性贪玩,很难集中注意力,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降低。而搭建自主合作平台,能够将班级学生团结起来,一起投身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另外,小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以后,就能在学习中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他们会为之付出努力,在合作中学习同伴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从而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互助精神。
老师的教学不单单只停留在书本,更应注重组织并引导学生实施实践活动。实践过程,需要课程的合理规划,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各尽其才。在自主合作中,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推动教学课程的开展。老师不再局限于自己管理安排学习任务、制订学习目标。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风气,教学开展更加顺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直接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置成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来完成,教师则负责把控全局,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提示,改变“一言堂”的教学状况,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而每个学生在数学课上都能有所收获。
在开始合作之初,教师要逐步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组,并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每四个学生编为一组,四人分别代表“毫米”“厘米”“分米”“米”,教师即兴用尺子测量学生的文具盒、铅笔、书桌等物品,要求被轮到的小组成员要依次报出正确的数字,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小组中有一个成员的数据错误,则该小组不得分。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以正确率最高、得分最高的小组为获胜组,并由教师颁发奖品。该游戏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几种测量单位的换算,又要求其能够完成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可以采取“你摸我猜”的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几何形状的物体,装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同组的两个学生面对面,其中一个先到老师面前,伸手到袋子里摸图形,然后向同组同学进行描述,但不能说出该图形的名称,直至对方猜出图形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求学生能够摸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又要求其能够对其进行正确的描述,例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圆形“像太阳”等,而负责猜的学生也必须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用游戏、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在学生经过长时间的两人合作以后,老师可以发展成小组之间进行合作。老师先以某个数学知识点引入话题,然后把学生的座位按照排或者左右分成几组,在每一组设置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他们集体学习。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找到一棵大树,要求学生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计算这棵大树的横截面积。教师提出合作课题之后,就要把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要求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最好的计算方案。教师只提供相应的辅助,不干涉学生的讨论,但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特别是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除了要点评学生拿出的计算方案之外,教师还要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团结合作,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创设多种合作方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老师可先把课件上的题目原封不动展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其解题方法进行变换,用自己喜欢的思路去解题。老师不把学生分组,直接让全班学生一起探讨交流,让所有学生各展所能,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比拼。可以个人计算,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合作计算。老师只需要在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后得出满意的答案。每位学生都对老师进行汇报,单人和小组合作得出的解题方法,老师分别给予评价意见,并让他们各自谈论自己解题时的感想,让他们发现合作与单人解题的区别。例如:六年级教学分数乘法简便计算,有些同学直接算很麻烦,通过学生合作讨论,得出简便算法:这种算法简单多了,准确率也提高了。在五年级小数乘法简便计算:8.8×1.25有多种计算方法:①直接算;②8.8×1.25=(8+0.8)×1.25=8×1.25+0.8×1.25=10+1=11(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③8.8×1.25=(1.1×8)×1.25=(8×1.25)×1.1=10×1.1=11(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简便计算)。三种方法对比,显然,第二和第三种方法比较简便,然后②和③再比较,理清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区别,加深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老师要教会学生具备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老师可以出一道题目,然后在小组中发放学习资料,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沟通交流,根据这些资料挑选出有用的信息。老师还可以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在本小组内进行汇报,说出自己在搜集信息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与其他组员进行分享。分享完毕以后,老师可以让每个小组互相之间进行讨论,从别的小组那里收获许多知识,统一记录下来,培养他们记录的好习惯。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充分发挥每一位组员的优势,善于表达的可以进行分享;收集能力强的可以把本组收集的信息展示出来;记录速度快的负责做笔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会逐渐树立合作的意识。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工作者持之以恒,运用策略稳步推进。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需要由浅入深地不断进行引导,让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质的飞跃。老师要学会张弛有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加强实践操作的力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与实践能力有效结合,同时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