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分析

2019-01-11 21:09倪连晶王利平
教师博览 2019年2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教育者家庭

倪连晶,王利平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上饶 334000;上饶市委党校,江西上饶 334000)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幼龄学前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学科,是教育者为学前儿童进行引导教育的重要指南,家庭环境是最适合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场所,因此两者相结合更有利于帮助学前儿童成长。文章将从家庭环境、布局影响、发展作用以及环境模拟等方面来研究怎样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阶段性心理成长的环境,并讨论在此阶段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引导的方法,从而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庭的积极影响,以促进儿童全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一、儿童情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设计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以情感认知的发展最为关键。而以家庭教育视角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家庭中的沟通交流方式、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游戏都会影响到儿童情绪的发展。家庭交流是儿童成长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儿童的心理历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使儿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情感认知的发展,教育者就要将心理发展理论与之相结合。首先,教育者可以从家庭空间入手,将儿童熟悉的家庭环境进行设计,例如在家庭设施的摆放、家庭用具的使用、家庭用品的设置等方面,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使家庭用品能够为儿童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对物体或空间产生相关的情感。家庭空间的设计能够为儿童提供情感宣泄的平台,也能为其提升幸福指数,让儿童对家庭中的物品产生好感,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收到积极情感的反馈,有益于儿童阳光积极心理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保证学前儿童在成长中的各方面需求,比如营养状态、智力发育、身体发育等。

例如在家庭设计时,教育者可以利用学前儿童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为儿童设计自制木马,通过和儿童一起进行木马的制作,在木马的制作过程中渐渐融入儿童的情感,让儿童对家具产生情感认知,即产生童年的美好记忆,从而增强儿童心理的幸福感,有益于正确情感认知的形成。同时这也能有效锻炼和培养儿童的动手、交流、思维能力,这就使得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实际相结合,避免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不良情感的产生。此外,教育者可以通过互动设计家庭用具来增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通过与儿童共同的设计与创作,这些家庭用品中掺杂着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对这些事物有熟悉、怀念的感觉,会产生特定的情感,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到其中的有利影响。比如教育者与儿童一同设计睡床,睡床在商场中并不缺乏,但是很少有从儿童的角度来设计的类型,因此教育者和儿童从自身实际出发,设计适合自身的睡床,有利于儿童的生理需求,更有利于其情感的健全与发展。

二、家庭教育视角下儿童语言能力的心理学应用

儿童的语言表达是儿童心理的重要发展因素,而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受身边的环境、自我情感认知的影响,其中客观事实的影响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家庭的环境尤为重要。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育者如何探查儿童心理变化的历程是重点与难点,一般情况下儿童并不擅长向别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由于儿童的语言交流能力有限,但教育者可以从儿童的情绪变化、动作表情推断出来,为儿童进行语言引导和疏通,以培养儿童正确表达自身的感受,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为儿童进行语言交流引导时要注意环境氛围的营造,要利用一些直观、便于理解的事物进行引导,通过一些颜色或图像来帮助儿童进行语言组织、思维构建。其次,教育者可以利用互动阅读、表演阅读的方式帮助儿童增加词汇量,通过一些故事情节来建立儿童的思维模式,从而引导儿童进行语言的描述与应用。

例如教育者可以利用睡前故事,通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一些精彩的故事为儿童进行讲解、必要时可以通过扮演角色来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通过让儿童演绎不同的角色,对角色的语言、表情、动作进行模仿,一方面培养儿童的想象以及思维能力,加深儿童对人物的理解,另一方面使其提高对文字的熟练使用度,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再比如教育者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与儿童共同观看精彩的动画作品,例如《大闹天宫》《宝莲灯》《葫芦娃》等经典,让儿童感受到积极正能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另外,观影也能够帮助儿童将文字和图画联系起来,更好地将知识进行吸收消化,并增强对故事的感悟,以此产生持久的记忆,同时也能够将语言文字化为己用,使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利用家庭的欢乐阅读,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儿童的心理成长奠定基础,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只有让儿童掌握了语言表达技巧,教育者才能更好地与其进行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

三、儿童创新思维发展和家庭游戏教育设计的结合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有智力挑战性的游戏也有利于儿童思维智力的发展,在学前时期,儿童的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游戏设计目的不仅在于让儿童享受游戏带来的欢乐,更要将儿童在游戏中的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当作发展重点,锻炼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在家庭游戏中,器具性玩具作为主要组成部分,是学前儿童认识事物、接触真实事物的起始点。这些玩具如果具备良好的真实性、创新性、智力性,就不适合于儿童的游戏,因此,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玩具的使用有效性。在利用玩具进行设计时,教育者要注意几点:首先是设施的模拟性,儿童喜欢生活中的物品,但出于年龄的原因,很多物品并不能通过视觉进行全方面的感受,因此一些缩小比例的设施就受到欢迎,儿童也能全面地、真实地观察事物,有益于其观察、认识事物的特征,从而完善知识的储备,为创新思维打好基础。其次是游戏设计的创新性,例如一些拼图、折纸、手工制作等创新型游戏,有益于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来帮助儿童进行创作,固定的顺序思维不适于儿童的思维发展,教育者要多元引导。最后,游戏设计要有层次性,儿童重在游戏的体验过程,教育者不能将游戏设计成为知识讲授的过程,要将探索引导作为中心,将游戏的体验作为重点,避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有心理抵触,要让儿童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下自然地接受思维训练,循序渐进地进行游戏和学习。

例如在互动折纸游戏中,教育者不要只依据固有的折纸顺序向儿童展示,可以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通过展示折纸目标的最终形态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进而引导儿童通过部分的折纸方法还原整个顺序,从而达到锻炼儿童逆向思维的目的。再比如进行拼图游戏时,教育者要善于观察儿童的思维状态,并从中予以鼓励和指导,让儿童的心理以及智力上全方面地投入,不断地使其产生思维碰撞,利用零星的图像来想象整个图案的构建过程,从而培养儿童的想象思维。最后,例如利用橡皮泥进行模拟制作时,教育者要选择使用儿童的模板,像小动物模型,最好贴近生活实际,便于儿童观察和模仿,正确认识事物的形态以及细节情况,从而保证儿童的基础知识储备,为其今后创新思维的发展做好准备。

四、家庭榜样与儿童个性发展的结合应用

周围客观存在的环境是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学前儿童善于模仿,对儿童喜欢或者崇拜者的模仿更为突出,因此,教育者要为儿童建立良好的模范。在家庭榜样的建设中,教育者要注重儿童间的交流和互通,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进行示范,使儿童建立起相对应的道德意识以及社会意识。教育者可以应用直接表述、间接衍射、举例子、讲故事等方法来增强模范作用。教育者应用这些方法,目的在于让儿童学习榜样在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在儿童的内心里逐渐产生模仿的想法,从而对儿童的性格以及风格产生影响。在儿童学习的阶段,教育者也要认识到角色转化的重要性,这种转变对于家庭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有积极作用,这避免了儿童与榜样间的思维冲突,通过换位思考,教育者更能够感受到儿童的发展变化,从而根据儿童的学习能力来进行改善和修补,从而让个性化思维随着儿童的成长逐渐完善。例如家长在家庭中角色的转变,将儿童与自己放在同一层次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有利于学前儿童打开心扉,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情感互动,从而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在儿童学习模仿期间,教育者要注意儿童心理的变化,要及时地与其进行平等交谈,因为有的儿童在模仿时会产生一定的内在不良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会对儿童的内心产生不良影响。另外,作为教育者,要通过事物的处理、语言交流和为人作风,为儿童树立良好的道德模范,帮助儿童树立远大的志向,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体系,引领儿童走上正确、积极的人生道路。最后,教育者要懂得聆听,在遇到困难时对儿童进行激励,使其拥有顽强拼搏、坚强勇敢的良好品格。

学前儿童正处于心理生理快速发展的时段,教育者要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制定相关引导措施,帮助儿童在心理及生理上建立良好的开端。在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教育者要注意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创造家庭中的生活环境、沟通交流、情感互动等真实氛围,引导并锻炼儿童的思维和沟通能力,使其内在意识得到快速发展。最后,教育者以发展心理学作为指导,不断改进家庭教育视角的应用方法,让学前儿童有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其今后的学习成长打好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教育者家庭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