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峰
18岁入职的我,工作热情高涨,憧憬教育的伊甸园——传授知识,当堂训练,教出成绩,立足课堂,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
当时经验丰富的老师告诉我:小陈呀,你年轻,教学之路还长啊!要站稳讲台,就得掌握一些应试技巧——针对每一篇重点课文,必须把重点词句一字不落地进行详细准备,并及时细致地编写训练题。我默默记在心中,并付诸日常教学实践。每天上课前,我都仔细阅读课文,把其中的重点、难点、考点,进行拉网式排查,仔细收集资料,从应试的角度考虑如何使学生便于记忆、理解,撰写教案,编制训练题。
当时校园里流行一句话:“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在想来,考试、分数对学生是多重要!分数在教师心目中地位有多崇高!我耳濡目染,渐渐明白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样做既是熟悉教材、把准重点难点的必需步骤,更是紧扣中考命题的需要。
年轻的我,每天怀揣梦想,走进学校,满腔热情地站上讲台,激情四射地进行讲解,字字句句,段段篇篇,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为了更好地站稳讲台,我坚持练好“三字一话”,用自己的基本功吸引学生。我对教材认真研读,反复咀嚼,对重点的字词句段含英咀华,以自己的文本解读功夫“征服”学生。这样上课讲解时,就会底气十足、滔滔不绝,大有行云流水之感,渐成排山倒海之势。教材的肢解分析,知识的散点教学,上课的直接灌输,带来了课堂的较高“效率”。
我也想更好地在课堂上吸引学生,于是学习魏书生的“六步自学法”,照搬“语文知识树”。但是当时的课堂完全属于教师主宰的“一言堂”,是十足的“填鸭式”,目标只有一个——考试分数。于是我把学习主体——学生完全看作机器。学习名师,模仿课堂,止于皮毛,只得其形,忽视理念,不得要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带教班级的语文考试成绩连续多年获得全校第一、全区第一。作为班主任,我所带班级的总分、均分、优分也是全区第一。此外,我还执教了县级公开课《谈骨气》等。1991年,我被评为南通县教学“六认真”标兵,并获得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表彰。我是所在学校历史上最为年轻的政府奖获得者,当年28岁。彼时真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窃喜。
但欣喜、兴奋之余,我扪心自问,教学成绩(考试分数)的取得固然是我智力劳动的结晶,其实也是我体力付出的结果,更是学生勤学苦练的成果。我的这种付出最为高效吗?我的方法最为科学吗?学生的兴趣爱好我关注了吗?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锻炼和滋养了吗?这时,我心中顿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惘,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忧愁以及“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惆怅。复杂的情愫,萦绕心际。对真正的梦想,我虽不可至,但心向往之。
面对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我曾几度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为了领悟名师的教学真谛,我夜以继日,勤读深思;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我确定了下一步的奋斗目标: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语文教师,即成为“语文骨干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
20世纪80年代末的课改,如强劲的东风吹遍大江南北。全新的理念、素质教育的高要求,给陈旧、老套的课堂教学带来冲击。这不亚于教学领域的“地震”,同时也给力争破茧的我带来新的机遇和希望。
我开始了新学习、实践之旅。我向杂志、书本、新媒体学,订阅了《课程·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学》等核心期刊,及时捕捉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改信息;及时购买《教育哲学》《教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目标教学法》等理论书籍,一页页读,一本本啃,不断丰富自己原有的心理图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空余时间及时下载网络上的有用信息,并做好归类整理,以利于自己的再思考和再提升。
站好讲台,必须向名师学习。我利用到华东师大培训的机会,向于漪老师请教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有关问题,向钱梦龙老师讨教“导学”策略的原理;利用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向余映潮、魏书生、陈军、李海林、魏本亚、倪文锦等名家请教。我在教学实践中模仿了一些技巧,悟出了一点道理,小有进步,自己常常会心一笑。
我反复研读《语文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惊叹于名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求真的敬业精神,更惊艳于他们高超的教学设计和精彩的导学艺术。我活学活用,将这些学习所得及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我一步步积累,从模仿到创新;我一课课沉淀,从模拟到创造,逐步领悟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真谛。我的课堂教学理念由片面追求分数变为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方法传授由“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文本解读由“肢解式”变为“整体感知、重点把握式”,教学方式由“填鸭式”变为“启发式”,问题设计由“碎问式”到“主问题引导与问题群建构式”,课堂样态由“一言堂”到“群言堂”。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了空前提高。我的课堂做到了轻负担、高效率,教学效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平时的课堂就是实验的基地。教师的职责就是站好讲台。因此,我向自己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不断进行课堂改革,有效淬炼教学艺术,利用各种公开课进行砥砺、打磨。2007年,我参加全国中小学优质课大赛,获一等奖。在南通市第二中学期间,我还把源自课堂实践的成功做法——“五要义”立体教学法进行归纳,写成论文,申报了规划课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升了理论层次,推广了实践成果。由于成绩突出,我两次被南通市教育局记功,并获得南通市园丁奖,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至此,我心中油然而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激起一滩鸥鹭”的欢快自由,也有“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陶然自得。
自己虽然站好了讲台,似乎达到了“看山不是山”的境地,但是我的课堂个性在哪里?我的教学特色是什么?我的教学风格形成了吗?这时,我心中顿生忐忑、惶恐。然而,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持、坚韧,又使我找回了自己,坚定了梦想——只有不忘初心,持有执行力,才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有心无旁骛,才能一往直前。
“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是新一轮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我的理解是,语文教学必须牢固树立六种意识,即“语意”意识、“语用”意识、“语境”意识、“文本”意识、“文体”意识、“文化”意识,真正让语文找到回家的路。这时的我,将自己的人生目标确定为从“站好讲台到享受课堂”,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使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语文教师”。为此,我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奋勇前行。
语文教学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培养学生带得走的素养,才是硬功夫,其中阅读力、思维力是最为核心的因子。基于这样的认知,我积极探寻课堂艺术,阅读《美学》《美学书简》《审美化教学论》等书籍,变讲授课堂为导学课堂,变单一传递知识的课堂为多维互动课堂,变听讲灌输课堂为合作探究课堂,变考试训练课堂为审美臻境课堂。为此,我申报了省级课题,发表了数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并出版了专著《语文审美教育研究》。
此外,我更注重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汲取精华,为我所用,探寻语文课堂的至臻境界,努力彰显个性,凸显特色,渐成风格。我阅读了《当代中国教学风格论》《教学风格论》等书籍,像蜜蜂采蜜一样汲取多方智慧。通过多年的课堂探索,特别是在南通市名师导师团导师的指导、点拨下,我提出“问题群导学”的教学主张,逐渐形成了“新、精、实、活”的教学风格,由原来的站好课堂渐成为审美课堂,在教学中享受语文人生。我坚守课堂阵地,开展课例研究,努力探寻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申报了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以学生思维流程为指向的主问题教学研究”,现已顺利结题,发表系列论文20篇,出版专著《问题群导学建构艺术》。“问题群导学生态型课堂建构”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面对成果,我心中掠起吴均闲居山中看“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的欣然自在,以及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悠然自得。
课堂教改无止境,不待扬鞭自奋蹄。精湛的教学艺术:导学艺术、点拨艺术、理答艺术、合作艺术;可操作的课堂范式:六步自学法、“321教学模式”;紧扣核心素养的教学样态:真境语文、绿色语文、无痕语文……对这些,我常常萦绕于心际,留行于纸笔,实践于课堂。从文本的教学性解读入手,到寻找新颖巧妙的课堂导入,我一遍遍研读和斟酌;从主问题设计到问题群建构,我殚精竭虑,丝毫不懈;从自主探究到小组合作,我有序组织,边扶边放;从课内导学到课外自学,我积极引导,推陈出新……2016年,我申报了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生态美学视域下‘问题群设计’实践研究”,现已顺利结题。在此基础上,我领衔的南通市中青年名师陈剑峰工作室又申报了“言语思维视域下问题群导学课堂生态型建构”项目研究。我们继续探究语文教学规律,丰赡教学艺术,以课堂为阵地,以问题为引领,以思维为核心,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追寻风格,一直在路上。只有矻矻穷年,才能精益求精;只有千锤百炼,才能终成正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我课堂追求的理想境界。
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再到享受课堂,我经历了语文课堂教学三重境界的洗礼和磨炼。我渐渐领悟到,名师成长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只有将教学工作看作一项视野更广、层次更高的事业,将语文教学与自己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从教学的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