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王 斌
现今数学常态课中,因为时间的关系,往往以“灌输知识,模仿记忆,大量练习”等直接粗暴的方法进行教学,既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又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对任何知识都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使学生培养自主能力,这也是现今数学教学的必要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有趣的课堂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上“字母表示数”时,观察摆三角形,然后用字母表示数,学生的兴趣不高,特别是在填表、找规律时,连老师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我设计了一个课前游戏——“魔盒”:一个物体进入盒子,然后变成另一个物体从盒子出来,刚开始是一些小动物(十二生肖):鼠变牛、虎变兔、马变羊……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在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然后把动物换成数字:7 变21、8 变24、9 变27、15 变45……既使课堂达到了一波小高潮,又自然地使学生感受那些数字是有规律的,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通过选择学生最喜爱的变魔术游戏来激发其“争强好胜”的心态,成功地将学生引入课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一定要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时间是相对的,教师占用的时间越多,留给学生思考和实践的时间就越少。因此,在正常教学中,需要教师提前设计课堂教学,选择可操作的主题,让学生做更多的事情,培养自主能力。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动手试一试用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满长方形,然后再拿掉几个正方形,问:能不能摆?让学生动手操作思考。最后比赛:看谁能用最少的正方形去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层层推进,层层操作,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一步步接近真相,感受真理,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的,从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公式。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往往是随机的或非标准的。因此,学生完成作业后,应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标准化的作业过程或老师示范指导。如在教授苏教版二下“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在观察角、摸一摸角、画一画角、摆一摆角的过程中,操作往往是不达标的,然后在后面分组讨论,深入探讨角的特点时学生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后来我做了一张有目标的作业纸,让学生明白角的组成部分及角的特点,情况有所好转。
数学中的合作与交流往往能爆出新的火花,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一种分享、讨论、创造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想在集体中凝聚,在集体中升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下面是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口头计算”的小组合作教学片段:
生1:(行列式)37+19。
老师:让我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的特点。
生2:这个算式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生3:37 接近40,19 接近20。
老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按你喜欢的方式计算这个数字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分享你的想法,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我走下去观察他们的算法)
老师:哇!有很多想法。请你们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看看别人算法,你发现了什么?(近10 分钟的讨论和交流,然后报告,通过讨论和沟通交流中,学生合作探索了多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头算术方法)
老师:谁来告诉我你们团队的发现?
生4:我们发现37+20=57,57-1=56,40+19=59。
59-3=56 取其中一个加数作为整数,然后减去多余的。40+20=60,60-3-1=56,将两个加数都视为整数,然后减去多余的加数。
老师:你的发现真棒。
生5:我们发现30+10=40,7+9=16,40+16=56 和40+20=60,60-3-1=56 都将两位数视为整数相加。第一种方法加剩下的,第二种方法减去多余的。
生6:我们也发现37+10=47,47+9=56 和30+19=49,49+7 =56 也是把一个加数看成整十数,再把少加的加上。
生 7:我觉得要口算就是把加数看成整十数,然后多加的就减,没加的再加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是主体,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对知识的创新重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更多地注意锻炼学生相互讨论的意识,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各抒己见的苏格拉底式课堂,培养出个性鲜明、思想独立、勇于创新的学生。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是数学教学给我们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必须克服的难题。所以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不断探索,永不停歇地走在数学教育的道路上,努力注重“学”,弱化“教”。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在后期的长期学习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具有核心素养的“数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