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姚婷婷
思考题通常有一定的复杂程度,也是具备较大难度的问题。针对这类数学问题展开教学时,不仅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问题有效解决后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可以起到很好的学科能力强化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合理进行思考题教学的组织与构建,要透过有效的问题筛选和具备针对性的问题分析模式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将具体问题有效解答,在积累学生信息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就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起到很好的学科教学推动效果。
首先,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这会让学生在针对一个特定问题时形成多元的解题方法,不仅能够体现出问题解答的趣味性,也会带给学生更多学习收获和成就感。教师首先在问题创设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只有那些具备一定开放程度的问题才会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解题空间,也会让学生找到差异化的解题方法和路径。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灵活有趣的问题,随之鼓励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加以解答。如果问题本身具备一定的难度,可以组织大家基于小组交流讨论来进行问题探讨。让大家在思维方式的交流碰撞背景下,形成更多差异化的解题方案。学生还可以就各种不同的解题模式做对比,在比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哪种解题方法效果更为直接,这些都会让思考题的分析探究更具乐趣,也是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锻炼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的有效方法。
比如:把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涂上油漆,如果将它平均分成27个小立方体,那么三面涂油漆的小立方体有( )个,两面涂油漆的小立方体有( )个,一面涂油漆的小立方体有( )个,没有涂油漆的小立方体有( )个。不少学生一看到这个问题都很疑惑,也不知道应当如何找寻解题切入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维量,并且可以采取多元解题路径进行解答。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时,要让大家结合立方体的顶点、棱、面的个数来做不同的思考,让学生具备初步的分类讨论的能力。学生会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应当从哪里切入,也会明确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一样的可能性。通过上述思考题的解题,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会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都更强,这样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实施效果,能够让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培养与锻炼。
学生的学习信心来源于多个方面,可能是解决了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后带给自己的肯定,也可能是弄懂了平时不理解的知识后带来的成就感。教师在基于思考题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时可以基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开,这会收获更加全面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相应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学生在知识吸收掌握上存有的疑问,然后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做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教师还可以将这种指导过程和具体的习题进行结合,可以透过具备代表性的思考题的分析讲解来化解学生的一些疑问,让学生消除已有的思维障碍,就某些知识可以有更好地吸收掌握。
比如,从0、1、2、4、5、7中选四个数字,可排列成几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四位数,其中最大是几?这个思考题非常直观地考察了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吸收掌握程度,解决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时还要将上面的几个问题做综合考虑,概括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等。这类思考题的训练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在学生就这部分知识存有疑问或者掌握不够牢固的背景下,展开这样的训练能够极大地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就知识的掌握更加充分,这才是让学生积累更多学习信心,全面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方法。
教师在进行思考题的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明确考察要点,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某种学科能力素养,教师也可以在思考题的设计上有适当的知识拓宽与延伸,给学生引入一些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好奇,让学生产生更强烈的问题探究兴趣,这也会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一些延伸知识后具备更大的学习信心。这样的教学实施方法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就原有知识的吸收掌握,并且锻炼学生的解题技能,还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带给自己的成长与收获。这同样是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的方法,还能够增强学生就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经过5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4.9米,以后每秒下落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9.8米。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看到这个题目后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有学生会问:“为什么会下落呢?”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个题目给学生简单介绍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学生讲一讲万有引力定律,让学生多增长一些知识。当给学生讲到这些背景知识时大家都听得非常仔细,也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些背景知识作为铺垫后,学生就原来的题设条件会更容易理解,解题的思路也会更加顺畅。这不仅辅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将问题解答,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实现了知识的延伸与拓宽,会很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积累信心,让学生更喜爱数学问题的探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