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教场小学 苏红梅
所谓情境教学法,依其概念划分可称之为“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教师在知识教授环节当中,根据相应的知识规律,用特定手段为学生们创设出的一种学习意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更为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进而达到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目前,随着教学思维的多元化,情境教学的应用方式也随之而得到了多种形式的蜕变,在课堂中以其灵活的方式推动着各个学科的教学进程。以下,笔者择取了其中相对于数学学科以及小学阶段学生身心特征而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形式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相对于数学学科的知识特性而言的。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见,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性,即,用现实的生活现象可以解释数学知识,而数学知识亦可以很好地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有鉴于此,在教学中借助于此为学生们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以《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这一数学知识时,便依托于现实生活应用展开了教学。如:笔者利用条形统计图对上个月天气变化情况进行统计,首先组织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搜集本地区上个月天气阴晴变化的相关数据,之后再逐步指导学生将天气数据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替代,在统计图中进行了涂色,将阴、晴、多云、雨、雷阵雨等进行了归纳。学生们以这一生活现象作为依托,在对统计表各处数据进行观察时,能够十分熟练地将这些数据进行一一相应的关联。之后,笔者再通过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对其中数据作出分析,譬如哪一种天气情况在上个月出现最多,或者晴天比阴天多多少天,雨天比阴天少多少天等等,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应用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所谓问题化教学情境,即教师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设置将直观的数学概念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此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问题化情境的创设是相对于两个方面而言的,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知识启蒙的阶段,因此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问题的创设可以有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牵引住;再者,数学知识具有相对较高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通过问题引导作为一个缓冲的过渡区域,能够帮助学生在逐步的分析中达到理解,在步步铺垫下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便通过问题的创设对学生作出了引导。首先,笔者在课堂中向学生们出示了一个苹果,并板书一个“1”,强调这个苹果的整体性和唯一性。之后,向学生们提问:“1个苹果如果要分给两位同学吃,怎么分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在于引出将苹果一分为二的情境。之后,笔者将苹果切成两半,然后向学生们提问:“刚刚这个苹果我们把它写成是‘1’,那么现在它成了两个半块的苹果,我们该怎么表示它呢?”此处,便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1”和“1”的一半的思考、分析中,继而及时向学生们提出了“二分之一”的概念,为其思考适时提供一个突破点,从而达到有效理解的目的。
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基于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师通过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创设,指导学生们通过游戏玩乐的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实践操作,进而达到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目的。游戏这一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这一学龄学生所特有的活泼好动心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寓教于乐的课堂目的,从而为高效的知识教授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位置与方向》一节的教学为例,在本节的教学中,笔者便根据认识位置和方向的规律设置了游戏,引导学生进行了学习。如:笔者首先在现实环境当中向学生们指明东、南、西、北的具体方位,并让学生熟悉。之后,笔者便组织某位学生上台,自主选定一个具体的方位面向站定并将双眼蒙住。与此同时,又安排一位同学在前者不知情的前提下重新选择一个方位,在距其有一定距离的位置站立。这时由其他学生告知蒙住双眼的同学后者在某个方向,让其根据自己面向的位置辨别出这个方向去寻找同学。这一游戏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通过这一形式对具体的方向进行了熟练的掌握,大大确保了教学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形式在面对不同的学科和不同学情的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应用形式,因此,我们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深刻把握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对学科的深刻理解,如此才能让情境教学法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