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二中学 段生丽
在初中数学新课标中强调了,数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该引入生活化的素材,开展生活实践,同时紧跟现代教育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体现时代的特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能力以及数学实践应用能力。
一节完整的初中数学课程有45 分钟,其中教学内容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因此教师想要实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就应该在教学内容中不断地渗透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多数的时间中能够将生活与数学在脑海中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理解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生活化素材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应该符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带来亲切感,才能够在课堂之中实现真正意义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的素材就像是数学课堂中的调味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为学生带来新鲜感,丰富其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所以教师应该广泛使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锐角三角函数”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经常在房屋中生活,但是谁知道它有多高呢?我们校园的旗杆,要怎样去计算它的高度呢?”此时学生陷入了热烈的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老师,可以用直尺量它的高度。”教师回答:“可是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而且爬到那么高也不太安全,谁还有更简单的方式呢?”学生就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教师可以趁此机会,引入今天的知识“三角函数”,在学习之后,让学生去测量铁塔与楼房的高度。旗杆、房屋、铁塔这些生活化的元素在课堂中不断地引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地发展,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理论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开展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活动中增长知识,运用知识,开阔视野,同时提升自身的生活技能。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学会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加以利用,为学生设计出更多的生活类、综合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既能够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散数学思维,找寻最简便的方式,得出最准确的答案。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绘制学校的平面设计图,将学校内的教室楼、操场、宿舍楼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呈现在一张图纸之上,或者是让学生将自己家的格局进行比例描绘等。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买镜子的生活情境:家中的圆镜子碎了,想要买一个相同大小的,但是不能拿着碎镜子去,那么用什么方式呢?此时学生回答说:“可以根据以前镜子的半径去购买。”于是教师趁机向学生阐述“圆”的相关知识。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既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生活,也能够增强数学实力。
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已经成功地入驻我们的课堂中,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使用信息技术,展示多种多样的数学技能,同时也可以向学生阐述数学知识对科技的作用等,能够让学生明白与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加深数学在学生心中的分量。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其对学习的意义,从而规范其使用方式,也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性。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的发展,自觉地搜索数学资料,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面。或者教师也可以开展网络教学,将数学知识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从而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做数学实验,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从而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数学是一个有趣的科目,既让人难以理解,又让人热衷于探索,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平台来感知数学价值。
总而言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经过加工之后,又反馈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生活,用最简练的方式解决问题。生活化教学让数学走下“神坛”,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最终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所总结的教学经验,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具有参考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