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中心中学 唐小娟
康德指出:“数学性的原理是可以通过直观来确定的。”由此可见数学教学过程中直观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认为,直观可以让人在认识过程中凭借已有的经验来获得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直接或间接地感知数学知识,并从中获得鲜明的表象,从而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
众所周知,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不言而喻的。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这样的体验多数是建立在直观感觉的基础上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初步获得数学知识的内心体验,同时,根据数学图形的基本特征与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来发挥学生的直觉思维。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而且让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长方形”“三角形”“梯形”“菱形”等多种几何图形的图片,这样给学生介绍初步的、直观的几何图形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几何图形,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说说生活中的物体为什么要制成我们所学的几何图形,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规则图形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就会对相关知识点产生好奇心,从而架起了直观思维。
我们知道,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地呈现数学教学内容,突破学生的视觉约束,从而丰富学生的直觉认知,同时,从多媒体展示中可以找到数学图形中的关键内容,准确掌握几何图形基本概念。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游乐园中平移和旋转的情景,这样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同时,让学生对“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像这样的平移和旋转事例呢?”学生立即从生活中找到这样的现象,如直升电梯在上下过程中就是平移,而旋转风车、风力发电站等是我们数学中的旋转。此时,老师可以用几何画板把这些内容制作成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就能把平移和旋转的动态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另外,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很多,如汽车的匀速行驶、推拉门窗的移动等,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可以见到的现象,因而很容易激活学生的表象判断。
这样,学生对平移和旋转这样的数学概念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得到了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大胆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心理发展水平,创设生动有趣的直觉思维情境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你们有过观赏月食、日食的经历吗?你能说出对月食的印象吗?因为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虽然很多学生没有见过月食与日食现象,但是他们有认识有关圆的生活经历。此时,他们都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管学生谈的问题与圆的知识是否相关,教师都要给予肯定的评价,以此来培养学生大胆回答问题的习惯。接着就导入今天的课程内容,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展示日食与月食的情况,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月亮、太阳与地球为一线所形成的月食,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从月食与日食出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与圆有关的知识?这个问题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体会圆的知识,从而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积累相关的表象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要重视学生的直观体验活动来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开展直觉体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并从中获得直观的认知体验,这样就会让学生的直觉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有利于今后的数学学习。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判断”时,课前就准备两个全等但摆放位置方向不同的三角形,在教学中把它画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课件予以展示。让学生还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有疑惑时,就利用几何画板把两个三角形位置摆正。这样,两三角形的对应角大小以及对应边长短都清晰地标注出来,从而有利于学生判断其是否为全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含义,这不仅让直觉产生了体验,还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通过直觉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同时,利用直觉思维进行认知能力的诱导,这样来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判断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