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文插图,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9-01-11 15:17:26江苏省靖江市生祠中心小学鞠振宏
小学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图画文字课文

江苏省靖江市生祠中心小学 鞠振宏

小学语文教材中图画比较多,每篇文章都有插图,数量不定,主要作用是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语言的认识。图文并茂的语文课本编排考虑到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特点,在形象思维的左右下,相较于难懂的文字和语言,学生对图画更感兴趣,理解能力也更强。实际语文阅读中教师引导其观察图画,自由发挥想象,并且把图画中内容说出来,语文阅读内容直观且生动,有助于激发和强化兴趣,更好理解文章以及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学会表情达意,完成阅读任务,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难以取代的。所以,本人结合小学语文阅读中运用课文插图实际情况,提出了活用插图一些建议。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插图运用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属于教学资源,图画也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具有服务阅读活动的作用,实质上是将课文中的文字表述转化为不同场景,产生了最为直接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提升理解能力,学会语言表述,从这就能看出课文插图重要性。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具有运用插图意识,因为可以激趣,学生容易通过观察获取与课文有关的信息。可是教师一般都会把插图拎出来讲解,实际阅读中很少结合插图,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对课文插图的认知停留在感官认识上,没有在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中起到预期效果,插图与课文在无形中被割裂,未能实现对语文课文插图灵活有效运用。另外,语文阅读中如果插图运用不当,也会影响对课文的理解。课本中插图试图无限贴合课文,大部分插图也实现了这个目标,不过也有一些插图存在着问题,容易把学生认识和思维引入到错误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分析插图,实际现状是很少有教师注意到这个问题,无论插图有没有问题,都会统一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无法消除有问题插图带来的消极作用。以《北京亮起来》为例,课文中语言描述长安街车辆多,闪烁的灯光就如同银河从天上降下来,可是图画中汽车灯光是红色的,而银河是白色的,容易引发认知冲突。部分小学教师在阅读中围绕着知识讲解,忽视课文插图,因为其和考试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插图对语文阅读促进作用也就不能突显出来。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灵活应用课文插图积极作用

小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不是很多,识字少,受理解能力约束,阅读对其存在着难度,也容易形成理解上的障碍。运用课文插图把文字内容转为视觉传达,将课文融入到一幅或者几幅图画中去,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其有用的,抽象思维尚未形成之际,利用插图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和视觉冲击,产生浓厚阅读兴趣,并在认真观察插图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具有思考的自觉性,把插图用语言表述出来,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文中插图主要功能是辅助阅读,在课文和学生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用图画把文字内容形象传达出来,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插图和课文有效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文字和语言表达,从插图中感受语言文字强大以及魅力,形象表达的基础上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另外,彩色插图带给学生视觉冲击,起到刺激神经作用,小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常会出现不在状态的情况,课文插图最大程度唤起兴趣,注意力回归到课堂,观察和分析插图中形成好奇心,具有对课文的求知需求,在插图协助下完成阅读,阅读中图文结合提高了理解文字和语言能力,体味课文中渗透的思想感情,把握主旨,语文阅读难度会出现下降,容易解决重难点。比如在学习古诗词《草》,课文中插图是以绿色为基调,从图画中就能感受到小草顽强生命力,在学习中有所感悟,从小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和挫折,具备顽强精神。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巧用课文插图的优化策略

1.灵活运用插图激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学生发挥能动性,让其养成我要阅读的自觉性,减少阅读的强制性,自主阅读中感受文本魅力,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小学生喜欢最为直接的表达形式,加之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兴趣是阅读动力的主要来源,一旦对阅读拥有兴趣,自然就会发自内心喜欢阅读,想要在阅读中有所收益,思维潜力也会被开发,从而实现更好的阅读效果。小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第一个关注的就是插图,会因为插图而产生主动阅读意识,最终在阅读中进行图文互动,这是由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的特点所决定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使其正确地评价课文,学生对课文插图有天生亲近感,插图也能使得学生更为贴近课文,所以应该运用插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知课文。实际操作过程中,学习和阅读课文之前,最好让学生先看插图,然后阅读和学习课文,形成初步感知,后面理解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以《小熊住山洞》为例,每个自然段几乎都配有插图,文章总共有八个段落,插图总共有六幅,图文衔接得十分紧密,学生在观察课文插图中也就能大概知道课文内容,观察第一幅插图是想要盖房子,春天、秋天、冬天都不舍得砍树,在插图所创设情境中阅读和学习课文,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激发兴趣,潜移默化中培养保护树木意识,从小渗透环保观念。

2.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小学生认识汉字不多,思维不成熟,想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难度极大,所以就要借助课文插图,把文字表述中艰涩难懂的地方,转化为简单直观的图画,用图画呈现文字内容,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化,更好地理解词语和句子,在其辅助下高效完成阅读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不同脚印,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课文的语言文字优美,整篇文章充满了童趣。实际阅读中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不是很好,认识的事物有限,所以有些东西不能自主理解,比如小狗画梅花,究竟是什么样子,学生心中没有概念,观察插图立刻就理解,很多内容都不需要教师大费周章讲解,利用插图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又以《窗前的气球》这篇课文为例,以科里亚情感变化为行文主要线索,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同学之间的美好情感。主人公因为传染病被隔离住院,一个人在医院感到孤独和难受,以米沙为代表的同学们,用在气球上画笑脸的办法,达到问候科里亚的目的,让其变得开心起来,插图中科里亚躺在病床上,但是脸上却充满了笑容,窗外的气球上也有笑脸,图文相互对应,突显课文主题,学生也能理解友情含义,感受最纯真的情感,更加亲密的友情。

3.引发学生想象。小学语文阅读中灵活运用插图,除了辅助学生完成课文理解以外,还能开发想象力,让其自由大胆想象,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培养的能力。语文教材版面有限,插图不可能画出所有内容,留白地方比较多,这就给学生留下丰富想象空间,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将插图内容以及想象内容说出来,然后对照着阅读课文,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避免阅读中出现思维定式,用多重视角去看待阅读内容。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却是无穷尽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想象力,所以在语文阅读中应重视这种能力培养。以《赠汪伦》这篇课文为例,课文插图有很多内容没有出现,图画展现的只是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展开想象和联想,想一想好朋友在道别的时候会有哪些临别赠语,也可将图画中看到的内容表述出来,期间加入想象的内容,丰富插图内容,使其与课文内容更为贴合。古诗词比较难理解,运用课文插图教学,呈现出生动的情境和真实意境,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法,充分理解古诗词所传达的情感,背诵时脑海中呈现出图画,记忆难度也会降低。

4.提高看图表达能力。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阅读与表达、写作有着密切关系,阅读中吸收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将其转化为语言文字,然后运用到生活交际中去,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和沟通能力,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强,说话中经常思维混乱,表述不够准确,缺乏逻辑性,小学语文阅读中应该巧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组织看图说话,使其想说和敢说,最终达到会说和擅长说话的目的,并且指导学生在说的前提下,用书面语言将插图内容表达出来,阅读中和课文进行比对,明确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为写话和写作教学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中,教师让学生认真仔细观察插图,说一说插图中都有哪些人物,在进行什么活动,把看到的每个场景说出来,通过插图开展写话训练,最终完成简单的说话训练,丰富语言,提高词语和文字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课文插图存在着密切关系,插图拉近了课文与学生距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和突破难点,同时还能培养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辅助教师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所以在语文阅读课堂应灵活运用插图。

猜你喜欢
图画文字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