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19-01-11 15:11:45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沈永玲
小学时代 2019年34期
关键词:套圈轴对称桃树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 沈永玲

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还不够,尤其对传统文化更是极少涉及。本来小学生由于经历与认知的局限,他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就很少,如果在数学课上教师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内心对传统文化就会更加淡漠。

一、在数学故事里引入传统文化,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有着喜欢故事的天性,摇篮故事、绘本故事、生活故事等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将故事穿插在教学中,一方面故事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他们的参与;另外一方面故事能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当传统文化与数学故事对接,既可以让学生感知一份民族自豪感,也可以找到一份亲近与文化自信。讲故事可以采取多样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更受学生的欢迎。教师可以自己讲故事,以精简的语言,表述故事中的文化;也可以让学生讲故事,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融入到具体的事与物,以儿童的视角,将文化口口相传;还可以多媒体的方式来讲述,一方面将故事的情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复原,另外一方面也让故事透露着时代的气息。当然不管哪一种方式,最要紧的就是教师要能将故事与学生当前学的内容对接起来,让故事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小学数学《平均数》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先设置这样的情境,四年级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7个圈。教师将比赛的情况以列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问他们哪一个组发挥得好一些。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教师讲述这样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参与过套圈比赛吗,你们希望拿到哪些奖品?教师将剪纸、精美的首饰、好看的瓷器等展示给学生看。接着教师问,你知道套圈的历史吗?

套圈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在古代这个游戏非常流行,也非常普遍。考古发现在战国时期就有这样的娱乐方式———投壶。这样一个简洁的故事将众多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物包含其中,譬如:瓷器、箭等,也将学生带入到与平均数相关的主题中,让学生的思维多了一些画面感与文化的厚重感。

二、在数学活动里践行传统文化,提升运用能力

其实说到传统文化,总有人觉得与数学的关系不紧密,其实文化是渗透在学科的每一个细节里。对传统文化来说,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需要去宣扬它,播种一颗文化的种子;还要去实践它,让这颗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数学不仅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也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比如剪一剪、画一画、叠一叠等。践行传统文化能让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展示出来,也能将数学的思维在体验中生长出来。践行传统文化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心理状态。比如最近老有学生在课后谈论李子柒,谈论她的视频,谈论她在视频中种的一些树,做的一些美食等。其实在李子柒的背后就站着一部中国传统的文化史,教师要利用这样的契机,让传统的文化也伴随学生的左右。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创设情境:李子柒种了6行桃树,每行5棵,一共多少棵?学生很快就能算出来。接着教师问学生植过树吗,喜欢植树吗?大多学生都摇着头,因为他们觉得这个离他们太远,他们甚至没有见过铁锹之类的农具。教师问,你们喜欢满树的桃子吗,喜欢枝叶婆娑的梨花吗,喜欢酸酸甜甜的杏子吗?用这些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说,植树是传统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发扬下去。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在附近的空地栽下了梨树、桃树、杏树。教师问,大家栽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学生采取的是不同的方式,有的数;有的按照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不是从条件出发去思考,就是从问题出发去思考。在践行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他们在解数学问题的时候有了体验、有了直观的感知。

三、在课后作业里传播传统文化,培养优良品格

对数学学习来说,优良的品格同样重要,能支撑学生学习时的整个精神面貌,能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一股向上的力量。优良的品格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好品行。传统文化里有着许多优良的基因,能给品质的培养带来丰富的资源。比如在剪纸中就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能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培养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优良的品质不仅让数学课充满人文的气息,也让学生的修养得到提升。说到课后作业,对小学教学来说,这又是一个剪不断理乱的话题。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布置的家庭作业要以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主,单纯的书面作业要力求减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在课后作业中传播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机缘。以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这一章节为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感知有关轴对称的一些相关认知。对于概念的理解学生记住挺容易的,真正在生活中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学生能说轴对称的概念,但让他们分辨出哪些图形或事物是轴对称,有时候还会含糊不清。因此教师需要设置一些可以增强体验同时传播传统文化的家庭作业。教师给学生一些提示让他们回去做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剪纸,他们在做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加深对这个知识的认知,比如教师让学生剪男厕所、女厕所的图标,学着做一些交通规则的图标,再做“双喜”之类的带有观赏性与艺术性的剪纸。教师给一些示意图,里面有一些不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自己选择,再自己做。做完之后,教师将剪纸传到学校的网站,既是对学生作业的一次评价,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传播。当作业与传统文化对接,学生就多了一份中国文化的底蕴。

总之,数学,尤其是小学数学与日常的生活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子又是随处可见,只要教师善于观察生活,就能将贴近学生情感需求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猜你喜欢
套圈轴对称桃树
说说轴对称
套圈也疯狂
玩“套圈”游戏
河边的桃树
小主人报(2022年5期)2022-04-01 01:12:02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桃树咋样冬剪好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大象套圈游戏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