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级索镇中心小学 马运娥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的影子,所以现今的数学教师抓住了这一特点,开始慢慢地将教学方式变成生活化,但是一味地使用生活数学教学模式会使课堂渐渐偏离课本,使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吸收不够完全,所以如果可以在“生活味”的数学课堂上增加一点“数学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教师在进行生活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向学生们传达生活数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这样也可以使得学生在生活数学的教学过后,能及时回归到课本之中,而不会造成一味沉浸在生活中,没有办法与数学接轨的现象。
课改之后的数学课堂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把实际生活作为唯一与课堂连接的方法,而课堂教学也变成了一味地研究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淡化了对于数学知识的研究。由于学生本就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律理解不深,往往不能够把生活现象上升到数学程度,所以这也就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这也就是生活味过浓的数学课堂。
例如《三角形的分类》学后师生交流片段。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生A:我知道钝角三角形。
生B:我知道什么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生C:我认识了锐角三角形。
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生D:花坛是锐角三角形。
生E:红领巾是钝角三角形。
教师在这节课的末尾想让数学和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但是仔细想一下,这样的“生活味”有必要吗?而这样的“生活味”作为结尾的话也会显得过于牵强,没有办法显示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掌握能力。所以对于教师而言,不如在课堂的结尾以“小游戏”的方式进行,可以把三角形的两个角遮住,让同学们猜这是什么三角形,而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的思维产生碰撞,也更加乐意思考,同时整节课又显得充满浓浓的数学味。而就上述这样的“生活数学”教学方式,其“生活味”也没有做到喧宾夺主,同时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将数学与生活相接轨,这样更有利于数学课堂的展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对于学生的学科成长有着促进的作用。通常可以在数学课中举一些生活的例子,而同学们在其中也可以获得丰富的数学认知。
例如:在学习《小学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生活案例给出试题:“我们去超市买牛奶的时候,牛奶的单价是2.50 元,买8 袋牛奶,共需要都少钱呢?”而学生则会很快地列出算式:2.50×8=20(元)。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并在结束之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案例,设计出一个其他的案例,看谁设计出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学生有了之前的学习经验,渐渐也可以摸索出题目设计的思路,而学生的出题热情也会变得比较高涨,生活案例也会不断涌现出来。例如:“每天要喝一杯果汁,其大约为0.3 千克,一个月按三十天计算,那么我一个月要喝多少果汁?”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们出的题目进行筛选,挑选出一些较适合课堂练习的题目。学生经过多次课堂练习,读乘法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而这样的数学课堂也是较为成功的,不仅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活味,使其更利于知识的吸收,并且多次强化练习也对所学的知识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学生的思维创造属于一种心智技能活动,也就是内在隐性活动,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外在的动作技能以及显性活动,达到教学的目标,也可以利用学具、实物或者是模型等进行情境操作。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对生活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以及构建,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进而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也让同学们对于数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解《旋转的方向》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在原地旋转,并且由另一位同学指出其旋转的方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数学活动,会使得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吸收得更好。因此,在讲解一些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到重构教材,并且设计一些基于生活的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同学在活动之中去发现以及突破重难点。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也渐渐把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为生活化教学,但是由于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活化”重视程度过高,往往会导致教学过于生活化而脱离数学的内涵。所以基于“生活味”,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巧妙地落实“数学味”也成为了现今教师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将表面热闹的数学课堂变得具有精彩内涵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们的深入思考,则是具有“数学味”的课堂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树立生活数学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开展数学活动等方式,这样可以在生活数学的教学课堂上多了一些数学味,从而促进学生产生更多学习数学的动机,提高其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