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适“趣”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9-01-11 12:46:06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3期
关键词:童趣家乡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幼儿园 朱 奕

农村的孩子总有特殊的乡野气息、玩耍本能和纯真心灵,这就是他们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趣”。农村幼儿园如何顺应儿童之天性,开展有“趣”的教育呢?“趣”在何处?是如何有“趣”的?我园在开展“适趣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解读童心、轻扣童思、聆听童声、透视童真、融入童趣,尝试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和实践,使每一个孩子自主参与、自主享受、自主游戏、自主成长。

一、走近家乡,在对话中“识乡趣”

为了引导幼儿了解家乡,感知家乡的魅力,感受家乡浓郁的生活气息,了解浓厚的地方传统、风俗,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根据传统时节,开展相应的乡土资源主题活动。

㈠乡趣之美食篇

东山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古镇,“吃”文化在东山可谓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名点更是历久弥新,受到广泛的欢迎和称赞。在“好吃的东山点心”主题活动时,大班孩子们事先实地调查,学会合作,通过问一问,了解家乡的点心:牛舌头饼、藕丝饼、绿豆饺、雪饺、猪油糕、酒酿圆子、青菜团子;接着把了解到好吃的猪油糕、五彩的酒酿圆子、长脚粽子等,和同伴分享交流说一说“家乡美食知多少”;中班孩子们也在看一看、比一比点心的形状、样式,在色彩搭配中感受美。家乡的传统手艺也需要传承,小班孩子们学一学老师傅们的手艺,做一做雪饺、搓一搓小圆子。

㈡乡趣之古迹篇

东山也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曾来此游乐憩息,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在“紫金庵探宝”主题活动中,中班孩子们认识了紫金庵里各种各样的罗汉,撞了钟,采了茶,吃了素交面,了解了关于碧螺春的知识,感受茶文化之美,收获良多。在“启动童心,趣味游园”主题活动时,大班孩子们各显神通,通过“穿越火线”“启园寻宝”“古杨梅树测量”“古桥写生”等活动,进步一感受了家乡的名胜古迹的文化底蕴。

㈢乡趣之民俗篇

家乡民俗存在于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吸引着幼儿的兴趣,在浸润中把传统文化传承了下来。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吃粽子以外,孩子们听一听家乡长辈讲述当地民俗的传统风俗;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传统的尊老爱幼的节日,仔细观察爷爷奶奶的皱纹和满头白发,在中班孩子们的画笔中感悟到一种美德——孝顺的源远流长;临近春节,在“我的春节,我的年”主题活动时,大班孩子们都积极地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剪窗花、做花灯、写福字、贴春联,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又体验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元宵佳节,在“嬉闹元宵节,欢乐享民俗”主题活动时,小班孩子们做一做各式各样的灯笼,挂一挂灯笼增添节日气氛,划一划旱船,吃一吃元宵,锻炼动脑动手能力,尝一尝家乡的味道。

乡村的孩子非常幸运,他们能与家乡风俗更贴近,“立夏斗蛋”“白露吃鸡”“识乡趣”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着有“趣”的教育。通过这些充满“乡趣”的活动,充分挖掘传统与风俗的教育契机,以幼儿兴趣为主,关注幼儿的需求,让幼儿在符合年龄阶段的真实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

二、走入田野,在细微处“拾野趣”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活动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的教育才是适合幼儿的教育,而乡土资源也是利用率很高的教育活动。仲秋时节,天高气爽,爬土坡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爬土坡前,我们也做足了准备工作的——孩子们一起出谋划策,练习攀爬的本领。把桌子排在一起,尝试不同的攀爬方法。爬土坡时有两条路线,一条平缓,比较好攀爬;另一条路上有些坑坑洼洼,旁边还有一个小水潭。孩子们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我原以为孩子们会选择平坦一点的,但是没想到,大多数孩子对凸凹的坡路反而更有兴趣。土坡毕竟是有一定高度的,所以很多胆小的孩子还是会有些害怕,紧紧地抓住绳子,手脚也不知道怎么使劲;还有身体不太协调的孩子爬起来比较慢,后面动作迅速的幼儿很快跟上来,造成了拥堵。孩子们开始动脑筋想办法,已经爬上去的孩子在给后面的孩子传授经验,告诉他们只要抓住绳子,往上爬就可以了,往前看,不要往后看。慢慢地,孩子们一个个都成功爬上了小土坡。爬土坡对幼儿来说是一次大胆地尝试,在野外攀爬中,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也有所提高,获得了快乐,把有趣变得有意义。

登山也是农村地理优势带给孩子们的乐趣。在路上,如果孩子们发现瓢虫或者美丽的花朵,都可以停下来欣赏、观察和探究。到了目的地,孩子们可以测量大树有多粗,用捡来的树枝、树叶、石头拼出好看的图案,正因为有了“各种尝试”的经历,孩子们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教育,教育也在各种生活中进行。

在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另外一片属于孩子们的天地——种植、饲养、观察、记录、嬉戏。张雪门先生说过,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很多幼儿从小就有亲近大自然的意识,喜欢与大自然接触,这时,种植园地成了孩子们的大大世界。饲养小兔子,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和爱心;排一排大蒜,孩子们一边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一边动动脑筋,运用数学能力,练习排序;在劳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为此还生成开展了“好吃的萝卜”“捉蚱蜢”等等主题活动。在播种、施肥、除草、捉虫中,孩子们体验了乐趣,得到了挑战,丰富了想象,带来了专注,收获了经验。

不难发现,“野趣”其实就与农村幼儿一路同行的,在这些充满“野趣”的活动中,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有益经验,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既让孩子们回归自然,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又为孩子提供了自主学习、源于农村生活的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三、走向生活,在互动时“适童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要求农村幼儿园要为农村幼儿提供自己发展的空间,这种空间的拓展既表现童趣教育的必要性,又展示童趣教育的多样性。而游戏活动是开发童趣活动的一种有效载体。

若干年前,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是农村孩子们自己的世界。如今我们也把游戏搬到户外的“百草园”中,花坊、理发店、娃娃家……所有的游戏都让孩子们自己来搭建,大自然的丰富材料会放飞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游戏的能力!

在幼儿游戏中,为了保证幼儿在游戏中思维的活泼与情感的投入,为了激发幼儿的主动意识,表现幼儿的“趣”,我们应尽可能满足幼儿的意愿,给幼儿充分选择游戏的自由,真正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游戏王国”里尽情欢乐,爱自己所爱,趣自己所趣。

农村幼儿园在主题环境创设、区域游戏活动时,也可以尝试运用多种自然材料,树枝、树桩、竹子、芦苇、松果、野花野草等等。我们班也有很多树枝的应用,如,孩子们给修剪下来的紫薇树的树枝涂上五彩的颜色,插在瓶瓶罐中当装饰;一棵枯死的大树枝,孩子们都觉得原木色不好看,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涂上了白颜色,扎上孩子们拣的广玉兰树叶,垂挂着孩子们用颜料装饰好的广玉兰果子,成为一棵五彩树;我们给树枝绑上麻绳,孩子们可以穿编……总之,树枝的运用,可以多种多样。

这些自然材料不仅丰富了材料的样式,还满足了孩子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让孩子们在实践、接触过程中真实感受周围事物,通过自主探究、行为感知、深入思考等方式来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

在“适趣教育”的研究中,我们以认识孩子,理解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主旨,在因地制宜地生成幼儿课程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和充分利用家乡乡土资源,融进农村幼儿的生活寻找童趣;学会变换思维,引导农村幼儿更贴近自然返璞归真;学会探索和实践,收获对塑造农村幼儿艰苦奋斗等学习品质的培养策略。贴着孩子走,实践着识乡趣、拾野趣、适童趣的有“趣”教育,让孩子快乐健康、自由自主地成长。

猜你喜欢
童趣家乡幼儿园
九月·童趣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0:52
冬眠的树(四)
童趣
科教新报(2021年18期)2021-06-11 13:25:24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我的家乡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夸夸我的家乡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