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实验幼儿园 李 扬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尤其是小班幼儿在进行评价时,要注意策略和方法,关注孩子的个体,善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和方法,让他们养成对于个人的生活、学习有着巨大帮助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依托幼儿园早期阅读的研究的成果,尝试挖掘绘本中的评价元素,发挥评价的功能
这个想法源于我园之前用图画书《花格子大象艾玛》将艾玛的形象与评价墙相结合。结合幼儿园图画书阅读的特色,每位幼儿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小班的幼儿在评价中非常喜欢以实物的方式进行评价奖励,因此班级以绘本《一百只蜗牛去旅行》这个图画书为背景,结合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当幼儿在卫生习惯、自理能力等方面有了特别突出的进步时,除了言语的赞赏与鼓励外,还给予恰当的奖励——根据进步情况,奖励不同颜色的粘贴,如整理玩具特别好的幼儿,发小粘贴的同时会将幼儿的奖励具体化:“你整理玩具时又快又干净,真是个能干的小朋友,把整理玩具小能手的奖章贴到你的小蜗牛上吧,你的小蜗牛肯定很高兴,瞧你又把小蜗牛打扮得更漂亮了!”小班幼儿非常乐意打扮他自己的小蜗牛,而且这种实物性的东西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在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还可以拥有它。这使得肯定的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幼儿以后就乐意重复受到肯定的评价行为,从而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在运用奖励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奖励的恰如其分,让幼儿明白自己获得奖励的原因,激励幼儿为获得更大的奖励而努力。同时还应注意日常奖励方法的多样性,如用小印章在胳膊上印上一个小图案,在额头上贴一个亮晶晶的钻石,效果也不错。常用奖励评价,使得那些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孩子也会因此而增强信心,不断在奖励中尝试、表现。
开展常规习惯的认知教育,逐渐形成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班结合图画书的角色,把《我会打招呼》《我会守规矩》《我会注意餐桌礼貌》等图画书的形象搬到一日活动中——会打招呼的小熊、遵守规则排队的小猫、餐后漱口的小猴子等,结合表演区中的头饰,让幼儿可以选取佩带,这些小朋友可以自选来当排头小领队、摆餐花、小助手等。任何规则意识的养成必须通过幼儿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会充分利用中午午餐后等待的一段时间给孩子讲讲他们喜欢的书,或者选择我需要解决问题的绘本,从中选取几个幼儿喜欢的角色作为新一轮的日常评价的形象,给孩子以新鲜的感受和体验。
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我意识太强,不喜欢与人分享,不善于与人沟通、交往和合作。例如班级的浩浩,不顺意就打人咬人、玩玩具唯我独尊,在班级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不能制止,如果不允许就会大哭大叫在班级乱跑。与家长了解沟通后发现浩浩家的图书最多的就是恐龙系列的书,他有时候会说出一些特别奇怪的话,比如有一次午睡起床,突然坐在床上自言自语说:“我和老师吵架了,老师是大怪兽,把我吃了!”嘴巴里还发出咯吱咯吱清脆的咀嚼声;再比如一些打死你、你是坏蛋之类的话。再次与家长沟通后,建议家长多给孩子读一些温馨的绘本,有关于爱和交往的绘本,如暖房子系列、卡尔小镇心灵成长系列绘本《我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对不起》《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的老师是怪兽》等,慢慢地孩子通过图画感受并在生活中学会说甜甜的话,尝试学习交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根据幼儿的表现引导班上的小朋友进行鼓励评价,如早晨来园跟老师打招呼了,我会在小朋友们面前说:“今天浩浩跟老师说早上好!还用了好听的词语,老师确实非常爱懂礼貌会说甜甜话的浩浩。”在评价浩浩的同时也会以点带面影响其他幼儿慢慢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小班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幼儿规则意识较差,注意力仍处以无意注意为主,此时儿童开始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成人所教之事,但简单的说教往往不起作用,尤其是玩滑梯、不在教室跑,上下楼梯等一些有关安全的事情,仅仅告诫是不行的。《十一只猫做苦工》《如果我大声关门》就是非常精彩且具有深刻教育价值的绘本,毫无说教感——在生活中孩子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比较明显,对于禁止的事情他们与故事中的小猫一样充满好奇,往往会出现犯规的现象,如:禁止大声喧闹的,危险地方禁止使用的,有的孩子却还是会去尝试一下,如果你只告诉孩子这不对,不应该这么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幼小的孩子可能很难理解,这些图画书通过故事的形式,用孩子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哪些行为是不应该的,比直接说教有用得多。
结合绘本进行游戏评价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培养时,我们经常根据幼儿情况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后期创编,使用儿歌或者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
例如,入园初期幼儿入园焦虑比较严重,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需要得到亲近成人的微笑、拥抱、拍拍、摸摸等肌肤相亲的爱抚动作。孩子爱听故事,将图画书与游戏结合就非常适合孩子,如《我爱你》,创编了“老师我爱你”打卡游戏;再如《抱抱》,在奖励评价时会将抱抱夸大化——今天某某小朋友来幼儿园给了老师一个甜甜的微笑,老师要奖励他一个会飞的抱抱;再如《温妮的魔法棒》,从中挖掘了幼儿喜欢的魔法棒,如在评价听课认真的幼儿时,提前藏在他身边一个小玩具、小礼物之类的实物、印章,等课后讲评时挥动魔法棒再变出来,孩子们会觉得很新奇特别期待老师每天就像变魔术一样变化不同的花样。这种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互动,充满了创意与暖度,幼儿哭闹和焦虑的情绪也越来越少,对入园也不会那样排斥,也满足幼儿希望得到“爱”的需求。
再如,《魔法亲亲》运用“开放式”策略引导孩子们有魔法的亲亲是什么样的?通过提问 “怎样才能拥有这些神奇的亲亲呢?”等开放性的提问,激发幼儿发散思维,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里主要针对班级不太爱发言和表达的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说出想法并加以评价,结合图画书改变成游戏,将他们的想法编成魔法咒语。如站队时玩游戏“长尾巴”、“红绿灯眨眼睛”;上课时的“轻敲魔法树”;户外活动时的“一起玩形状游戏”“藏猫猫”等,将排队、洗手、户外活动、穿衣服吃饭等内容加以改编,让图画书与游戏相融合,从而使得幼儿慢慢形成在园一日生活的常规习惯。
在结合绘本评价中,主要目标和要点和一日活动紧密结合,同时要尽力做到:心中有幼儿,眼中有幼儿。将多样的评价形式加以运用,会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对促进幼儿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