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崇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 昆明650204)
天南星科植物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C.Koch)为传统天然食品,用于佐食历史悠久,主产西南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规模化种植。魔芋含有丰富的植物多糖,为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的杂多糖,称为魔芋葡甘露聚糖,是甚佳的膳食纤维。近年研究发现魔芋不仅有益健康,是食品工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原料,而且在医药工业和精细化工等方面均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尽管对魔芋的资源与栽培和加工等已有较多的研究,对于魔芋的来龙去脉,包括起源与传播,古代的称呼等均有不同的意见。鉴于魔芋在食品和保健方面的价值日益引起重视,有必要进一步澄清,以正本清源。本文不揣冒昧,回顾历史文献,细加考证,并通过产地田间调查,得出粗浅见解,就教于学术界和关注魔芋的诸位。
魔芋的现代名称,“魔”是梵语“Mara”的音译简称。由“魔”构成的词均来源于佛教。如:魔王、魔鬼、魔界、魔宫、魔道、魔戒、魔力、魔掌、魔障、魔术、魔方,以及魔芋等。“芋”则是可食用如芋。魔芋的称呼提示,可食用而有毒性。
按李恒先生的研究,认为魔芋最早记载于《名医别录》,称为“由跋”[1]。查《名医别录》约成书于汉末,已轶失。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南朝·梁,约480—498年)中引用了该书的内容。按陶氏叙述,称“由跋根主治毒肿结热”。将其与射干,鸢尾列为一类[2]。唐代苏敬等编著的《新修本草》(659年)对由跋已有详细论述。认为:“今陶云由跋,正说鸢尾根茎也”;“由跋根,寻陶所注,乃是鸢尾根,即鸢头也”;“陶云虎掌似半夏,也即由跋,以由跋为半夏”[3]。宋代《大观本草》(《经史证类大观本草》)(唐慎微,艾晟,1108年)注称,由跋“本出始兴,今都下亦种之。状如乌而布地,花紫色,根似附子,苦酒摩涂肿,亦效,不入余药”[4]。均认为由跋或为鸢尾射干,或为半夏、虎掌。后世的本草记载及其附图亦多支持“由跋”为天南星科药用植物。其更似半夏或天南星,而不类魔芋。
孙二虎先生考证魔芋最早出于先秦时期,认为《尔雅·释草》中记载的“葋艼荧”就是魔芋[5]。《尔雅》为我国第一部辞书,成书于秦汉时期,多取材于《楚辞》《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尔雅》最早录于班固(32—92年)撰的《汉书·艺文志》,原作者未知[6]。对于“葋艼荧”的名实,历代均未有明确考证。直至清代郝懿行(1755—1833年)的注本《尔雅义疏》引证《神农本草》和《酉阳杂姐》等, 认为“葋”即“蒟蒻”,“艼荧”即“鬼艼”[7]。并引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1783—1853年),认为:“艼”即“蒟”之别名,《尔稚》作“葋”。尽管孙文虽同意“蒟”为胡椒科植物(如芦子或娄叶),但仍认为“蒟”为“葋”的讹称,且“蒟”和“葋”均为魔芋的古代名称。于是,孙文认为魔芋的名称“蒟蒻”应为“葋蒻”[5]。
西晋左思(约250—305年)撰《三都赋》,其中著名的《蜀都赋》反映了魏晋时期四川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域特征、城市和物产,对“蜀西南”的岷山和益州方物多有记载。该文曾名震一时,“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文中首次记载了“蒟蒻”,称:“其园则有蒟蒻茱萸,瓜畴芋于句区。甘蔗之夜辛姜,阳蓲许于阴敷。蒟,蒟酱也。缘树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青,长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辛香,温调五脏。蒻,草也,其根名蒻,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可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淹食之。蜀人珍焉”[7]。我们认为,《蜀都赋》所述的“蒟蒻”显然是不同的两种植物,“蒟”为藤本植物,“子如桑椹”,以及“辛香”等,普遍认为是胡椒科植物;“蒻”以其“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以及“可以灰汁,煮则凝成”等特征,则应为魔芋。《蜀都赋》应是关于魔芋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文中不仅描述了魔芋的形态特色,食用方法,而且提供了产地的信息。后世将魔芋称为“蒟蒻”,可能系来源于此,实为误传。“蒟”与“蒻”为两种植物,不能混为一谈。
宋代苏颂(960—1279年)《本草图经》云:“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一说天南星如本草所说,即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后人采用,乃别立一名尔”[9]。进一步指出“由跋”即“天南星”,且该书始有“蒻头”条项,仅注“文具天南星条下”。
宋代刘翰、马志等撰《开宝本草》(《开宝重定本草》)(973—974年)以记载“蒻头”,称:“蒻头生吴蜀…雨( 露) 滴叶下生子, 一名蒟蒻。又有斑杖, 苗相似, 至秋有花直出, 生赤子, 其根敷痈肿毒, 甚好。根如蒻头, 毒猛不堪食”[10]。这里所指的“蒻头”是应为天南星的根。直至宋代,魔芋仍主产于吴蜀之地。先秦时期的中原地区尚未知魔芋,更不可能有魔芋的称呼。
其实,“蒻”字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如:《楚辞招魂》的“蒻阿拂壁,罗帱张些”;《淮南子·主术训》的“匡床蒻席,非不宁也” (西汉,刘安);《华阳国志》(东晋,常璩,348—354年)的“其果实之珍者: 树有荔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等。古代的文献中,蒻作为形容词,即纤细之意,也作纤弱的小草。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100—121年)称:“今人謂蒲本在水中者爲弱。弱卽蒻。蒻必媆。故蒲子謂之蒻”[11]。清代王夫之(1619—1692年)释楚辞亦指出:“蒻,当作‘弱’,纤也。阿,阿緆,轻縠也。所以为壁衣者纤阿,而用罗为帱”[12]。显然,“蒻”在古代诗文中,常用以形容纤细的小草。亦作幼嫩的蒲草。如“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牀”(汉 张衡 《同声歌》);“古者皮毛草蓐,无茵席之加、旃蒻之美”(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
将魔芋称为“蒻”,按其语音,似应来源于魔芋原产地西南地区的民族语言。魔芋原产吴蜀,“蜀人珍之”。所述的蜀地,包括三国时代蜀汉的南中,即现在的四川西南部,以及云南和贵州。即使到现代,在四川南部和云南北部地区,特别是彝族聚居地区,魔芋的民间应用仍然十分普遍。在边远贫困山区,房前屋后种植1~2株魔芋,2~3年后采根去皮,用灶灰、酸菜水或石灰水点制魔芋豆腐,储藏于水缸之中,随时取出切片,用盐与辣椒拌食,仍然是日常的佐食之物。削去的根皮随意扔在地中,用土掩埋,又发芽长出小魔芋植株。因此,魔芋在农村长期被视为懒庄稼,只散种于田边地角,房前屋后,无规模化种植。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称魔芋为“阿让”(a-ran),魔芋根称“阿让臣”,茎称“阿让斋”,叶称“阿让扒”,花称“阿让比”,果实称“阿让晒”。种植魔芋称“阿让埭”,挖魔芋称“阿让概”,做魔芋豆腐称“阿让咕”,吃魔芋豆腐称“阿让榒”(a-ran-zon)。“让”(ran)与“蒻”(ruo),“榒”(zon)与“蒻”(ruo)的发音均相近。很可能魔芋作为珍贵食品,传入中原地区,汉人以近音汉字名之。而魔芋又实为纤弱的草本植物。因此,即以“蒻”作为魔芋的称呼。于是,“蒻头”即为魔芋的根部。至今,在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云南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以及贵州彝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山民仍然保留着种植和食用魔芋的传统习惯。由此推论,魔芋应发源于吴蜀南中,是金沙江和澜沧江文化的产物。而以彝族为主的当地原始族群,应是最早利用魔芋的民族。
魔芋的现代称呼,“芋”说明其基本属性是根大而可食用的植物,相当于各种可食的“芋”。云南民间种植魔芋,削皮扔在地里就长出小魔芋,是一种懒庄稼。称“魔芋”或“鬼芋”等则提示其根有毒,非经过特殊加工不可随意食用。民间俗称“点”魔芋豆腐,是制作魔芋豆腐的古老技术,酸碱均可。民间则常用酸腌菜的酸水点。“可以灰汁,煮则凝成”,是最早的提取植物多糖的方法。魔芋尽管历代本草时有记载,却极少入药。我国药典亦未曾收载。显然,魔芋是一种我国民间传统的食用植物。
魔芋传到中原地区,很快成为寺院僧侣的佳肴。直到如今,仍然是素食佐餐的最佳选择。素食文化是我国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佛门净素为素食的主流。与谷物、豆制品、蔬菜等一样,魔芋产品成为食素的标志,是佛教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
魔芋于钦明天皇年代(公元539—571年)经朝鲜随佛教传入日本,作为一种珍贵物品,只在寺院使用,后逐渐普及成为通常食品。14世纪在奈良首建“魔芋同业公会”,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19世纪作为大众食品受到重视,促进了栽培和加工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兴起“蒟蒻热”,成为日本传统食品之一。日本以魔芋凝胶食品为主形成的魔芋产业则早于中国。70年代种植面积世界第一。90年代鲜芋产量达10万余吨,制成精粉 1万吨。1995年以后种植面积落后于我国,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的魔芋主产群马县,深加工产品名目繁多,魔芋产品达数百种。日本将魔芋饮食文化发挥尽致,对魔芋保健作用的认识和消费属世界第一,对魔芋的需求量大,是我国魔芋及其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潜在市场。
我国自20世纪60—70年代,应出口日本的需要,土产公司开始收购。上世纪80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目前魔芋主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北西部、陕西、湖南、重庆、广西,年种植面积约40万亩,魔芋粉产量达15 000吨,占全球的60%。唯精细加工和终端产品开发不足。魔芋产业已为我国西部最具成长潜力与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资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