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秋(江苏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
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中关于数学课程目标的内容。其对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数学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知识技能层面强调的是学生认知品质的养成;问题解决层面强调的是学生认知、意志以及利群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层面则是强调学生意志、情感、利群以及超越品质的发展;数学思考层面突出的是认知和意志品质的养成与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认知的培养和教育有足够的重视,而对认知品质以外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重视不足,这直接导致小学数学都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存在欠缺,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小阻碍。因此,探索教学中如何全面渗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很有现实必要。
只有制定清晰全面的教学目标并按照相应的目标维度去进行教学实践们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在积极心理品质渗透方面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过多关注学生认知的培养,对意志、利群、律己以及超越情感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不够。因此,在教学目标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要注重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不可偏废。
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有关分数除法的知识内容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全面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自主进行分数与整数除法的计算;在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练习,培养学生对知识加以分析、概括、抽象以及比较的能力;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以及体验成功的乐趣。
这些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对认知这一基本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做出了具体的安排,第三点中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意志以及体验成功的乐趣等教学目标,直接包含了利群品质、意志以及情感等积极心理品质。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目标设计中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要具有全面性,既要注重对认知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对意志、情感以及利群等品质的培养。
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第一平台,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有效的平台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数学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的好奇心:“我要将9个乒乓球分给10个男同学和5个女同学,要怎样分配才合理?”同学们在经过一阵讨论之后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总数15个学生中男女生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进行比例分配,男同学6个,女同学3个,这样按照比例分配最为合理。教师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渗透认知、意志、情感以及利群和超越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数学作业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成效,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养成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要十分注重利用数学作业这一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作业设计对学生渗透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例如,在关于求一个数比另外一个数多或者少百分之几的知识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第一题是3是6的百分之几;6是3的百分之几?第二题是3比6少百分之几;6比3多百分之几?这种层次性的题目设计使得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都能够作对相应的题目,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很有帮助,而且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成绩好的还会对成绩差的学生加以帮助,这样对于学生利群品质的形成也很有好处。
利用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设计以及作业设计渗透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实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有效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情境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