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立琴 (中央财经大学宣传部)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育人的重要延伸。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新思维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2016—2025年)》强调,“要科学设计开展实践育人活动,通过探索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途径,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提升综合素质”。[1]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育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者、领悟者与传播者,参与第二课堂意义重大。
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专业能力、科研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在大学学习中,知识接收是在“第一课堂”,而巩固与提升、深化与运用则需要在“第二课堂”完成,这就特别需要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与学术训练,既能有效巩固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学术水平,使学生获得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是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内生动力。第二课堂较第一课堂更为生动活泼、自由灵活,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教学实践。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一方面能够摆脱书斋式教学,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通过学生反馈,反思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在与学生的头脑风暴中,获得学术灵感,发现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拓展研究领域,凝练研究方向,增强学术能力,产出学术成果。第二课堂是专业课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与优秀学者的丰厚沃土。
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是“三全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育人主体,其参与第二课堂,不仅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增强实践能力,而且与学生形成学术共同体,激发学生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并引导学生担当社会责任,树立家国情怀,极大地推动了“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深化了育人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在第一课堂获取的只是书面知识,而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实战演练必不可少。“第二课堂”便是大学生进入职场之前的演练场。专业课教师在学界、业界拥有强大的同学、师长资源,他们参与第二课堂,架起学校、学界与业界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实习实训的通道更为畅通,校企合作更为密切,进而建立起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应用创新实践为主要途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目前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状况喜忧参半,有积极向好的一面,也有亟待改善的环节。
对中央财经大学18 个学院90 名专业课教师的调查数据显示,91.1%的教师明确表示愿意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尤其是年龄在35 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获得心理情感满足与学术科研受益,是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直接促进因素。在大学中,专业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及课间的有限时间,师生互动不足,师生关系联结松散。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可以增加师生互动,增进师生感情,构建起友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年轻教师,告别学生时代不久,与大学生有天然的亲近感,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趋同,愿意与大学生共同活动。而且,如上文所述,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可以获得学术上的成长,提高自身学术能力。
高校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2]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也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延伸,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中央财经大学的调查显示,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对自己的最大帮助是培养科研兴趣和开阔学术视野,其次是人格培养、为人处世、学习习惯。这说明,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对学生的支持是全方位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学术能力与专业素养,还能涵育学生品行,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念。专业课教师既是第一课堂的主讲者,又是第二课堂的指导者。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协同效应。
如前文所述,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意愿强烈。而调查也发现,其参与意愿最强烈的是第二课堂中与个人学科、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科研活动,比如“挑战杯”“投资模拟”“创业大赛”等,对其他非个人学科领域的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则不喜欢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专业课教师认为在后者中难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专业知识的价值不能实现。这种浓重的专业情结使专业课教师对非专业领域的第二课堂活动兴趣不大,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后劲不足。
在对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主要动力源的问卷调查中,工作成就感、师生关系、工资福利远比其他选项对专业课教师具有吸引力,且吸引程度由强至弱。在访谈中,专业课教师普遍认为其在第二课堂中的付出能获得学生肯定与个人心理满足,但并未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将问卷数据与访谈结果相结合,可以看到,专业课教师爱岗敬业,将工作成就感放在首要位置。但是,薪酬待遇也是专业课教师的考虑因素。但现在高校大多缺乏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
鉴于上述情况,要构建高效的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机制,建议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术靠的是与知识整体的关系。倘若脱离了与知识整体的关联,孤立的学科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专业”既有其知识的专属性,又有可迁移性;而专业精神、专业思维尤其能在不同领域发挥作用。在统一的科学视野中,各个专业之间存在互通互融的部分,在第二课堂中并不存在严格的专业壁垒。要使专业课教师树立“所有知识门类的整全意识”[4]“学问理念相互关联的意识”[5],充分认识到专业在第二课堂中的溢出效应,在包括学术科研在内的各种活动中都能找到个人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的发力点。
一是时间保障。任何工作都需要时间投入。专业课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条件下,让他们有效参与第二课堂,并保证第二课堂教育效果与第一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同等水准,显然不现实。此时,工作量减免等措施是对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强有力支持。二是制度保障。建议将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参与第二课堂时间计入课时;在第二课堂中师生合作的科研成果,计入科研工作量;在第二课堂中学生在专业课教师指导下产出的科研成果,计入教师教学成果,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在职称评审中作为体现教学绩效的部分。
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层面的回报,但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且多占用个人休息时间,这种时间与精力的付出理应得到某种方式的肯定。对此,建立科学的奖赏机制与荣誉表彰体系很重要,比如授予荣誉称号进行精神激励,给予经济补偿进行物质激励。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工作成就感与获得感;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不愿参与第二课堂的专业课教师的热情。
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依赖于整个教育系统的合力,需要学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同样,推动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完成第二课堂的育人使命,光有专业课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校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各教学单位等各部门、单位的合力支持。各部门、单位不仅要支持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也要明确各自在第二课堂运行过程中的定位与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并能够坚持协同联动,互相支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如此,才能形成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的系统合力,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