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邹叶丹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石梅幼儿园
课程游戏化倡导“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如何在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转变固有的建构班级常规的方法,让传统的“常规教育”凸显课程游戏化的精神?结合微型课题,我们在反思中寻找“共性问题”,在问题中提出“关键要点”,在关键中建构“有效策略”。在常规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用固有思维,而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阶段、个性差异,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用个性化、游戏化、多元化的手段帮助他们有效建构常规,让常规教育抹去“常规”的色彩,才能营造“宽松、自主、和谐、共融”的班级氛围,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富有个性地成长。
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的班规,这些规则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的好经验、好方法。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幼儿园的孩子不再只是安安静静端坐着,不再怕陌生不善言辞,他们古灵精怪,能说会道,活泼好动,交往密切。对比课程游戏化倡导的“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精神和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常规教育方式,让我们矛盾:常规还需要吗?规则的界定要明晰吗?自由就是自主吗?对于传统的“常规教育”,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能遵守规则,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内容和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更是不谋而合,被纳入在“健康生活”和“社会责任”的范畴中,可见“规则意识、自我管理”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们是幼儿融入社会、维护自身安全、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纽带。结合微型课题,我们做了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我认为目前所要改变的并不是淡化,甚至忽视“常规”,而是如何在游戏化理念的引领下,转变固有的建构班级常规的方法,让传统的“常规教育”凸显课程游戏化的精神。
在常规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用结果性的状态(这个班级的孩子很安静,那个班级的孩子坐得神气,等等)去分析班级常规的好坏,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在常规制订、实施、建立过程中所呈现的主体地位。我特别反对原来提过的“抓常规,反复抓,抓反复”这个说法,为什么要那么用力地去“抓”幼儿的常规呢?这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压力,以教师为主体的班级常规建构正是出现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幼儿进入小班开始,我们就给他们设定了很多条生活常规要求。他们只需要听清要求,按要求执行就行,对领悟能力差的孩子我们就反复训练,直至所有的孩子都习以为常。就如“排队”的问题,我们就要求刚入园的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拉着衣服开着火车行进,这是长期以来工作的惯性要求。可实际操作起来,教师劳心劳力,经常性地去提醒孩子排好,还不免要去搀扶走散了的孩子,而孩子哭哭啼啼时仍然要一丝不苟地排队。再如,到户外活动时我们常常给幼儿固定一个圆点,要求他们每次都要站在自己的圆点上做操,枯燥反复的练习让他们记住了自己的圆点,可是实际上仅仅只是表面看起来整齐划一,对他们实际的发展起不到任何关键作用,反而他们的心情被这些并不重要的压力所破坏,对幼儿园的印象也大打折扣。在我们的工作中,以教师既定想法所制订的常规要求数不胜数,有时我们还对这些所谓的“好经验”沾沾自喜。但我认为这些没有顾及幼儿感受和想法所制订的规则是空洞、程式化和缺少价值的。
幼儿园教育在各类活动中都会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培养,但在常规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总是处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身份,对幼儿往往是统一要求。如:固定时间的集体排队喝水,固定次数的如厕、洗手,饭菜同等量且必须全部吃完,等等。但是,试想一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他们有不同的成长历程,个性方面的差异很大,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如果在幼儿阶段就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去对待他们,势必会对他们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对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将“常规教育”和“管理幼儿”两个概念产生混淆,甚至等同。教师只关注自己管理幼儿的结果,以“保障一切事情顺畅地进行,减少由人际冲突带来的安全隐患,让幼儿安全、健康地在幼儿园生活”作为常规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而忽视了幼儿成长的需要。如:中午玩自带玩具时,孩子们吵吵闹闹,有的孩子喜欢和别人交换玩具,但交换后忘记归还,有的甚至拿着别人的玩具打闹,弄坏了玩具。教师立即制止了孩子们交换玩具的行为,告诉他们只能玩自己的玩具。常规管理看似有些成效,却抹杀了幼儿在游戏时的交往行为。常规教育成了教师对幼儿行为控制的过程,以督促和提要求为主,对违反常规的幼儿进行惩罚,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幼儿成为了只会接受要求的“机器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导我们去反思传统的管理行为与幼儿主体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常规制订、实施和建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关键性因素。
追求快乐是幼儿的天性,常规教育不是为了抹杀幼儿的快乐成长,而是要在维持快乐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引领他们逐步从自然人走向社会。3~6岁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在《指南》的分领域目标中也有“3~4、4~5、5~6”的阶段划分。结合《指南》的要求,我们应该在不同年龄段对幼儿提出不同的常规要求,在充分识别他们的发展势态之后,进行关键期常规教育,才能避免不恰当的期望。如排队的问题,刚入园的幼儿可以自由跟着老师走,小班下学期开始一个跟着一个走;做操只要围着圆圈就行,也可以和好朋友面对面做操。小班幼儿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中班幼儿要学习轮流玩,大家要学会商量、倾听和解决冲突。当我们认清了幼儿每个阶段所能够达到的高度时,我们看待幼儿的眼光才能够更准确,心中才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
个性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其中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但保护个性和常规教育如何平衡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两者的矛盾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时有出现。如果说上面所说的《指南》能够针对普遍现象,那么当幼儿在出现异常状况时,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了解他的家庭情况、成长历程,分析问题形成的真正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常规教育。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比如说原来我们都是固定时间段喝水,由教师分餐。在课程游戏化的引领下,我们已经逐步开始鼓励幼儿自主喝水,自主用点,自主进餐,给予幼儿个性化的空间和指导,减少不必要的统一性规则,让幼儿个性化地发展。
自主管理是常规教育的终极目标,常规教育要以幼儿为本,教师应该把幼儿的发展摆在首位来思考。在严格管制下有“问题行为”的幼儿少了,“规规矩矩”的幼儿多了,但他们也少了许多与同伴交往、合作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在常规教育中,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讨论、制订规则,帮助幼儿理解常规,分析为何需要常规。在常规教育中,教师不能一味地依靠权威,借助批评和惩罚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而要使幼儿体会到常规给自己带来的益处,这样幼儿才能将常规视为自身的需要,从而从他律过渡到自律。
在反思中找出“共性问题”,通过问题剖析“关键要点”之后,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有针对性地开展常规教育。我们转变原来固有的建构班级常规的方法,让传统的“常规教育”凸显课程游戏化的精神,焕发新的活力,形成有个性、自主、快乐的班级氛围。
1.游戏化手段。
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结合幼儿各环节的情况,创编通俗、易懂的儿歌内容,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如洗手儿歌“水龙头,哗啦啦,洗手指,洗手腕,手心手背搓一搓,甩甩小手擦干净”。在学习社会性规则时充分利用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的时间,要让幼儿在真实的交往情境和模仿性活动中体验规则,学习规则。
2.多媒体参与。
多媒体有好多的表现形式,小班幼儿的形象思维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画面和优美动听的音乐。他们跟着视频或动画来学本领,了解规则,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要求;通过看视频,学习中班哥哥姐姐洗手的方法;过渡环节、午餐、午睡用音乐辅助,稳定情绪。用多媒体帮助幼儿理解规则,感受规则,形成轻松的氛围。
3.各种标志提示。
用小标志作为幼儿的个性化标志,粘贴在生活场所,帮助幼儿尽快找到自己的用具,减少了无谓的思考和寻找时间。在盥洗间、小床边、橱柜上粘贴小脚印,引导幼儿学习等待和物品的摆放,减少说教,让幼儿提高自主能力。在活动区域中,教师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标志牌和进区规则,了解玩法和材料的使用要求,为快乐游戏做好准备。
1.平时随机表扬。
每天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总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当他们在活动中出现正能量的行为时,如:遵守规则、礼貌待人、互相帮助等,我们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肯定和表扬。教师要重视及时表扬的作用,树立榜样,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以此来激励幼儿,促使更多正面行为的显现。
2.每周星星评选。
每周五下午和幼儿一起说说一周发生的事情,说说自己的行为表现。请幼儿先自己说说有进步的地方,再说说还需要努力的方面。设置多种级别的奖励贴纸,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不同的鼓励,也帮助他们在心中明确下周自己要努力的方向。一周一次的“星星”评选比每天放学前随意给孩子贴上小红花更有针对性,更能体现奖励的意义。
3.每月宝宝展示。
每月结合幼儿园年段组组织的“宝宝”评选活动,在班级中民主推选“文明宝宝”“爱心宝宝”“开心宝宝”“健康宝宝”“书香宝宝”等各种类型的奖项,并且给幼儿撰写事迹介绍,在公开栏进行展示,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继续努力,也促使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体现奖励的价值。
4.学期分项奖励。
每学期我们从不吝啬幼儿园的奖状,根据学期活动内容和班级特色,开展各种项目的评选活动,也可以根据日常奖励中的项目积分进行评选,如:自我服务明星、自我管理明星、动手动脑明星、午睡午餐明星等,给予幼儿各个项目上的肯定,这是对他们幼儿园生活的最大鼓励,希望他们下学期能扬长避短,继续提升自己。
1.个案观察解读幼儿。
个案观察是我们了解幼儿的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手段。当发现班中的幼儿在常规培养中出现个性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结论或者粗暴地“一刀切”,而应该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解读幼儿的行为,分析其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当教师心中有疑惑时,还需要借助心理学的资料或者寻求心理学专家的帮助。教师有了科学的理论支撑,才会有正确的指导行为,才能尝试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虽然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要相信幼儿一定会有转变。
2.加强联系家园共育。
现在的特殊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的行为有时很难让我们理解,我们的语言也很难让他们理解。我们不能忘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孩子的表现往往在家中更加真实。在科学分析孩子行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和家长做好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其在家中的行为表现。必要时邀请家长来园旁观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共同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进行常规的建构。
1.班级小主人。
常规的内容可以由“稳定性常规”和“特定性常规”两部分组成。稳定性常规一般都是常态的、基本常规要求。而特定性常规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中生成的。这两种常规内容都需要和幼儿一起制订、修正,如:幼儿从小班升到中、大班,常规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的发展渐渐改变的。在常规教育实施过程中,有些常规在前一阶段实行得很好,在后一阶段却得不到贯彻。这时就需要对常规做出变通,重新商讨,对原设的常规加以修正,以使常规真正行之有效。幼儿的参与体现了常规教育最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是幼儿参与班级管理的有效显现。
2.每周值日生。
“值日生”是最常见的幼儿参与班级管理的形式,一般都是一天轮换一次,循环往复进行。然而,在能力课程中我尝试了“周值日生”的举措,也就是说每组的值日生要从周一开始一直做到周五,然后下周重新换人。每周一早上的晨间谈话是我们确定值日生的时间。刚开始由教师在每一组指定一名值日生,当选的值日生在一周内负责相关事宜。几个星期后,变为每周一幼儿自主竞选,争当值日生。到学期末的时候就是以组为单位,幼儿通过商量推选值日生。固定了时间和形式之后,我也和幼儿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值日生需要负责的管理内容。“值日生”的角色体验是靠身体外部动作(劳动)来表现的,它的工作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一周的时间给予幼儿充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他们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时段小老师。
时段小老师和值日生有所不同,他们面向的不是一组幼儿,而是全班幼儿。重点是对同伴的行为习惯、生活技能等进行督促和帮助,是伙伴们的好帮手、老师的好助手。“小老师”出现在任何需要的时候,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幼儿游戏、生活等规则的建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领操小助手、洗手小助手、餐后小助手等。在担当“小老师”时,当他们发现同伴不好的行为举止时,他们同样会对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行反思,使他们在平时活动中也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增加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对正向的班级氛围建构有很好的助推作用。
理念决定行为,教师所站的高度不同,就决定了行为的种种差异,得到的效果也必然是不同的。这些效果可能是显性的,也有可能暂时没有显现出来。我们不能固守原有思维,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阶段、个性差异,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用个性化、游戏化、多元化的手段帮助他们有效建构常规,让常规教育抹去“常规”的色彩,才能营造“宽松、自主、和谐、共融”的班级氛围,促使幼儿健康、快乐、个性化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