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珊 儿科主治医师 编辑/小艳 设计/庞婕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会由儿科医生做第一次的身体检查,由于操作地点在检查室,妈妈们并不知道医生是怎么为宝宝检查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医生会为新生儿做哪些检查。
体温 一般新生儿的体温为36.5~37.5℃,体温过低或过高均需做进一步的评估与处理。
呼吸 从胸廓起伏的次数来计算,新生儿呼吸次数较快,每分钟40~60次。
心跳 用听诊器或按压肘关节脉搏的方式来计算,每分钟120~160次。
从宝宝的神情、肢体动作及姿势观察活动力是否良好,是否有明显的五官不对称、肢体畸形等先天异常。
姿势 仰躺时,手脚会呈自然的屈曲状。
手臂弯曲度 将一手臂拉至对侧肩膀,观察前臂与上臂的夹角,及手肘与身体中线的关系位置,足月儿的夹角应小于90°且手肘无法跨越身体中线。
膝后窝夹角 先将小腿与大腿并拢,再将小腿与大腿拉开,之后测量膝后窝之角度,足月儿应小于90°。
肢端发紫,唇与躯干红润 属正常现象,不需处理。但若全身均有发紫情形,则为缺氧,需做进一步检查。
面部有瘀青 常发生于产程过长或体重较重的自然产宝宝,瘀青会渐渐自行消退,不需特别处理。
肤色苍白 须排除贫血及血液循环不良等情形。
肤色偏红 可能是体温太高或是血红素较高导致。
大理石斑纹 通常是新生儿微血管调控能力不成熟所致,属于正常现象。但低体温、败血症或血量不足等也会引起此现象。
除了以上的异常,也可从肤色观察是否有胎便染色、胎脂或黄疸等异常。
粟粒疹 一种白色小丘疹,常见于额头、鼻头及两颊上,因为角质堆积于真皮上层所致。不需特别处理,出生数周内会自行消失。
黄色丘疹 若丘疹偏黄,一般常为皮脂腺增生所致,常见于鼻子。亦会自行消失,不需处理。
红色皮疹 中间多有黄色小脓包,通常于出生后48小时开始出现。之后会自行消失,不需处理。
通常足月产新生儿体重应在2500~4000克之间,太轻或太重都可能有问题,合适体重应落在同胎龄新生儿体重的第10~90个百分位之间。
有些宝宝会在身上出现颜色不同的斑或痣,以下为常见的几种:
蒙古斑 常见于臀部、四肢等部位,颜色为蓝黑色,多于5岁前消失。
鲑鱼斑 好发于后颈、眼皮及眉间等处,多于1岁前自行消失,不需特别处理。
草莓状血管瘤 出生时正常,但数日后会形成红斑,并渐渐隆起成一鲜红色血管瘤。血管瘤多不需处理,大部分血管瘤于7岁前会自行消失。
葡萄酒色斑(火焰痣) 呈紫红色斑块,压下不会褪色。若位于脸部,则需要检查有无合并先天性异常问题。
头围是指从额头最突处(眉毛上方)量到枕骨隆突(后脑勺最突处)的一圈距离,正常足月新生儿,头围为33~38厘米,若低于10个百分位或大于90个百分位(以50个百分位为例,约34厘米),均需进一步检查。
在宝宝安静时,以手指触摸囟门(头骨交接处的开口)是否柔软。若太鼓或凹陷,或开口太大或太小,都需做进一步检查。另外,自然产的宝宝可能因阴道挤压,造成头部短暂变形的现象,会在几天后恢复,不必担心。
产瘤 由于受到产道挤压,造成宝宝头皮下软组织水肿所致,几天后会迅速消退,不需特别处理。
头皮血肿 好发于自然产新生儿,常可于头顶侧边触得,摸起来似果冻触感的肿块,起因于头骨与骨膜间之出血,范围不会超过头骨缝合线。几个星期后会慢慢吸收消退,一般不需处理。
帽状腱膜下出血 肿块范围较大,摸起来软软的似水袋,且会随着宝宝的姿势变化而改变其形状位置,可能造成大量失血,需进一步检查。
颅骨软化 部分头骨骨缝周边的骨骼会比较软,若软化区域比较大或持续数星期仍未改善,则需进一步检查。
颈部通常是短而对称、可以自由转动的。触摸颈部时,若有以下状况则需进一步检查:
斜颈 发现颈部侧边有肿块,且宝宝的脸部一侧偏向对侧时。
蹼伏颈 若发现颈部皮下组织特别宽厚,有如蹼状。
锁骨骨折 锁骨处有肿块,触摸时宝宝会哭闹。
检查宝宝的肛门及生殖器构造:
女婴 观察阴道及阴唇形状及大小,有一些白色分泌物是正常现象。
男婴 观察有无阴茎太小(小于2厘米)、尿道上裂或下裂、隐囊症、阴囊肿大等情形,若有则需进一步检查。
五官 观察五官是否有明显异常或不对称的情形,特别是哭泣时,脸部两侧有无不对称的状况。
眼睛 观察有无眼距过宽、结膜出血、白内障或结膜呈深蓝色的情形。
耳朵 观察耳朵形状、位置是否正常,有无小耳或低位耳的情形。耳前若有一小肉状突起,则通常为正常变异,不需处理。
鼻子 观察鼻梁是否特别低矮。
口腔 检查口部是否有胎生齿、巨舌或唇颚裂情形,若有需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