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乐江 (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自2001年我国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试点以来,改革春风逐渐遍及全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随后,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相继展开。作为一名基层学校教师,我有过喜悦,也有过困惑,我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查与思考:这么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开展得轰轰烈烈,不少地区深入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土实际的特色之路,在新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了其他地方学习效仿的榜样,全国各地也纷纷掀起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因地制宜抓改革的热潮。不过,仍有很多地方的改革,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情势却不容乐观,他们依旧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徘徊。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家庭和社会仍单纯地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升学率已成了多年来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潜规则”。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不得不把学生当作做题和考试的工具,教师把自己看作知识的搬运工,“题海战术”“时间战术”依旧是他们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这些“潜规则”使高中课改始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泥潭。
第一,“潜规则”导致了家庭畸形的“成才观”。受“潜规则”的影响,家长把读书、升学当成子女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把分数当成了子女升学的唯一出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看重的就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每当子女回到家里,他们就要求子女一门心思多读书,多做作业;他们花钱为子女购买各种复习资料,导致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如果双休日或节假日子女回家说没有作业,他们会认为子女是撒谎偷懒,或认为是教师不负责任。他们把多做作业看作是提高孩子成绩的法宝,导致了子女身心的畸形发展。
第二,“潜规则”导致了学校畸形的“教育观”。受传统“成才观”的影响,家庭和社会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和升学人数,他们对学校的减负、兴趣小组活动、个性特色教育等始终持不理解的态度。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和教师,也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致使学校教师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时间战术”来抓分数,抓升学率。他们不惜用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于是,音体美和综合实践等课程都被文化课程挤占了,学生整天被禁锢在教室里,成天和课本交朋友。结果就是,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体质却明显下降了,“高分低能,低分无能”的畸形现象就出现了。
第三,“潜规则”导致了各地政府畸形的“发展观”。受“潜规则”的影响,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口头上唱着“抓改革,转观念”的高调,实际上却死死抱住“应试教育”不放,他们以抓重点学校教育,提高本地教育知名度为由,为重点学校招生开绿灯,“尖子生”可以进入重点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中差生和贫困生则无法享受与他们同等的待遇,形成了重点学校生源猛增而出现大班额,乡村学校生源不足而教育资源被严重浪费的恶性循环。教育不公平问题更加严重了。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理念正,则课堂正;理念新,则课堂新;理念亮,则课堂亮。高中的升学率,家庭和社会更为看重,“潜规则”严重阻碍了高中课改推进的步伐。不摒除这些“潜规则”,高中课改难以健康前行。
第一,家庭要摒除“潜规则”,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促进子女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为子女的前途着想,这本没有错。但我们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思想道德、个性心理、健康行为培养。在子女读书时,我们要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有全面的了解,积极配合学校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农村的家庭,应留一个家长在家,让子女在家乡就近读书,切忌盲目追逐“名校”,一方面不至于出现因家长工作的变动而导致子女流动读书、影响学习的现象,也不至于出现因家长忙于工作疏于管理子女,影响子女成长的情况,更不至于造成城市“生满为患”、学生读书难的现象,从而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
第二,学校要摒除“潜规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学校教师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敬业奉献精神,认真领会“新课标”精髓,从课堂入手,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过程,掌握好课堂中学生活动的“度”、学生讨论的“度”、使用现代教育辅导手段的“度”和改革创新的“度”,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自主、合作、探究,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愉快教学氛围,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保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顺利落地,避免为求“新”而作秀的做法,让那些无视教育规律,偏离教学轨道的改革“闹剧”远离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三,地方政府要摒除“潜规则”,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我国推行新课程教育改革,其目的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合格+特长”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希望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者不要口唱“素质教育”新调子,脚走“应试教育”老路子,不要单纯以学生考试分数、升学率来衡量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加大教育投入,增强学校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让学校有条件组织各种兴趣、科技小组等活动,以使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强学校教师编制的管理和教室等基础硬件设施建设,给农村学校以政策倾斜,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要彻底取消“名校”,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拉近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改革无现成的路可走;教育是事关国家发展的大事,来不得半点折腾。高中课程改革,是事关人才培养的大事,是事关教育发展的大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我们一定要彻底摒除只重分数、只看升学率的教育“潜规则”,减少行政干预和家庭影响,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让高中课改在规范和健康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