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妥甸中学 尹秀荣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现象在初中阶段表现得日益突出。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自我学习有效实现学习目的;另一方面,希望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展示个性,将学习效果和个性张扬结合起来,彰显青春活力。教师在教学中迫切希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在从严教育和学生个性学习之间存在一定矛盾。笔者认为,从严教育是初中阶段必须遵循的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初中学生的年龄集中在12—16岁之间,他们的心理发展尚不健全。所以,落实从严教育是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第一,初中生处于小学与高中过渡阶段,小学时的行为习惯将在初中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为走向成年奠定基础。所以,从严规范初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过渡阶段的适应性,切实解决转型期间身心健康问题是教育的必然结果。第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具备高度自主性和张扬性,将从严教育一以贯之,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将个性张扬运用到学习上来,避免初中生将青春活力抛洒错位,走上歧途。第三,将初中生的个性行为统一到社会行为、学校或者班级管理标准上来,让学生在制度下和规范标准下参与竞争。这样,不仅保证了制度的规范性,还能有效保护初中生的自尊心,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2.使学生掌握必备技能。
教学从严是从严教育的内容之一。初中学生学习的本质是通过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解决社会生活实际的能力。将初中阶段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从严发展,是学生应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初中阶段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特征统一到教学中来,严格落实学校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秉承严格的制度观念。教师要将教学从严,将知识观念深入到初中学生心中,使其掌握必备的理论基础,有效提高初中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3.是坚守教师本质的重要表现
从严教育是教育中有效的行为方式,将教育观念和标准从严是坚守教育本质的重要表现。教师教学行为从严还是从宽是自身选择的结果,将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严发展,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反之,教师保持得过且过的心态,是严重违背教师道德行为的表现,是对学生不负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严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教师坚守职业道德的重要表现。现有考核机制中,落实从严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实现成绩、身心双向发展。
教师实施从严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严格观念贯彻到教学中,而是把握相应原则,确保从严教育科学化发展。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育中时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不动摇,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学生为本,通过换位思考把握学生心理特征和状态,有针对性地落实教育行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从严教育中去。
二是坚持严宽相济的原则。从严教育的本质是将学生的行为统一到社会发展进程中,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正确的学习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教学从严,心理从宽。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守正教学的本质,是将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统一到增强学生学习技能和能力的主观目标上,同时,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学习和创新相结合,重视学习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的来讲,从严教育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将从严教育一以贯之,必须把握以人为本、严宽相济和守正创新的原则,共同促进从严教育在教学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