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宁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音乐活动中,孩子们对预设活动提出了新问题,对“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追随他们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去探究风的形成、风的作用,从而去表演风,制作相关的道具服装,一系列有关风的探究活动在自主选择、自主游戏的过程中生发出来,孩子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主动去构建与风的相关经验,让一个普通的音乐活动逐渐拓展、发散,教师和孩子都收获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上午的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正在进行中。为了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A、B两段不同的音乐,感知音乐的情境,我创编了两段故事,结合音乐同时进行。在B段音乐中,为了进一步感受到音乐的沉、重、缓,我结合音乐的特点创设了“风来了”的情境。
B段音乐开始了,我扮演的鸡妈妈表现得十分紧张、害怕。“大风来了,孩子们赶快找个地方藏起来,千万不要乱动!”话音刚落,“机灵鬼”尧尧的小手就高高地举了起来,“刘老师,我想问一下这里面刮的是什么风?是不是龙卷风呀?”我还没想好该怎么回答,“小博士”子仪立刻站起来了,“我觉得不对,刮的不是龙卷风,应该是台风。”子仪停顿了一下,清清嗓子:“上一次刮台风,引起山洪暴发,淹死了很多人和动物,台风最厉害了!”“不对,不对!”子仪的反驳立刻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尧尧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刘老师,曹子仪说的不对,龙卷风是最厉害的!爸爸带我看过《龙卷风》这部电影,那里的龙卷风能把很粗的大树和房子吸起来,卷到很高很高的天上,非常可怕!”他一边说一边比画着。很多孩子觉得尧尧说得挺有道理。“还有不同的意见吗?”“我知道海风最厉害,它能把非常大的轮船掀翻!”小洁突然冒出这样一句。“他们说的都不对,我认为飓风是最厉害的,它的速度可快了,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小扬急得小脸都红了。
真不能小看了这些孩子,如果不是这场风波,我还真没料到孩子们对风居然这么了解。为了给孩子们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我决定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到底哪一种风最厉害,它为什么是最厉害的呢?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也可以在他们的帮助下看看书、上上网,查找有关风的资料,明天我们再接着讨论。”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许多有关风的书籍和图片,还有的孩子让爸爸妈妈把网上的一些相关资料打印出来。
讨论活动开始了:“哪种风最厉害呢,你们找到答案了吗?”龙卷风、台风、海风、飓风、阵风、旋风、焚风、山谷风、季风,我让孩子们把说到的风以及有关风的资料一一贴在前面的主题墙上。
还是尧尧第一个站了起来,“龙卷风的脾气非常粗暴,风速极快,吼叫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龙卷风产生的压力能使汽车爆炸。”“龙卷风卷起的一粒小石子,像子弹一样厉害,能穿过玻璃。”好几次,孩子们争论得顾不上举手,有几个孩子甚至站了起来。“龙卷风还像一个吸力器,把它碰到的水和石头、树木吸卷而起,一直吸到天上。”梦寒做补充。子仪紧接着说:“台风的破坏力最大,台风还常常伴随着暴风雨,会造成洪水,淹没人、房屋、动物和所有的东西。”“当台风在海上移动时,会掀起巨浪!”“当台风登陆时,会给许多动物和植物造成巨大的伤害。”彬彬有礼的宏宏说:“旋风会打转转,把地面上的一些东西吹到半空中,形成一个小漩涡。”小海指着自己带来的图片介绍:“从海上吹向陆地的风叫海风,从陆地吹向海上的风叫陆风,两个合起来叫海陆风。”“海风还能形成云和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梦寒紧接着作了补充。“小不点”浩洋激动地说:“飓风和台风产生的地方不同,所以就叫不同的名字,飓风和台风一样坏!”
“飓风和台风都是坏东西吗?”我把浩洋这句话放慢速度重复了一遍,“你们同意戴浩洋的意见吗?说说你的理由。”有的说同意,更多的是不同意。我让表示同意的小洁先发表她的意见:“台风、飓风、龙卷风把房子吹倒了,树叶吹断了,还把海浪卷起,害死了许多人,对我们人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她指着前面的图片说道。“不对,我听爸爸说风也能用来发电。”子仪反驳。
既然孩子提到了风对人类的影响,我觉得应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有关风的知识,“对呀,这些风也并非全给人类带来不幸,除了‘罪恶’的一面,也有为人类造福的时候。台风能给很多干旱的土地带来丰沛的雨水;人们还利用风进行发电,节约很多资源;在酷热的夏日,大风来临,还可以降温消暑。”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在回应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回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风的各种作用,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经验。
星期五的上午,和孩子们一起开始了活动“挪威舞曲”的第二个游戏环节——表现音乐。这一次,孩子们更感兴趣了,表现得非常投入。在进行音乐表演时,子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刘老师我们可不可以扮演大风呀?”“我也想表演大风!”“我也想!”许多孩子的小手都自告奋勇地举起来。在感受音乐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孩子们主动提出要在原有的角色里增加大风的角色。“好啊,当然可以!”于是孩子们自选角色,自主讨论开始了:“你想扮演哪种大风,这种风是什么样子的,做什么动作好呢?”孩子们比画着、讨论着,就大风的表演动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为有了前期的丰富经验,孩子们创编出的风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大风加入以后,我们的音乐游戏变得更加有趣、有序了,而且有了大风的约束,没有一只鸡宝宝乱动,他们投入在音乐与表演的情境中,当鸡妈妈喊到:“孩子们,大风来了,快藏起来不要动!”所有的鸡宝宝没有一个违反游戏规则,大风出场后,有好几只小鸡都害怕得浑身发抖,无论是大风还是小鸡,每个孩子都玩得很投入。在分享讨论的时间里,孩子们对自己的表演提出了新的问题:表演的风还缺少一些道具和服饰!
于是新的活动“制作‘风’”开始了,孩子们从资源库里找来了各种材料:纱巾、布,各种亮光纸、海绵纸、各种易拉罐、盒子等,孩子们两两合作,开始了他们的制作活动。晚上放学时,一些孩子还主动要求把制作的服装道具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加工、改造。
第二次的表演开始了,孩子们扮演的风——有的非常凶悍,张牙舞爪;有的则张开双臂,表现自己的强大;还有的在做动作的同时嘴里发出低吼声。孩子们的表演无论是情节、语言,还是动作和表情都有了巨大的飞跃。
第二周回来以后,孩子们对风的兴趣不减,每天依然围绕着风的话题进行交流:风从哪里来的?风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风都有什么特点?——从孩子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他们探究的内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愿望,发掘孩子的兴趣点,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保护孩子的兴趣,保证孩子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我结合孩子们对风的了解及兴趣点,从中筛选出一些有教育价值的、适合孩子们探究学习的内容,和孩子们一起生发出一系列有关风的活动。
于是,关于风主题的探究活动产生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和风做起了各种游戏:“风在哪里”“让物体动起来”“比一比谁的风大”“小风车转转转”“画一画我眼中的风”。活动中孩子们想尽一切办法尝试着用纸、扇子、嘴巴,甚至转动自己的裙子来制造风,努力用风让物体跑得快一些;大家动手制作了美丽的小风车,在操场上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整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感知了风是由空气对流产生的,风力有大有小,风速有快有慢,每一种风都有自己的特性,根据风来自方向的不同,人们还给风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孩子们眼中的风不再可怕,也变得千姿百态:孩子们作品中的风有的像一缕轻烟,有的张牙舞爪、狰狞可怕,还有的则妩媚至极!
充分放手,自主解决问题。当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发现风的问题时,教师充分放手,让孩子自主提出问题,鼓励孩子自主解决。
提供支持,创设需要的环境。孩子的发展是依靠自身的需要来推动的,教师能够根据孩子的探究需要,不断提供支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与游戏的环境,让他们自由选择,不受干扰地满足他们内在的需要,使活动得到自然地拓展。如在第一次表演风后,当孩子提出新的问题:缺少道具服装时,教师从孩子的需要出发,提供支持孩子的时间、材料、活动等,为孩子创设能够引发他们自然、自主游戏与活动的环境。
(1)教师的介入——三思而后行。
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出现“不合时宜”的想法时,教师没有急于拉回,而是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静心等待孩子的讨论,通过提问的策略介入,在活动中平行交流,引发孩子的思考、探究;通过分享交流的策略,给孩子相互学习、发现新问题的机会,帮助幼儿丰富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
(2)活动的生发——明确价值取向。
第一轮的音乐活动后,幼儿兴趣不减,教师从兴趣出发,基于幼儿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孩子们共同筛选与风相关的系列活动,搭建支架,引领探究,把孩子代入到更深一层的探究学习中,不断丰富孩子对风的经验。
(1)良好学习品质的体现。
游戏中,孩子们始终专注于风的探究,从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到积极搜集各种材料,大胆使用,有创意地制作与风有关的服装道具,并大胆展现表演,再到第二轮的探究学习,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认真专注、敢于尝试、勇于探究、乐于想象,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品质。
(2)综合能力的发展。
追随孩子们的发展,我们看到孩子们发现有趣的事情时,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在合作制作道具的过程中,与同伴能友好合作、交往,主动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主动寻求家人的帮助,对服装道具进行外观上的改造;在听音乐表演游戏的过程中,主动和同伴讨论表演的角色、动作,认真倾听音乐,大胆用各种动作表现风,认真理解活动规则的意义,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一个具有课程意识的老师要善于捕捉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敢于放手,善于引导,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支架支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追寻更加适宜的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其实在活动中,孩子们对我们预设活动外的事物感兴趣,这是常有的事,作为教师大可不必紧张。如果遵循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去思索、探究,我们的活动可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也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