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王佳梅(.吉林蛟河市池水九年制学校;.蛟河市新农九年制学校)
说到放学,会有许多人说那还不简单,只要教师说“放学”二字,学生便会收拾好书包或自行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或以路队的形式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离开校园。结束一天的校园生活,每当放学铃声响起,学生心中都会有涌出说不出的兴奋,教师也终于放下一天的工作,可以喘口气了,都可以轻松了。然而就在这轻松的背后却孕育着小学班级管理的大道理。
一样的路队行走,有的班级学生能按一定路线去走,并且无人交谈,走路队伍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而有的班级学生走路时手里摇晃着东西,边走边跟旁边的同学打闹,并且时不时地跟别人偷着说说自己的见闻。一个小小的走路行为透出了班级常规管理水平。走路也是一门学问。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走路时要保持肩部两面水平,背上书包后,一定也要挺胸抬头,这样才不会因为长期低头走路造成驼背,影响学生成长发育。秩序管理,不在于课堂上、课下,放学后也应重视。小学生行走礼仪教育是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一部分,在抓落实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放学教育管理。
学生放学后巡视班级,更能看出班级平时的卫生保持情况。说到放学,学生会从书桌洞掏出许多废纸等,甚至有的不理不睬任由书桌洞带不走的物品保持原来的模样。从班级后边看书桌洞与地面,每个学生那块“自留地儿”都不一样。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班级环境同样可以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放学这个时间段同样值得重视,要让学生养成整理物品要随时随地的习惯。最主要的是这个时间段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整理物品丢失三落四、留恋校园而不肯离去、值日互相攀比耗时间又打扫不彻底、教师不在时随意打闹等。所以放学前同样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卫生及安全教育,只要常规必须抓的内容,班级学生的好习惯也会形成。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教育,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从幼儿园起,学生就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请、对不起、谢谢、你好、再见等。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教导他们要运用。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常运用,才会带动学生去运用。放学时,师生互道“再见”虽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但这仪式却不能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处不包含着教育。当学生在校门口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当然文明礼貌用语同样也不能少。然而我们常常因为熟悉,把这些小细节都淡忘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多用敬语,可使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睦、协调。
放学时,往往会碰到许多家长在校门口接孩子,班主任不免要与家长谈几句。这短暂的见面,是教师的冷漠对待、视而不见还是对学生点评一番、叮嘱家长加强某名同学某方面的管教……可切入的话题太多了。其实短暂的会面,不必拘于形式,一个微笑、一个摆摆手的动作、一边抚摸孩子的头一边说说孩子的闪光点……总之,不能视家长不存在。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接工作中,也是体现教师个人魅力与班级管理情况的一个小小平台。关注细节,能使家校协同教育无缝对接。
为解决放学后延时、低效等问题,有的班主任探索出了一种“竞赛式”放学。要求学生停下手头上的任务静心听教师安排。1.听清作业,然后收拾文具,查看书桌里与地面是否干净并随手带走垃圾。2.背好书包或排好本组桌椅(活动椅子要搬到桌子上,前后桌椅要成行成排)之后站在原位置上。3.值日生组长检查各组的书桌洞,与本组值日生去前边等候值日。4.师生问候并放学,学生排好路队走出教室。5.值日生组长给每个组员分配好任务:打水、分组扫地或拖地、擦黑板等,然后关好门窗离开学校。这样看来有些教条,对学生来说组织有点军事化。如果说从一年级这样组织,先由班主任、班长按照“条款”让学生按部就班放学,一阶段后便会内化为学生有条理的自觉放学。
总之,学生在临放学时知道自己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做起事来会有条不紊。放学时注重行走礼仪教育、卫生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抓住与家长的协同教育契机,创新开展放学这一活动,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班级管理的有效、有序都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