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富兵 (甘肃镇原县平泉镇上刘小学)
校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育人理念直接决定着学校整体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灵魂。只有确保校长自身育人理念的先进性,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满足学生学习、教师发展的需求。
教育自身存在一定的两面性,并且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发展与普及的当下,教育的功力性与公益性该如何界定?自古以来便存在“学而优则仕”这一说法,展现了教育的功利性,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之下,学校已经成社会发展必需的非功利性组织。想要回归教育本真,还教育工作的独特品格,就应该将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对立关系进行转化,彰显出教育工作的真正价值。始终将“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体,倡导具有包容性、和谐性的教育工作。在实际开展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将目标与理想统一。既要立足学校本身,又要辩证地对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地看待,实现教育工作的创新与科学发展。单纯地将教育工作作为一项“育人”教育,将“人”作为个体,让教师、学生都能够在学校这一大环境之下有所成长,得到多方面的能力提升。结合校园“人”的基本特质,制定出教育“人”的相关机制,并作为学校育人的基础保障,始终以“因材施教”作为教育最基础的要求,使一切政治意识形态的干预从学校中退出。力求不断挖掘人的潜能,积极地将教育与生活实践、生活总体环境进行结合,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使被教育者学会如何做人,使每个学生、教师都能够拥有最美好的明天。
优秀的人文情怀是人们最大的精神文化宝藏。想要肩负起校长的职责,就应该充分彰显校长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发扬校长高尚、平等的思想情操,通过科学的手段保障小学教育工作的井井有条与稳步发展。校长与教师应该坚定“教书育人”的良好品质,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中,坚定对教学工作的信心,融入对教学创新的恒心,用热忱与真切的情感感染小学校园中的师生。人文情怀所涵盖的范围广泛,结合本人多年的教育经验,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人文情怀,应该始终围绕“人”与“文”来开展。将“人”与“文”分开进行分析。首先,对“人”来说,便是关心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变化、关心教师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关心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命运的变化。其次,对“文”来说,便是关心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知识层次,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关注社会文明在校园中的践行。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学阶段,应该凝结“人”与“文”两个重点内容,凝结校园的精气神。校长作为校园的管理者,必须要端正自身态度,起到以身作则的典范精神,坚定“人”与“文”两部分重点内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校发展的命运方向,营造出和谐、积极上进、温馨的校园氛围,真正做到满而不塞,疏而不漏,浓淡相宜,干湿得法,深浅有度,刚柔并济。
校园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主要的育人责任。没有伊弗东学院,就没有裴斯泰洛齐;没有帕甫雷什中学,就没有苏霍姆林斯基;没有晓庄师范,就没有陶行知。所有的教育家都是在校园这片沃土中成熟与发展的。校园有责任有义务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与发展空间,允许教学工作者具有创新自主的办学思想,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实验条件,切实地在办学机制上为教育工作者的自主发展、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此外,学校作为培育祖国花朵的伊甸园,必须要积极地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空间。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充分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氛围。真正地在校园中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展现出校园的优势,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温馨和谐的氛围和强大的动力。
总而言之,想要确保学校的发展,就必须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提升校长领导能力的同时,从思想观念上强化校长自身的思想觉悟,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保障校园教育工作的先进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