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观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19-01-11 05:24顾黄燕江苏启东市惠丰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19期
关键词:马虎法治道德

顾黄燕 (江苏启东市惠丰小学)

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看,道德与法治学习应当是一种理解性、实践性的学习,而不是灌输性、理论性的学习。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不仅仅表现为知识的递增,更是一个知情意行和谐融合的发展过程。“核心素养”视野下观照、实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生活为源头,深化学生道德认知

以生活为源头,就是变外烁化的德育为内生化的德育,从而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只有当道德知识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系统,才能实现学生的价值认同。如教学“不做‘小马虎’”,笔者让学生在课前走访身边的同学、家长,搜集生活中马虎的故事,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认识马虎的危害,了解马虎的成因,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马虎现象进行分类。比如忘记带学习用品,做完了作业忘记检查,作业审题发生错误,等等。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学生逐步养成了严谨、仔细的品质,形成了解决马虎的小技巧、小方法。这样的教学,基于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且还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生活经验,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拥有了一种归属感、亲和力。

二、以情境为媒介,发展学生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发生的源泉,是一种内驱力。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只有让学生动情,才能促进学生认同道德知识,导引学生道德行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以情境为媒介,让道德知识寓于其中。通过情境,濡染、感化学生。

如教学“大家排好队”这一课,笔者创设了一个“超市排队购物付款”的情境,学生按照排队的规则——“先来后到”依次排队。营业员有条不紊,询问每一个顾客需要什么,多少钱,应该找回多少钱,等等。这时,笔者安排了一位学生扮演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看到“老奶奶”的到来,学生主动打破规则,让老奶奶排到自己的前面。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普遍性与个性、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微妙关系。以情境为媒介,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就能负载情感。

在情境中,学生真切地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学生能够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尤其是那些具有悖论性质,具有认知冲突、价值矛盾的情境,更是能激发学生的理性与情感的思辨、比较。在情境中,教师要循循善诱,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辨识美丑、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三、以活动为载体,引领学生道德行为

活动是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根本方式。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从根本上说是实践的、活动的。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往。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经验增长的过程,就是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生长的过程。

如教学“镜子里的我”,笔者以“镜子”为载体,和学生开展了照镜子的活动。具体而言,有两个活动:其一是真实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看到真实的镜中自我。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形成爱整洁的习惯。这就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其二是“相互照镜”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通常教师就是简而单之地让学生相互拿着个镜子照一照,然后相互指出哪些地方还不是太整洁,或者说还要整洁一些,等等。其实,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这一个活动将道德与法治教学引向深入。比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我们不仅可以相互提醒衣服是否整洁,我们还可以相互提醒什么呢?从而打开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引向深入。

通过活动,学生能从“小我”走向“大我”,从“自我”走向“他我”。从而,学生会更加自觉地关注身边的人、事、景、物。换言之,学生将更加关注生活,融入生活之中。只有抵达这样的层面,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才能真正得到确证与表征。

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仅包括道德知识,更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链接生活世界,打开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时空。要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获得一种情感认同。要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深度探究,从而不断优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样态。

猜你喜欢
马虎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马虎”父子
再见了,马虎猪!
糊涂的小马虎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马虎的水管工